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人詳解】傳說中的紫陽真人是誰?

字號:


       紫陽真人又叫張紫陽,即張伯端。張伯端生前創(chuàng)作道家養(yǎng)生功法《悟真篇》,總結(jié)北宋之前的道家內(nèi)丹思想,為丹道集大成之作;后信奉佛法的雍正將其所撰的《悟真篇》后篇改編編入《御選語錄》中。自北宋以來,《悟真篇》歷受學(xué)者推重。跟著留學(xué)網(wǎng)小編一起來看看道教文化吧!
    【道教名人詳解】傳說中的紫陽真人是誰?
    張伯端(983年-1082年),一說(公元984年-1082年),字平叔,號紫陽、紫陽仙人,后改名用成(或用誠),人稱“悟真先生”、傳為“紫玄真人”、又尊為“紫陽真人”,世界道教主流全真道祖師,北宋臺州天臺(今屬浙江)人,自幼博覽三教經(jīng)書,涉獵諸種方術(shù)。
    《悟真篇·序》有:“仆幼親善道,涉躐三教經(jīng)書,以至刑法書算、醫(yī)卜戰(zhàn)陣、天文地理、吉兇死生之術(shù),靡不留心詳究”。曾中進(jìn)士,后謫戍嶺南。曾于成都遇仙人(一說此仙人即為劉海蟾)授道,成為全真派南宗五祖(南五祖)之第一祖,后著書立說,傳道天下。
    在修行上,張伯端反對形式上的出家離俗,隱避山林。而主張“大隱隱于市”。他本人就不出家。南宗直至五祖白玉蟾,始開始有云游道士,也組織了南宗自己的教團(tuán)組織。一般認(rèn)為,白玉蟾為南宗實際建立者。
    北宋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百歲仙逝,飛升前留有《尸解頌》一首:“四大欲散,浮云已空,一靈妙有,法界通融”。
    張伯端是道教南宗紫陽派的鼻祖。清雍正年間封“大慈圓通禪仙紫陽真人”。金丹派南宗(因張伯端號“紫陽”,故南宗也稱為“紫陽派”)的祖師。道教奉為全真道南五祖之一。
    傳承影響:
    張伯端在世時并沒有親自創(chuàng)建學(xué)派或教派(一般認(rèn)為,白玉蟾為南宗實際建立者),但在其身后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宗派。
    按張伯端傳石泰、石泰傳薛道光、薛道光傳陳楠、陳楠傳白玉蟾。輾轉(zhuǎn)授受至白玉蟾,漸壯大為以《悟真篇》為理論經(jīng)典的重要內(nèi)丹流派。稱為“金丹南宗”,由于張伯端號“紫陽”,故南宗也稱為“紫陽派”,與全真道并列金丹南北宗。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也被尊為“南宗五祖”。
    以上南宗嫡派都主張“一己清修”。另據(jù)《中國道教史》(任繼愈主編):還有自稱出于張伯端之傳的一派,主張“男女雙修”,該派始于兩宋間的劉永年,劉曾于紹興壬申(公元1152年)刊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其序言中自謂于紹興戊午遇至人親授口訣,而未言所遇者姓字。
    劉永年傳象川無名子翁葆光及寺簿盧公,翁葆光撰有《悟真篇注》等,其徒若一子門人某跋《金液還丹印證圖》,稱劉永年于紹興戊午“遇悟真得其道”。然紹興戊午(公元1138年)張伯端已卒五十多年,當(dāng)為依附之說?!痘煸邢蓤D》亦未列雙修一系。
    推薦閱讀
    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道家與道教有什么區(qū)別
    道教圣地——五臺山 都有哪些傳說?
    【道教文化】道教中的靈寶天尊是誰,他在道教中的地位
    【道教文化】道教的四大天師分別是誰?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是誰?
    江西龍虎山張?zhí)鞄熓钦l?關(guān)于張?zhí)鞄煹膩須v
    【道教文化】傳說中的茅山術(shù)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