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古詩文】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燈》
明·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fēng)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南鄉(xiāng)子·宿州上元》
宋·蘇軾
千騎試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
飛火亂星球,淺黛橫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鄉(xiāng)外冷,溫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對聯(lián)大全】
上聯(lián):復(fù)旦重賡,已被薰風(fēng)之化;
下聯(lián):分陽可惜,何須秉燭而游。
上聯(lián):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
下聯(lián):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光騰月殿流蟾魄;
下聯(lián):花燦星橋吐鳳文。
上聯(lián):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銀花有焰萬家春。
上聯(lián):時際上元,玉燭長調(diào)千戶樂;
下聯(lián):月當(dāng)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上聯(lián):九華燈炬云中掛;
下聯(lián):五彩鰲山海上移。
上聯(lián):一曲笙歌春似海;
下聯(lián):千門燈火夜如年。
上聯(lián):天空明月三千界;
下聯(lián):人醉春風(fēng)十二樓。
上聯(lián):燈月交輝,佇聽笙歌歡四野;
下聯(lián):雨旸時若,式觀豐阜樂群黎。
上聯(lián):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下聯(lián):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上聯(lián):鳳盤雙闕壺天外;
下聯(lián):鰲駕三山陸海中。
上聯(lián):火樹銀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下聯(lián):碧桃春水,洞天此處別有天。
上聯(lián):萬戶春燈報元夜;
下聯(lián):一天瑞雪兆豐年。
上聯(lián):萬家燈火同秋月;
下聯(lián):大地光明不夜天。
上聯(lián):星月當(dāng)空萬燭燒,
下聯(lián):人間天上兩元宵。
上聯(lián):火樹光騰城不夜;
下聯(lián):銀花焰吐景長春。
上聯(lián):太白清狂,好對金樽邀月飲;
下聯(lián):更生勤讀,自有藜杖照書來。
上聯(lián):飛龍舞鳳成夜市;
下聯(lián):擊鼓踏歌皆春聲。
上聯(lián):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下聯(lián):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上聯(lián):樂同萬戶金吾馳;
下聯(lián):夜是三元玉漏停。
上聯(lián):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下聯(lián):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上聯(lián):及時大放光明夜;
下聯(lián):與物同游浩蕩天。
上聯(lián):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上聯(lián):銀花火樹開佳節(jié);
下聯(lián):紫氣丹光擁玉臺。
上聯(lián):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下聯(lián):琉璃盛世,錦繡三春。
上聯(lián):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上聯(lián):千家春不夜;
下聯(lián):萬里月連宵。
上聯(lián):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銀花有焰萬家春。
上聯(lián):萬戶管弦歌盛世;
下聯(lián):滿天焰火耀春光。
上聯(lián):遠(yuǎn)景近景,良宵美景;
下聯(lián):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上聯(lián):天空明月一輪滿;
下聯(lián):人醉春風(fēng)萬里明。
上聯(lián):匝地樓臺春富貴;
下聯(lián):喧天歌舞夜風(fēng)流。
上聯(lián):玉樹銀花,萬戶當(dāng)門觀瑞雪;
下聯(lián):歡歌笑語,千家把酒賞花燈。
上聯(lián):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下聯(lián):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上聯(lián):火樹祥光麗;
下聯(lián):星橋?qū)毦婕t。
上聯(lián):龍燭鳳燈,灼灼光開全盛世;
下聯(lián):玉簫金管,雍雍齊唱太平春。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下聯(lián):一輪皓月,玉宇無塵。
上聯(lián):鳳盤雙闕壺天外;
下聯(lián):鰲駕三山陸海中。
上聯(lián):鳳舒五彩龍銜燭;
下聯(lián):鰲駕三山蜃結(jié)樓。
上聯(lián):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下聯(lián):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上聯(lián):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
下聯(lián):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且看銀燈歡五夜;
下聯(lián):共把金盞慶千年。
上聯(lián):明月皎皎千門秀;
下聯(lián):華燈盞盞萬戶春。
上聯(lián):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下聯(lián):花樹并茂,賀六合以同春。
上聯(lián):九陌連燈影;
下聯(lián):千門慶月華。
上聯(lián):有燈無月不娛人;
下聯(lián):有月無燈不算春。
上聯(lián):萬戶春燈報元夜;
下聯(lián):一天瑞雪兆豐年。
上聯(lián):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下聯(lián):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上聯(lián):天上一輪滿;
下聯(lián):人間萬里明。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華燈燦爛逢盛世;
下聯(lián):鑼鼓鏗鏘頌豐年。
上聯(lián):萬里河山鋪錦繡;
下聯(lián):滿城笙管樂太平。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時際上元,玉燭長調(diào)千古樂;
下聯(lián):月當(dāng)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上聯(lián):火樹銀花家家曉;
下聯(lián):淑氣鴻禧處處春。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鳳舒五彩龍銜燭;
下聯(lián):鰲駕三山蜃結(jié)樓。
上聯(lián):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下聯(lián):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上聯(lián):玉樹銀花,萬戶當(dāng)門觀瑞雪;
下聯(lián):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
上聯(lián):三五星橋連月闕;
下聯(lián):萬千燈火徹天衢。
上聯(lián):天上冰輪滿;
下聯(lián):人間彩燈明。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元夕節(jié)。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jié)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xí)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fēng)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jié)“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zhì)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jié)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jié)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zāi)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節(jié)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shè)了戲曲表演的內(nèi)容。
6、元宵節(jié)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fā)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jié)束。
7、元宵節(jié)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jié)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zāi)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認(rèn)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xí)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yǎng)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推薦閱讀:
元宵節(jié)燈迷大全(附謎底)
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由來
傳統(tǒng)元宵佳節(jié)的來歷
元宵節(jié)風(fēng)俗習(xí)慣有哪些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有哪些
元宵跟湯圓有什么區(qū)別
2017年元宵節(jié)放假安排時間表
小編特別推薦
元宵節(jié)傳說 | 元宵節(jié)燈謎 | 元宵節(jié)活動 | 元宵節(jié)來歷 | 元宵節(jié)是哪天 | 元宵節(jié)習(xí)俗
小編特別推薦
元宵節(jié)傳說 | 元宵節(jié)燈謎 | 元宵節(jié)活動 | 元宵節(jié)來歷 | 元宵節(jié)是哪天 | 元宵節(jié)習(xí)俗
《元宵》
明·唐寅
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
春到人間人似玉,燈燒月下月如銀。
滿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
不展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夕影永冰燈》
明·唐順之
正憐火樹千春妍,忽見清輝映月闌。
出海鮫珠猶帶水,滿堂羅袖欲生寒。
燭花不礙空中影,暈氣疑從月里看。
為語東風(fēng)暫相借,來宵還得盡余歡。
《南鄉(xiāng)子·宿州上元》
宋·蘇軾
千騎試春游,小雨如酥落便收。
能使江東歸老客,遲留。白酒無聲滑瀉油。
飛火亂星球,淺黛橫波翠欲流。
不似白云鄉(xiāng)外冷,溫柔。此去淮南第一州。
《詩曰》
唐·李商隱
月色燈山滿帝都,香車寶蓋隘通衢。
身閑不睹中興盛,羞逐鄉(xiāng)人賽紫姑。
《正月十五夜》
唐·蘇味道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游伎皆秾李,行歌盡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元宵節(jié)對聯(lián)大全】
上聯(lián):復(fù)旦重賡,已被薰風(fēng)之化;
下聯(lián):分陽可惜,何須秉燭而游。
上聯(lián):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
下聯(lián):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光騰月殿流蟾魄;
下聯(lián):花燦星橋吐鳳文。
上聯(lián):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銀花有焰萬家春。
上聯(lián):時際上元,玉燭長調(diào)千戶樂;
下聯(lián):月當(dāng)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上聯(lián):九華燈炬云中掛;
下聯(lián):五彩鰲山海上移。
上聯(lián):一曲笙歌春似海;
下聯(lián):千門燈火夜如年。
上聯(lián):天空明月三千界;
下聯(lián):人醉春風(fēng)十二樓。
上聯(lián):燈月交輝,佇聽笙歌歡四野;
下聯(lián):雨旸時若,式觀豐阜樂群黎。
上聯(lián):美好前景,春色美好;
下聯(lián):火紅年代,華燈火紅。
上聯(lián):鳳盤雙闕壺天外;
下聯(lián):鰲駕三山陸海中。
上聯(lián):火樹銀花,今夜元宵竟不夜;
下聯(lián):碧桃春水,洞天此處別有天。
上聯(lián):萬戶春燈報元夜;
下聯(lián):一天瑞雪兆豐年。
上聯(lián):萬家燈火同秋月;
下聯(lián):大地光明不夜天。
上聯(lián):星月當(dāng)空萬燭燒,
下聯(lián):人間天上兩元宵。
上聯(lián):火樹光騰城不夜;
下聯(lián):銀花焰吐景長春。
上聯(lián):太白清狂,好對金樽邀月飲;
下聯(lián):更生勤讀,自有藜杖照書來。
上聯(lián):飛龍舞鳳成夜市;
下聯(lián):擊鼓踏歌皆春聲。
上聯(lián):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下聯(lián):琉璃世界,錦繡三春。
上聯(lián):樂同萬戶金吾馳;
下聯(lián):夜是三元玉漏停。
上聯(lián):玉宇無塵,碧波萬頃;
下聯(lián):銀光有焰,喜氣盈庭。
上聯(lián):及時大放光明夜;
下聯(lián):與物同游浩蕩天。
上聯(lián):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上聯(lián):銀花火樹開佳節(jié);
下聯(lián):紫氣丹光擁玉臺。
上聯(lián):燈火良宵,魚龍百戲;
下聯(lián):琉璃盛世,錦繡三春。
上聯(lián):皓月滿輪,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紫簫一曲,銀燈有焰萬里春。
上聯(lián):千家春不夜;
下聯(lián):萬里月連宵。
上聯(lián):玉宇無塵千頃碧;
下聯(lián):銀花有焰萬家春。
上聯(lián):萬戶管弦歌盛世;
下聯(lián):滿天焰火耀春光。
上聯(lián):遠(yuǎn)景近景,良宵美景;
下聯(lián):燈花禮花,火樹銀花。
上聯(lián):天空明月一輪滿;
下聯(lián):人醉春風(fēng)萬里明。
上聯(lián):匝地樓臺春富貴;
下聯(lián):喧天歌舞夜風(fēng)流。
上聯(lián):玉樹銀花,萬戶當(dāng)門觀瑞雪;
下聯(lián):歡歌笑語,千家把酒賞花燈。
上聯(lián):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下聯(lián):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上聯(lián):火樹祥光麗;
下聯(lián):星橋?qū)毦婕t。
上聯(lián):龍燭鳳燈,灼灼光開全盛世;
下聯(lián):玉簫金管,雍雍齊唱太平春。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萬點春燈,銀花有色;
下聯(lián):一輪皓月,玉宇無塵。
上聯(lián):鳳盤雙闕壺天外;
下聯(lián):鰲駕三山陸海中。
上聯(lián):鳳舒五彩龍銜燭;
下聯(lián):鰲駕三山蜃結(jié)樓。
上聯(lián):光耀銀花,一刻千金春對酒;
下聯(lián):清傳玉漏,五更三點月留人。
上聯(lián):三五良宵,花燈吐艷映新春;
下聯(lián):一年初望,明月生輝度佳節(jié)。
上聯(lián):且看銀燈歡五夜;
下聯(lián):共把金盞慶千年。
上聯(lián):明月皎皎千門秀;
下聯(lián):華燈盞盞萬戶春。
上聯(lián):燈月交輝,慶三元而開極;
下聯(lián):花樹并茂,賀六合以同春。
上聯(lián):九陌連燈影;
下聯(lián):千門慶月華。
上聯(lián):有燈無月不娛人;
下聯(lián):有月無燈不算春。
上聯(lián):萬戶春燈報元夜;
下聯(lián):一天瑞雪兆豐年。
上聯(lián):燈火萬家,良宵美景;
下聯(lián):笙歌一曲,盛世元音。
上聯(lián):天上一輪滿;
下聯(lián):人間萬里明。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華燈燦爛逢盛世;
下聯(lián):鑼鼓鏗鏘頌豐年。
上聯(lián):萬里河山鋪錦繡;
下聯(lián):滿城笙管樂太平。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時際上元,玉燭長調(diào)千古樂;
下聯(lián):月當(dāng)五夜,花燈遍照萬家春。
上聯(lián):火樹銀花家家曉;
下聯(lián):淑氣鴻禧處處春。
上聯(lián):春夜燈花,幾處笙歌騰朗月;
下聯(lián):良宵美景,萬家簫管樂豐年。
上聯(lián):鳳舒五彩龍銜燭;
下聯(lián):鰲駕三山蜃結(jié)樓。
上聯(lián):不夜燈光,便是玲瓏世界;
下聯(lián):通宵月色,無非圓滿乾坤。
上聯(lián):玉樹銀花,萬戶當(dāng)門觀瑞雪;
下聯(lián):歡歌笑靨,千家把酒賞花燈。
上聯(lián):三五星橋連月闕;
下聯(lián):萬千燈火徹天衢。
上聯(lián):天上冰輪滿;
下聯(lián):人間彩燈明。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
農(nóng)歷正月十五,元宵節(jié),又稱上元節(jié)、春燈節(jié)、小正月、元夕節(jié)。元宵節(jié)是春節(jié)后第一個重要節(jié)日,由于中國幅員遼闊,歷史悠久,所以關(guān)于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在全國各地也不盡相同。
1、元宵節(jié)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國由來己久的習(xí)俗,元宵即“湯圓”,它的做法成份風(fēng)味各異,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義卻相同。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俗語有句話叫和氣生財。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團圓對于一個完整的家庭來講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節(jié)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2、元宵節(jié)“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zhì)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jié)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3、元宵節(jié)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4、元宵節(jié)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jié)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zāi)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5、元宵節(jié)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jié),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xiàn)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shè)了戲曲表演的內(nèi)容。
6、元宵節(jié)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fā)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jié)束。
7、元宵節(jié)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8、元宵節(jié)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zāi)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jié)夜婦女相約出游,結(jié)伴而行,見橋必過,認(rèn)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9、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xí)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10、逐鼠
逐鼠在農(nóng)歷的正月十五舉行。養(yǎng)蠶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鍋粘糊糊的粥,有的還在上面蓋上一層肉,將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沒的頂棚、墻角、邊放嘴里還邊念念有詞,詛咒老鼠再吃蠶寶寶就不得好死。傳說這樣做,本年的老鼠就不會吃蠶寶寶。
推薦閱讀:
元宵節(jié)燈迷大全(附謎底)
元宵節(jié)吃湯圓的由來
傳統(tǒng)元宵佳節(jié)的來歷
元宵節(jié)風(fēng)俗習(xí)慣有哪些
元宵節(jié)的習(xí)俗有哪些
元宵跟湯圓有什么區(qū)別
2017年元宵節(jié)放假安排時間表
小編特別推薦
元宵節(jié)傳說 | 元宵節(jié)燈謎 | 元宵節(jié)活動 | 元宵節(jié)來歷 | 元宵節(jié)是哪天 | 元宵節(jié)習(xí)俗
小編特別推薦
元宵節(jié)傳說 | 元宵節(jié)燈謎 | 元宵節(jié)活動 | 元宵節(jié)來歷 | 元宵節(jié)是哪天 | 元宵節(jié)習(xí)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