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頗族的圖騰

字號:


    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民族知識,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nèi)容請點擊出國留學(xué)網(wǎng)(www.liuxue86.com)查看。
    景頗族的圖騰
    所謂圖騰,就是原始時代的人們把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當作自己的親屬,祖先或保護神。相信它們不僅不會傷害自己,而且還能保護自己,并且能獲得它們的超人的力量,勇氣和技能。下面我們來看看景頗族圖騰帶表著什么。
    景頗族,中國云南世居少數(shù)民族之一,由唐代“尋傳”部落的一部分發(fā)展而來。近代文獻多稱為“山頭”、又分別稱為“大山”、“小山”、“茶山”、“浪速”,自稱“景頗”、“載瓦”、“喇期”、“浪峨”。景頗族主要聚居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各縣的山區(qū),少數(shù)居住在怒江傈僳自治州的芒馬、古浪、崗房以及耿馬、瀾滄等縣。緬甸有克欽邦,克欽族即中國景頗族。只是名字不同而已。
    目瑙示棟,是為了紀念景頗族先人寧貫娃首創(chuàng)"目瑙縱歌"而設(shè)立的祭壇。示棟豎立在目瑙縱歌舞場中央,是景頗族群眾心中最神圣、最崇敬的圖騰。示棟一般由四豎二橫六塊厚實的長方形木牌加底座組成,用紅黑白繪就不規(guī)則的螺旋形幾何圖案,中間兩豎牌稍高,左邊為雄牌繪就太陽圖案,右為雌牌繪有月亮圖案,代表景頗族從青藏高原日月山遷徙而來,同時也表示陰陽搭配和人類離不開太陽和月亮。下面螺旋形舞蹈圖案,代表景頗族祖先當年遷徙的路線。
    再下是犀鳥和孔雀領(lǐng)舞的傳說圖案。兩則稍矮的牌子是祖宗男女樁,頂端繪有祖先發(fā)祥地---“木折省臘崩”。左樁下面畫著菱形寶石圖案,右樁下面畫著波紋形遷徙路線。再下均是象征人類繁衍的厥葉花,象征各民族團結(jié)的南瓜子,象征消災(zāi)辟邪的牛頭和人類生殖繁衍的乳房。橫的上面一塊繪有田圖案,下一塊繪的畜禽、五谷圖案,陰陽雌雄樁之間有交叉的刀和箭相連,表示景頗人民生活離不開刀和劍,也體現(xiàn)景頗人民的英勇果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