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實用資料,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是何許人也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這些撼人心魂的詩句均出自一人之手,他就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陸游。
陸游(1125-1210年),字務(wù)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入仕后的陸游政績卓著,“喜論恢復(fù)”“積極主戰(zhàn)”,一生六起六落,嘗遍世態(tài)炎涼,始終未改“位卑未敢忘憂國”的赤子之心。周恩來總理曾評價他:“陸游的愛國性很突出,陸游不是為個人而憂傷,他憂的是國家、民族,他是個有骨氣的愛國詩人?!?BR> 《唐宋詩醇》卷四二有云:“其感激悲憤、忠君愛國之誠,一寓于詩,酒酣耳熱,跌宕淋漓?!弊鳛闀r代的歌手,陸游的一生是在民族患難中度過的,憂國憂民的思想,許身報國的壯志是他詩歌中的中心主題,自始至終貫穿在他的詩歌之中?!凹毖┐虼靶墓菜?,危樓望遠涕俱流”道出了詩人對國家局勢、百姓安危的關(guān)切;“楚雖三戶能亡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展示了南宋軍民不甘屈服的氣概;“諸公可嘆善謀身,誤國當(dāng)時豈一秦”則揭露了個別人謀一己之私置國家利益于不顧的可恥。
生于兩宋之交、長在偏安南宋的陸游以慷慨報國為己任,他的大量詩歌更多的是抒發(fā)報國壯志和憂國深思。如《書憤》:“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fēng)大散關(guān)。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功未立人已老,悲憤之中浸透了詩人紛紜的歷史回憶和深沉的時代感傷。淳熙三年(1176年),陸游被免去官職,病了二十多天,他在病榻上仔細研讀諸葛亮的《出師表》,病愈后揮筆寫下了“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的著名詩句。
淳熙七年(1180年),陸游在撫州任常平茶鹽公事之職,適遇水災(zāi),百姓斷炊,他不忍百姓受苦,便開官倉賑濟災(zāi)民,受到彈劾,并被革職。次年,落職賦閑在家的陸游寫下了“行遍天涯千萬里,卻從鄰父學(xué)春耕”的詩句,從中我們不難看出其為官為民,關(guān)心百姓冷暖,不計個人得失的豁達平和心態(tài)。在《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一詩中,陸游的這種民胞物與的情懷更是與關(guān)懷民族命運、關(guān)心蒼生社稷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叭f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遺民盡淚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短短的二十八字,一方面表達了對痛失家園黎民百姓的關(guān)心,另一方面則激發(fā)國人收復(fù)故土的斗志,流露的仍是關(guān)愛百姓、心系社稷的真性情。
陸游的愛國憂民情感歷久彌堅、矢志不渝,這可以通過其68歲時所作的《十一月四日風(fēng)雨大作》和絕筆詩《示兒》得到印證?!敖┡P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fēng)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蹦赀~力衰,仍熱切向往為國戍守西北邊陲。寒夜里的疾風(fēng)驟雨,不但沒有引起老人的悲哀和畏懼,反而激發(fā)了他愛國憂民、渴求戰(zhàn)斗的壯志豪情。整首詩篇幅雖短,卻充滿了強烈的愛國情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睙o年輕時的慷慨激昂之語,行將去世的詩人似乎已洞察世事萬物,彌留之際,念念不忘的仍是自己終身為之奮斗的收復(fù)中原、統(tǒng)一中國的壯志宏愿。這堅如磐石的信念就像一道不竭的泉流,從頭到尾灌注在他的詩里,流淌在他的生命里。
正如錢鐘書先生所說:“愛國情緒飽和在陸游的整個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畫馬,碰到幾朵鮮花,聽了一聲雁唳,喝幾杯酒,寫幾行草書,都會惹起報國仇、雪國恥的心事,血液沸騰起來,而且這股熱潮沖出了他白天清醒生活邊界,還泛濫到他的夢境里去,這也是在旁人的詩集里找不到的。”
愛國主題在中國古代詩歌中源遠流長,它也貫穿了陸游長達60年的創(chuàng)作歷程,成為其詩歌中的精華和靈魂。清末梁啟超有詩贊曰:“詩界千年靡靡風(fēng),兵魂銷盡國魂空。集中什九從軍樂,亙古男兒一放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