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沉迷“王者榮耀”,實名制淪為虛設

字號:


    小學生沉迷“王者榮耀”,實名制淪為虛設,跟著出國留學網一起來了解下吧,歡迎閱讀。
    被“扭曲”的歷史
    除了“王者榮耀”可能影響學業(yè)、造成財產損失,讓家長們更擔心的是被“王者榮耀”“扭曲”的歷史。他們認為,小學生都還沒學過真正的中國歷史,讓游戲先入為主,形成了對歷史人物的角色定位,會對歷史有誤讀。
    有老師吐槽,現(xiàn)在學生寫日記全都是“王者榮耀”,DOTA,豬隊友。其中一篇小學生作文《我眼中的荊軻》,在網上廣為流傳。日記中,荊軻成了女性角色,“如果發(fā)揮正常,她可以超神,甚至可以拿到一個令人激動萬分的MVP(全場最佳表現(xiàn)選手)。雖然她不能夠和李白、劉備、韓信、宮本武藏等厲害的人物搶野怪,但她起碼可以從中撿到一個紅buff(游戲術語,指增益狀態(tài)——記者注)”。
    在“王者榮耀”中,荊軻變成了女的,詩仙李白變成了刺客,名醫(yī)扁鵲是用毒高手、諸葛亮的職業(yè)則是法師……據光明日報網絡投票調查顯示,對于游戲篡改歷史人物性別的現(xiàn)象,超七成網友認為“游戲設計一定要尊重歷史”。
    《光明日報》曾發(fā)表名為“荊軻是女的?小學生玩《王者榮耀》還能學好歷史嗎?”的文章。文中認為“王者榮耀”用歷史人物作為游戲角色,但卻和歷史背景、人物經歷并無掛鉤,內容和精神被架空,有名無實。
    《人民日報》隨后轉載了該文章并怒懟道,開涮古代名人,只有輕佻,不見敬畏。當歷史被毀容,乃至被肢解,不僅古人遭冒犯,今人受驚擾,更誤人子弟,蒼白了青少年的靈魂。不是所有東西都可游戲,開發(fā)手游,利益之上還有責任。如果利字當頭,連小學生也不放過,恐怕只有恥辱,不見榮耀。
    迫于輿論壓力,“王者榮耀”將“荊軻”角色在體驗服中更名為“阿珂”。更名之后的游戲角色,在故事背景方面也進行了更改,但玩家并不買賬。
    李涵認為,小學生學東西,會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思想在里面,對于歷史觀念尚未成熟的小學生而言,很容易形成錯誤的認識,很難保證不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歷史課學習,同時也會對老師的教學造成困擾。
    實名制淪為虛設
    為了防止未成年人長時間玩游戲而耽誤學業(yè),“王者榮耀”游戲客戶端發(fā)布了關于游戲實名制的公告。通告的最后截止時間顯示,5月17日之后,沒有通過騰訊游戲實名注冊和防沉迷系統(tǒng)完成實名認證步驟的玩家將無法再進入游戲。根據防沉迷系統(tǒng),未滿18歲的玩家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
    2016年年底,文化部發(fā)布了《關于規(guī)范網絡游戲運營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工作的通知》,新規(guī)中明確規(guī)定,網絡游戲運營企業(yè)應當要求用戶使用有效身份證件實名注冊,并保存用戶注冊信息,不得為使用游客模式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內充值或者消費服務。2017年5月1日,新規(guī)正式開始施行,網易、騰訊等旗下網游紛紛開啟實名認證。
    事實上,“網絡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早在2007年就已經正式施行,但是始終沒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在淘寶以實名、代認證等關鍵詞檢索時也跳出了很多實名認證商家,其中一家單月成交量867筆。而在網上搜索“身份證號大全”,也發(fā)現(xiàn)有大量身份證信息出現(xiàn)。記者嘗試在手游中使用這些網上隨意可以搜尋到的身份證信息,順利完成了實名認證。
    可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小學生還發(fā)帖吐槽了實名制的雞肋,“作為一個小學森,又手殘,又菜鳥,打野老被說,打團老是縮,但是,我是不會因為實名制放棄這個游戲的。之前點實名的時候,發(fā)現(xiàn)一個護照認證的選項,瞎填一波,竟然通過了!不用謝,請叫我雷鋒!”“學生黨一枚,好不容易放假了,聽說要實名制,好慌啊,機智的我隨便上網找了個身份證,居然通過認證了,誰也別想阻止我開黑去了!”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核工業(yè)地質局局長、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華表示,實名認證在手游市場名存實亡。網絡支付方式確實給市民帶來快捷和便利,但我國頻頻發(fā)生的兒童、青少年陷入游戲“消費陷阱”的事件,應引起家長們及國家監(jiān)管部門的高度重視。他建議,企業(yè)應嚴格實施手游實名認證。用戶每次進入手機游戲賬號登錄時,應進行人臉識別,做到人證合一,不能進行身份識別的,都視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這樣才能有效區(qū)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