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第三十二章原文及譯文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編輯為您整理的《中庸》第三十二章原文及譯文,供您參考,更多國學經(jīng)典請點擊國學頻道(https://www.liuxue86.com/guoxue/)查看。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誠,為能經(jīng)綸天下之大經(jīng),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
    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
    茍不固聰明圣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譯文
    只有對天下百姓的真誠,才能成為治理天下的崇高典范,才能樹立天下的根本法則,掌握天地化育萬物的深刻道理,這需要什么依靠呢!
    他的仁心那樣誠摯,他的思慮像潭水那樣幽深,他的美德像蒼天那樣廣闊。
    如果不真是聰明智慧,通達天賦美德的人,還有誰能知道天下地地道道的真誠呢?
    注釋
    (1)經(jīng)綸:原指在用蠶絲紡織以前整理絲縷。這里引申為治理國家大事,創(chuàng)制天下的法規(guī)。經(jīng),紡織的經(jīng)線,引申為常道)法規(guī)。
    (2)大本:根本大德。本,根本。
    (3)肫肫:與“忳忳”同,誠摯的樣子。鄭玄注:“肫肫,讀如‘海爾忳忳’之‘忳’。忳,懇誠貌也?!?BR>    (4)淵淵其淵:意為圣人的思慮如潭水一般幽深。淵淵,水深?!肚f子·知北游》:“淵淵乎其若海?!?BR>    (5)浩浩其天:圣人的美德如蒼天一般廣闊。浩浩,原指水盛大的樣子?!渡袝虻洹罚骸皽珳樗礁睿幨帒焉较辶?,浩浩滔天?!币暌鉃閺V闊?!对娊?jīng)·小雅·雨無正》:“浩浩昊天。”這里浩浩引申為廣闊。
    (6)固:實在)真實。
    (7)達天德者:通達天賦美德的人。達,通達,通貫。
    (8)其孰能知之:之,代詞。指文中首句中“天下至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