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是我國南部的一個發(fā)達城市。它有個別稱叫羊城。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guī)淼膹V州為什么又叫羊城,歡迎閱讀。
廣州為什么又叫羊城
我們首先看一下笑話:
大家知道為什么廣州被稱為羊城嗎?因為廣州人在提問,問候,交流,都會用到“咩”。
“今晚晚餐食咩啊”“你發(fā)生咩事啊?”“都五知距想做咩”。甚至吵架時,“咩啊!”“咩你啊拉!”“咩啊!”“咩啊!”
其實這只是網(wǎng)上的一個笑話而已,下面我們看看廣州為什么叫羊城真正的由來和傳說。
公元前9世紀,周朝的楚國在如今的廣州建造了一個城邑,名叫楚庭。
有一年,楚庭因連年災害,田地荒蕪,農業(yè)失收,百姓饑荒。有一天,南海的天空出現(xiàn)五朵祥云,上有五位仙人,身穿紅橙黃綠紫五色彩衣,分別騎著五只仙羊,仙羊口銜一棵一莖六穗的稻子,徐徐降落在這座城市。
仙人把稻穗贈予百姓,把五只羊留下,祝愿這里永無饑荒,然后騰空而去。 從此,廣州成了嶺南最富庶的地方;也開始有了羊城、五羊城、穗城之稱。
廣州的百姓還在惠福西路修建了五仙觀,紀念五位造福的仙人。你若不信,可到五仙觀的東側看看,那里還有一塊巨大的紅砂石腳印狀的凹穴,那就是仙人拇跡。你還不信,可到越秀山麓,那里存有一塊古之楚庭的石碑,它告訴我們,廣州最古老的名字叫楚庭。
廣州特色美食
蝦餃
蝦餃是廣州人飲早茶必不可少的點心之一,上乘的蝦餃,皮透如冰,嬌嫩的肉餡若隱若現(xiàn),外形是那樣的誘人,每嚼一口,嘴里都是鮮蝦肉的爽口清鮮,那絕妙的滋味更讓人回味無窮。
云吞面
一碗正宗的云吞面有“三講究”:面必須是竹升打的銀絲面;云吞必須肉鮮皮薄;湯底是要用柴魚、蝦殼、肉骨頭熬出來的湯。這道道有講究的工序,都賦予了云吞面獨一無二的美味。
沙河粉
起源于天河區(qū)沙河一帶,沙河粉已有百年歷史。現(xiàn)在它已被升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州人都喜歡吃夜宵時叫上一碟干炒牛河粉,那牛河的肉的汁滲透在河粉上,相互的結合的味道仿佛吸盤般纏繞唇舌,成為了多少廣州人無法磨滅的記憶。
艇仔粥
一碗小小的艇仔粥,卻飽含著滿滿的老廣的荔枝灣風情。艇仔粥源于舊時的一些水上人家,他們撐著小船,在荔枝灣河上販賣粥品。粥以新鮮的河蝦或魚片作配料,加入海蜇、燒鴨肉、蛋皮、炒花生仁、等等,吃上一口,各種河鮮的甘甜悠游在舌尖上,海蜇,花生米的爽脆讓口感更佳繽紛無比,這種味蕾享受讓人百試不厭。
布拉腸
作為廣州人早餐代表之一的布拉腸,其皮陷晶瑩剔透,蘸上醬油,內餡柔潤的好像要化掉一樣,讓人忍不住食指大動。嚼上一口,嘴里就溢滿了肉的鮮汁。簡簡單單的粉面包肉卻讓人回味無窮,恐怕只有布拉腸才能做到這種功夫。
沙灣姜撞奶
沙灣姜埋奶是沙灣特有的民間傳統(tǒng)小吃,奶香濃郁撲鼻,甜中帶上姜的溫辣,輕輕嘗上一口,奶凍在嘴里慢慢的融化,給人以細致而高雅的口感。而且沙灣姜埋奶具有溫中調胃、驅寒養(yǎng)顏的功效,因此深眾多廣州人的喜愛。
狀元及第粥
狀元及第粥以新鮮的豬雜主,以姜蔥調料為輔的粥品。現(xiàn)在大多老廣州人在子女們高考前都會煮上一碗熱騰騰散發(fā)著濃郁肉香的“及第粥”給他們吃,以好討個“狀元及第”的意頭。
泮塘馬蹄糕
廣州人飲早茶的一盅兩件定會有一份馬蹄糕。而泮塘馬蹄糕采用當?shù)氐奶禺a馬蹄粉作原料,做出來的馬蹄糕Q爽彈牙,每嚼一下,好似馬蹄糕就在嘴里彈跳,而且口中的馬蹄糕氣味芬芳,所產生的滋味實在讓人陶醉中。
和味牛雜
據(jù)說和味牛雜不是廣州本地人發(fā)明的,是光緒年間,一個居住在光塔寺附近的回族廚師發(fā)明的。這位師傅用牛腸、牛膀、牛肺、蘿卜用加入花椒、八角等五種味料的醬汁慢火炆好幾個小時,等牛雜炆透了,蘿卜又吸收了加入牛雜味的醬汁后,再剪開小塊,經(jīng)過長時間的炆熬使得牛雜已有濃郁的肉香與辛香料結合的美味,用小竹簽串著蘸辣椒醬吃,更帶出牛雜本身極致的美味,讓人食欲不由自主的燃起,后人為之命名為和味牛雜。此味一出,馬上傳開了,好吃的廣州人紛紛仿效,和味牛雜由此流傳至今。
咸煎餅
提到品嘗咸煎餅,許多老廣州便會聯(lián)想到德昌咸煎餅。咸煎餅經(jīng)過油炸金黃香酥,吃起來清脆爽口不粘牙,特別松香,是廣州人首選的佐粥小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