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不少學生的課余生活都會有“打工”這個項目。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就和你一起來看看日本貧困生要求提高最低工資的相關(guān)進展。
至于工資,日本全國并不統(tǒng)一,各個縣都有不同的標準:一個小時的最低工資從沖繩縣的714日元(約合人民幣42元)到東京的932日元(約合人民幣55元)不等。
但是,這個工資水平,對于幾乎所有開銷需要自己來付的學生來說,生活還是有點吃力。4月中旬,大約1500名學生走上了東京新宿的街頭,要求把最低工資提高到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89元)每小時。參加游行的一名女性成員說:“我們想吃點好的,而不是每天吃雞肉和豆芽。”
另外一名參加游行的女性以自己的經(jīng)歷作為例子,說明了上漲最低工資的必要性。小時候,她的父親是一名牙科診所里的技師,為了讓一家人過得更好,每天還兼職送報紙。不幸的是,父親在送報紙的途中受傷,導致再也無法工作。于是,她不得不在課余時間去做兼職,最后還是貸款學費才完成了大學課程。現(xiàn)在她每個月還需要還15000日元的貸款,一共30年。她深知,如果最低工資能夠高一些,對她過去的貧困生活會有多大幫助。
其實,參加游行的人當中許多都已經(jīng)不再是拿著最低工資的人,只是他們過去有過痛苦的經(jīng)歷,希望能夠幫助那些正在步他們后塵的人。而真正在生活線上掙扎的人,在利用這部分時間拼命工作。如果沒有人為他們爭取,那么他們就永遠不可能擺脫這種生活。
如果生活在823日元為最低工資的地區(qū),按照一周工作40小時來算,一年的收入是17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01113元)。在這種情況下,他們根本連病都不敢生,因為去不起醫(yī)院。如果能夠把最低工資水平提到1500日元,那么年收入就能達到3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78434元)。這樣,社會底層至少還能去得起醫(yī)院,生活可能也會多些選擇。
同樣的,工資在最低工資線徘徊的職場,也多發(fā)違反勞動基準法的事情,或是職場欺凌。因為他們承受不起和雇主鬧翻的后果,他們必須忍氣吞聲,默默接受。不僅要在生活上、物質(zhì)上受到打擊,自尊心和自信心也在長期的無知匱乏中受到傷害。
可是,這群人號召的1500日元最低工資,有可能實現(xiàn)嗎?理智的說,不太可能實現(xiàn)。最低工資不是想提高就能提高的,它和人均生活費用、失業(yè)率、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都密切相關(guān)。從823日元到1500日元,將近翻一倍的距離,實在有點“天真”了。如果僅僅提高貧困學生的工資水平,豈不是另外一種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