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美術模擬試題(三)

字號:


    出國留學網小編為你整理“2017年教師資格證考試美術模擬試題(三)”哦,包括教師資格證美術考試等相關試題,歡迎廣大網友前來學習,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資訊關注本網站的更新吧!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6小題,每小題2分,共52分)
    1.浮世繪是日本17世紀興起的一種藝術,它將民間日常生活作為創(chuàng)作題材,主要通過(  )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A.水彩畫
    B.工筆畫
    C.版畫
    D.油畫
    2.美術創(chuàng)作原則“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是(  )提出的。
    A.王洽
    B.張璪
    C.王維
    D.張彥遠
    3.宋代米芾、米友仁父子所創(chuàng)的“米氏云山”又稱作(  )。
    A.米家山水
    B.米點山水
    C.米氏山水
    D.米家云山
    4.下圖作品的作者是(  )。
    

    A.周昉
    B.韓混
    C.孫位
    D.張萱
    5.李思訓的山水畫作品格局宏偉、堂皇華麗,確立了“青綠金碧”一派的風格面貌,但傳說唯有(  )是他的真跡。
    A.《游春圖》
    B.《江帆樓閣圖》
    C.《明皇幸蜀圖》
    D.《江山霽雪圖》
    6.最能代表我國古代宗教壁畫藝術特色的是(  )。
    A.敦煌石窟壁畫和山西永樂宮壁畫
    B.敦煌石窟壁畫和山西大同石窟壁畫
    C.內蒙古和林格爾墓室壁畫和山西永樂宮壁畫
    D.敦煌石窟壁畫和內蒙古林格爾墓室壁畫
    7.19世紀英國蜮家(  )的風景畫,是現(xiàn)實主義風景畫的典范,代表作有《斯特拉福特磨坊》《德漢山谷:黎明》和《干草車》等。
    A.康斯太勃爾
    B.威爾遜
    C.格爾丁
    D.特納
    8,下圖的繪畫屬于(  )風格。
    

    A.至上主義
    B.表現(xiàn)主義
    C.野獸派
    D.抽象主義
    9.下列選項不屬于“造型·表現(xiàn)”學習領域的內容的是(  )。
    A.增進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B.發(fā)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
    C.產生對美術學習的持久興趣
    D.養(yǎng)成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態(tài)度
    10.尼德蘭文藝復興時期,(  )被稱為“農民的畫家”。
    A.丟勒
    B.揚·凡·???BR>    C.胡.凡.愛克
    D.勃魯蓋爾
    11.下列選項中表述不正確的是(  )。
    A.教師是美術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參與者、合作者
    B.老師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C.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發(fā)揮主導作用
    D.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12.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
    A.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fā)展
    B.更好地提高學生成績
    C.滿足社會、家長提高升學率的需求
    D.提高每一位教師的教學水平
    13.(  )是實施美育的重要途徑,對于培養(yǎng)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塑造完美的人格,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A.環(huán)境教育
    B.歷史教育
    C.藝術教育
    D.科學教育
    14.下面選項中對美國佐治亞大學費德門提出的欣賞程序表述正確的是(  )。
    A.敘述—解釋—形式分析—評價
    B.評價—解釋—形式分析—敘述
    C.形式分析—敘述—解釋—評價
    D.敘述—形式分析—解釋—評價
    15.教學評價是教與學活動中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教學評價理解恰當?shù)氖?  )。
    A.教學評價主要有診斷、監(jiān)督、評定和篩選等功能
    B.教學評價只發(fā)生在教學活動的最后環(huán)節(jié),如期末考試
    C.教學評價是對教育現(xiàn)象和效果進行價值判斷
    D.教學評價最主要是為學生提供學習依據(jù),便于其調節(jié)進度來適應學校教學計劃
    16.按照評價主體的不同,可將教學評價分為(  )與外部評價。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定量性評價
    D.自我評價
    17.在直觀或思考的基礎上對美術作品的價值、意義、藝術成就等進行評論和判斷稱作(  )。
    A.美術表現(xiàn)
    B.美術創(chuàng)作
    C.美術批評
    D.美術行為
    18.美術課程評價的依據(jù)是(  )。
    A.美術課程標準
    B.學生作業(yè)
    C.學生造型能力的提高
    D.學生學習的興趣
    19.具有地域性特征、針對性特征、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特征、探究性和實踐性特征的課程是(  )。
    A.校本課程
    B.地方課程
    C.藝術課程
    D.美術課程
    20.現(xiàn)代教學設計是在實施教學之前,依據(jù)(  )原理為學生創(chuàng)設最優(yōu)化環(huán)境的準備過程。
    A.學習論和教學論
    B.教學目標
    C.教學實施
    D.教學設計
    21.美術教學備課的主要內容是(  )。
    A.明確定義與把握原則
    B.熟悉課標與了解學生
    C.編寫教案與設計板書
    D.鉆研教科書與確定教法
    22.在美術教學中設計安排不同的學習模式及方法,要根據(jù)學生年齡階段的認知水平和(  )。
    A.性格特點
    B.理解能力
    C.基礎能力
    D.實施能力
    23.關于美術教學設計的標準,下列選項錯誤的是(  )。
    A.教學目標多元化
    B.教學流程清晰
    C.教學步驟合理
    D.教學內容豐富
    24.美術教師設計課堂導人要注意(  )。
    A.針對性和趣味性
    B.豐富性和廣泛性
    C.新穎性和社會性
    D.啟發(fā)性和科學性
    25.下列不屬于“欣賞·評述”學習領域的內容目標的是(  )。
    A.學會從多角度欣賞與認識美術作品
    B.提高對自然美、美術作品和美術現(xiàn)象的欣賞能力
    C.感受自然美
    D.發(fā)展藝術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現(xiàn)能力
    26.王老師在《寫意花鳥畫小品》一課中親自為學生現(xiàn)場畫了一幅寫意花鳥畫,讓學生親身感受到水墨淋漓的獨特魅力。王老師在此課中運用的解決教學難點常用方法是(  )。
    A.直觀演示法
    B.溫故知新法
    C.分解組合法
    D.重點啟發(fā)法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7分,共28分)
    27.如何理解齊白石作畫主張“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并舉例進行簡要說明。
    28.根據(jù)《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簡述美術課程凸顯視覺性的具體內容。
    29.如何理解《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的“綜合·探索”學習領域?
    30.簡述開發(fā)及利用美術課程資源的意義。
    三、案例分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20分,共40分)
    31.案例:
    某老師在上風景寫生一課時,在課前引導學生自己收集風景畫,課程開始時學生一一介紹自己收集的風景畫,分別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麗;然后以小組合作的方式探究我們自己居住、生活和學習的地方,這些地方是我們沒有留意的,通過讓學生發(fā)現(xiàn)、述說、感受它的美麗,從而培養(yǎng)學生熱愛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之后根據(jù)學過的透視知識和構圖知識,學生自由選取繪畫的角度.描繪我們學校周圍的美麗風景。
    問題:該老師引導學生運用哪些學習方式?談談這些學習方式的優(yōu)點。
    32.案例:
    第一課時
    在《關注當今城市建設——城市建設開發(fā)與古建筑的保護》一堂課中,教師可根據(jù)當?shù)氐膶嶋H情況,帶領學生去實地考察當?shù)氐拿窬咏ㄖ?,或考察當?shù)氐奈奈锕袍E,或考察當?shù)氐拿耖g藝術作坊以及民間工藝品。
    考察前,可組織或引導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資料,或去圖書館查閱文獻。
    考察中,應指導學生利用攝像、攝影甚至錄音來記錄各種圖像或音響,引導學生用文字來記錄、收集各種資料。
    考察民居建筑,應從其柱頭、屋頂、瓦當、檐頭、門、臺階、結構和內部的空間分割、樣式等方面進行研究。
    考察民間繪畫,應從其內容、構圖、表現(xiàn)形式、工具材料、造型特征、色彩特征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
    考察民間工藝品,應從其種類、造型特征、裝飾特征、材料工藝特點等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疾旌?,學生可分組或個人寫一份考察報告。
    第二課時
    (1)引導階段
    ①利用多媒體演示與地區(qū)美術文化相關的圖形資料,引導學生認識本地區(qū)美術文化的成就和傳統(tǒng)。體現(xiàn)當?shù)鼐哂写硇悦佬g種類對當?shù)匕l(fā)展的影響和關系.進而鼓勵學生繼承當?shù)貎?yōu)秀美術傳統(tǒng),為當?shù)亟洕幕l(fā)展服務。
    ②適時引出地區(qū)美術種類實例,鼓勵學生在繼承地區(qū)美術文化特點的基礎上,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設計和制作。
    (2)發(fā)展階段
    ①引導學生深入分析,確認地區(qū)美術品種的功用、審美特征。以具體作品為例,分析其表現(xiàn)方法和步驟.并組織學生對確定的美術作品進行全面或局部的臨摹和制作。練習的方式可以是個人完成.也可以是學習小組的形式合作完成。
    ②以對當?shù)孛佬g文化品種的繼承及進一步開發(fā)為題進行討論。鼓勵同學們進行大膽的嘗試,進行有創(chuàng)意的構思,將當?shù)孛佬g品的藝術特征及文化內涵表現(xiàn)在自己的創(chuàng)意之中。
    (3)鞏固小結
    組織全班交流。各小組推舉出代表進行交流,談自己的做法和收獲。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自我感受和體會,鼓勵學生主動體驗與交流。
    結合案例并根據(jù)新課程標準,對“綜合·探索”學習表述自己的看法。
    四、教學設計題(本大題共1小題。共30分)
    33.請根據(jù)所提供的教材片段,設計1課時教學簡案。
    要求:(1)寫出一篇規(guī)范完整的課時教學簡案;(2)恰當設定本課時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3)合理地設計學習活動和作業(yè)要求;(4)設計至少三個課堂提問;(5)對教案中的主要環(huán)節(jié)作出設計說明。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