為什么要留學,劃算嗎

字號:


    如果你走進任何一所中國大學,隨機采訪幾位大學生,問他們想不想留學。我相信,十個里面有九個渴望留學海外;然而,當你再問一句,你為什么要留學時,答案千奇百怪;最后,隨著一枚重磅炸彈拋出后--你為留學花的錢,劃算嗎,賺得回嗎--炸死一大片應該不是問題。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分享一下親身經(jīng)歷者的所思所想。
    (一)
    曾經(jīng)我在出國讀研之前,我們學院的黨委書記問過我,小高啊,你這樣出去念兩年書要多少錢啊?我說,大概50w吧。他說,50w啊,那你什么時候能賺回來啊。
    我淡淡地說,我媽沒想著讓我賺回來。如果是今天,我會對他說:有錢,任性!
    所以,不是所有人留學都要把這個錢賺回來的啊。中國都GDP都快速增長這么多年了,別停留在80年代那種“出國了一定要衣錦還鄉(xiāng)”“回國都是loser”“出國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等等陳舊、落后的觀念。
    ----------其實不是所有留學都投資回報率低的---------------------
    CS男大把畢業(yè)拿個100k-200k的年薪,也不是那么難吧.....
    更何況還有很多工科全獎博士,全獎MBA,全獎master根本不用付高昂的學費,平時學期里在邊念書邊做TA、RA,暑期找個月薪3k-8k的實習,說不定還能有錢寄回家呢。(貨幣單位均為美元)
    總之,留學不劃算這件事情是不成立的。
    ---------為什么文科投資回報率低我還是要出國-------------
    文科獎學金難拿、工作難找、起薪低?;貓舐蚀_實不高。所以我也一直奉勸那些家里條件不好的、本科學校不錯的文科生或者商科生,工作幾年,看看情況再打算。
    可是一個二本啊,一個二本在上海立足多難啊。就是托關系,爸媽都沒臉開口跟人說啊。當然我也可以努力考一個好一點的重本研究生嘛,但這個難度對于高考只能上個二本的人來說,你以為會比考托福和GRE容易?
    我不是歧視二本,但是二本和重本最后能夠過上一個比較體面生活的概率真的是差很多的。而且二本的大多數(shù)人確實學習能力不強,觀念落后。我說了,我是大多數(shù),我也認識我本科很厲害的學姐的。
    我出國就是為了和優(yōu)秀的人為伍。即使我自己真的是個學渣,但我至少知道了世界有多大,厲害的人有多少,人生有多少種可能性。比你厲害還比你努力的人真的不是傳說。
    而不是坐井觀天,以為在一個破學校里拿個gpa3.0有多牛。聽著思想觀念停留在80年代的人,給你上職業(yè)規(guī)劃課,告訴你人生應該怎么走。我真的只能,呵呵。
    所以,低投資回報率,換一個不一樣的朋友圈和生活環(huán)境,你說值不值得?
    (二)
    與國內(nèi)單純的課堂學習相比,留學生活卻是更復雜,更有多方面的考驗,像融入個小社會。走到現(xiàn)在總結起來,我覺得成長有兩點:
    首先是對于事情的處理能力。留學生活是獨立的,不再有父母的依靠,這意味著,事情大到租房搬家,掙錢花錢,小到作業(yè)成績,畢業(yè)報考,每一件事情都要自己親力親為。“親力親為”這個詞用在這里太中立與溫和了,因為在這個“親力親為”的過程中困難和挑戰(zhàn)將是必然,隨之而來的壓力也是不能憑借想象就能感同身受的,而經(jīng)歷過這些的我以及我的朋友們,明顯地,比起國內(nèi)一些同齡人,都擁有一張像是經(jīng)受過反復磨礪,更加防滑、成熟的臉。
    再有的成長,就是對于自我的認識。在一件件事情的親身經(jīng)歷中,慢慢會讓人感覺到,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愿意干什么,不愿意干什么(雖然大多數(shù)事情不是不想做就不做的)。將這些事總結歸納起來,會發(fā)現(xiàn)和承認自己已經(jīng)慢慢形成的性格,會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會不由自主地向往著自己欣賞的態(tài)度、風格,終于誕生了自己的理想。
    必須說清楚,我說的理想,不是地位多高,將來賺錢多少,或者按照社會里某一條成文的規(guī)矩前行。而是認識到自己的真性情,腦袋里會浮現(xiàn)著自己夢寐以求的生活方式,從而為了達成這種生活,向著某個工作、事業(yè)來培養(yǎng)自己的能力,終于通過時間、靠近自己唯一的這次生命中最真實的追求。
    在我眼里,現(xiàn)在的學業(yè)、以及將來的職業(yè)、身份、金錢、地位都不是真正的目的。就像高曉松說,人生不只有茍且,還有詩和遠方。我以為生命獨特唯一,人不當被潮流驅(qū)趕身體與思想,不當妥協(xié)認命。人當掙扎,當掙脫。哪怕妥協(xié)是安全,掙扎會受傷。人當擁有獨立的人格,當知道自己是誰。當敢厭惡自己所厭惡之茍且,敢追求自己所追求之美德。終于,當為自己所悅之一事,所愛之一人,忠心耿耿,鞠躬盡瘁。這樣的態(tài)度需要一個自然的,充滿細節(jié)的生動的生活來長久地培養(yǎng),并不是坐在一個死氣沉沉的課堂里做題能沾染一絲一毫的。
    (三)
    以下發(fā)言針對美帝:
    1.工科特別是計算機行業(yè)的學生,出國—工作—移民,是一條不錯的路。
    2.文科和商科的學生,沒有破釜沉舟的心態(tài)和努力,現(xiàn)實就是你留不下來。
    查了下我國14年赴美留學人數(shù)超過27萬了,14年的美國H-1B (特殊專業(yè)人員/臨時工作簽證Specialty Occupations/ Temporary Worker Visas。H1B簽證系美國最主要的工作簽證類別,發(fā)放給美國公司雇傭的外國籍有專業(yè)技能的員工,屬于非移民簽證的一種) 抽簽人數(shù)是8.5W。這是大家一起抽,別忘了印度人。
    ----------------------------------------------------------
    關于留下來的生活:
    有朋友是掙扎在那的,國內(nèi)TOP10的學校,或是最好的財經(jīng)院校出來,美帝讀完碩士,做一份本科生甚至高中生能干的活,苦苦等今年H1B抽簽,等到之前快兩年了不敢回家。是啦是啦,人人都想去華爾街大摩blablabla,但現(xiàn)實是大部分人就是謀一份工安身立命罷了。
    空氣好是真的,維持生活的基本消費低也是真的,一個人喜歡簡單的生活有愛好會很快樂。等到結婚生子各種壓力負擔該有的也會有,我有個表叔大約在四十多的時候,同時要準備大女兒的Ivy大學學費和小兒子的私立幼兒園學費,表嬸是藥學博士后因為中年生育的原因被失業(yè),壓力之大可想而知。說到底第一代都是辛苦的,第二代才是真正融入。
    嗯,隱形的歧視也是有的,最近的例子就是去年年底美帝sephora八折之前把中國姓名和郵箱注冊的賬號基本都封了,說是打擊代購。全世界也就中國有代購是吧。
    ---------------------------------------------------------
    關于為什么要去:
    一小部分是游學鍍金,不差錢,買買買。你讓我留美我還嫌生活枯燥無趣,東西難吃。
    一部分是開拓眼界,學點東西,攢攢經(jīng)驗值,家里有所期待,能留在那也不錯。
    一部分是把國內(nèi)當泥潭,出了火坑絕對不要回去,鐵定留美移民。
    對于我自己來說,兩年時間我從一個深度死宅游戲女變得開朗活潑一些,笑的多了,這是我爸媽最直觀的感受。洗衣做飯好歹入門了,能獨立生活。我出國之前在家鄉(xiāng)呆了二十二年,不出國讀研的話絕對會在家鄉(xiāng)找工作的,而目前我已經(jīng)差不多定了外地的工作。
     
    無關對錯,只是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