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求救信號:SOS
通過遠程表達方式:
求救方式一:發(fā)出聲響,三短三長三短(. . . _ _ _ . . .)莫爾斯電碼。
求救方式二:燈光,如手電,三短三長三短(開關燈)
Save Our Souls(救救我們);
— 有關SOS —
船舶在浩瀚的大洋中航行,由于濃霧、風暴、冰山、暗礁、機器失靈、與其它船只相撞等等,往往會發(fā)生意外的事故。當死神向人們逼近時,“SOS”的遇難信號便飛向??眨瑐魍拿姘朔?。一收到遇難信號,附近船只便急速駛往出事地點,搭救遇難者。
許多人都認為“SOS”是三個英文詞的縮寫。但究竟是哪三個英文詞呢?有人認為是“Save Our Souls”(救救我們);有人解釋為“Save Our Ship”(救救我們的船)有人推測是“Send Our Succour”(速來援助);還有人理解為“Suving Of Soul”(救命)……。真是眾說紛紜。其實,“SOS”的原制定者本沒有這些意思。
事情還要追溯到本世紀初。1903年第一屆國際無線電報會議在柏林召開,有八個海洋大國參加了會議??紤]到航海業(yè)的迅速發(fā)展和海上事故的日益增多,會議提出要確定專門的船舶遇難無線電信號。有人建議用三個“S”和三個“D”字母組成的“SSSDDD”作為遇難信號,但會議對此沒有作出正式?jīng)Q定。
會后不久,英國馬可尼無線電公司宣布,用“CQD”作為船舶遇難信號。其實這只是在當時歐洲鐵路無線電通訊的一般呼號“CQ”后邊加上一個字母“D”而已。海員們則把“CQD”解釋為“Come quick, danger”(速來,危險)。因為“CQD”信號只是在安裝有馬可尼公司無線電設備的船舶上使用,所以這一信號仍然不能算作是國際統(tǒng)一的遇難信號。況且,“CQD”與一般呼號“CQ”只有一字之差,很容易混淆。
1906年,第二屆國際無線電會議又在柏林召開。會議決定要用一種更清楚、更準確的信號來代替“CQD”。美國代表提出用國際兩旗信號簡語的縮寫“NC”作為遇難信號。這個方案未被采納。德國代表斯利亞比-阿爾科無線公司的一位專家建議用“SOE”作遇難信號。討論中,有人指出這一信號有一重大缺點:字母“E”在莫爾斯電碼中是一個點,即整個信號“SOE”是“···— — —·”,在遠距離拍發(fā)和接收時很容易被誤解,甚至完全不能理解。雖然這一方案仍未獲通過,但它卻為與會者開闊了思路。接著,有人提出再用一個“S”來代替“SOE”中的“E”,即成為“SOS”。在莫爾斯電碼中,“SOS”是“···— — —···”。它簡短、準確、連續(xù)而有節(jié)奏,易于拍發(fā)和閱讀,也很易懂。
在宣布“SOS”為國際統(tǒng)一的遇難信號的同時,廢除了其他信號,
1909年8月,美國輪船“阿拉普豪伊”號由于尾軸破裂,無法航行,就向鄰近海岸和過往船只拍發(fā)了“SOS”信號。這是第一次使用這個信號。直到1912年4月“泰坦尼克”號沉船事件之后,“SOS”才得到廣泛使用。
另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SOS這三個字母無論是從上面看還是倒過來看都是SOS,當遭遇海難,需要在孤島上擺上大大的“SOS”等待救援的時候,頭頂上路過的飛機無論從哪個方向飛來都能立刻辨認出來。
其實,S.O.S.是國際莫爾斯電碼救難信號,并非任何單詞的縮寫。鑒于當時海難事件頻繁發(fā)生,往往由于不能及時發(fā)出求救信號和最快組織施救,結果造成很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chǎn)損失,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于1908年正式將它確定為國際通用海難求救信號。這三個字母組合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只是因為它的電碼 ...---...(三個圓點,三個破折號,然后再加三個圓點)在電報中是發(fā)報方最容易發(fā)出,接報方最容易辨識的電碼。
在1908年之前,國際公海海難求救信號為C.Q.D.。這三個字母也沒有任何實際意義,盡管很多人認為它是Come Quickly, Danger.(快來,危險!)的首字母縮寫。雖然1908年國際無線電報公約組織已經(jīng)明確規(guī)定應用S.O.S.作為海難求救信號,但C.Q.D.仍然有人使用。泰坦尼克海難發(fā)生初期,其他船只和救助組織之所以沒有能夠及時組織施救,主要是因為他們不明白船上發(fā)報員開始發(fā)出的過時的C.Q.D.求救信號。直到整個船只都快沒入大海才發(fā)出了S.O.S.求救信號,但到了此時誰可能還有如此的回天之力,拯救那些無辜的即將永遠葬身海底的靈魂呢?
發(fā)信號的方法
有幾種不同的發(fā)信號方法,不過采用何種方式取決于你的情形和你可用的材料。
火。在黑暗中,火是最有效的信號手段。生三堆火,使之圍成三角形(國際通用的受困信號),或者排成直線,每堆火之間相距大約25碼(23米)。只要時間和形勢允許,盡快把火堆生起來,小心看護不要使它們熄滅,直到你需要它們的時候。如果你是孤身一人,保持三堆火燃燒可能有點困難,那就保護好一堆火。
生信號火堆時,要考慮你的地理位置,例如,如果你在叢林中,那么找一片天然的空曠地或者在溪水邊生火,以免火堆被叢林的樹葉遮擋住。如果沒有天然的空地,那么你需要清理出一片空地來。如果是在雪地中,你可能需要清理地面的積雪或者搭一個平臺來生火,這樣火才不會被融化的雪水澆滅。 燃燒的樹是另外一種吸引注意力的手段。含有樹脂的樹木即使是未干枯的也能點燃。對于其他類型的樹木,你可以在較低的樹枝上放一些干枯的木頭,點燃干木頭,這樣火勢向上燒,會點燃整棵樹。在樹未燒完前,砍一些未枯的小樹添加到火里,可以產(chǎn)生更多的煙。一定要選擇離其他樹木很遠的樹,以免發(fā)生森林火災,危及自身安全。
煙。白天可以用煙來吸引注意力。國際通用的受困信號是三柱煙。你應該盡力使煙的顏色和周圍的背景顏色有區(qū)別:如果背景是淺色的,那么使用黑煙,反之亦然。如果你在火上加一些綠色的樹葉、苔蘚、或者澆一點水,那么產(chǎn)生的煙會是白色的;如果往火里加一些橡膠、浸過油的碎布等,產(chǎn)生的煙會是黑色的。
在沙漠地區(qū),煙無法升高,總是在地面盤桓,不過在空曠的沙漠地帶,飛行員還是能看見。
用煙來做信號通常只適用于相對風和日麗的日子,大風、雨、雪都會將煙驅(qū)散,減少你被發(fā)現(xiàn)的可能性。
煙霧手榴彈。如果你有煙霧手榴彈,你可以使用它們,模式和用火一樣。一定要保持手榴彈干燥,確保需要使用時它們有效,使用時注意不要點燃周圍的植物。
M186信號槍。飛行員救生衣中就有這種求生裝置,包括一支槍,槍上用綠色尼龍繩綁著一粒子彈。發(fā)射時,筆形子彈發(fā)出的聲音很像手槍射擊發(fā)出的聲音。子彈射程達500英尺(152米)高,空中范圍直徑約為10英尺(3米)。
要想使子彈處于隨時待命狀態(tài),可以將它從包裝中取出,將其部分旋入手槍,手槍扳機處于非擊發(fā)位置,然后用繩子或鏈子掛在脖子上準備好,一旦救援飛機出現(xiàn)馬上發(fā)射,并準備好第二次發(fā)射。同時也需要做好隱蔽的準備,以防飛行員誤將信號彈當作敵人火力。
星狀煙火信號彈。紅色是國際通用的危險顏色,所以,如果可能的話,使用紅色的煙火信號彈,不過任何顏色都可以使救援人員發(fā)現(xiàn)你的位置。星狀煙火信號彈射程高度達200到215米,可持續(xù)燃燒6到10秒鐘,下落速度為每秒14米。
星狀傘投信號彈。這種信號彈射程高度達200到215米,下落速度為每秒2.1米。M126型(紅色)能夠燃燒大約50秒,M127型(白色)可以燃燒大約25秒。在夜間,這些信號彈的可視范圍為30到35英里(48~56千米)。
反光鏡或閃光物。在晴朗的白天,鏡子是最好的信號裝置。如果沒有鏡子,可以磨光你的水杯、皮帶扣、或者其他類似物體,使之可以反射陽光。將反光集中于一處,要避開敵人的視線。現(xiàn)在就練習使用鏡子或閃光物來發(fā)信號,不要等到需要使用時才練習。
手電筒或閃光燈。晚上你可以使用手電筒或閃光燈向飛機發(fā)出SOS信號。使用頻閃閃光燈時,小心不要讓飛行員誤認為是襲來的槍彈。頻閃閃光燈一分鐘閃光60次。有些頻閃閃光燈有紅外線外罩和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