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2《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案

字號:

高中政治必修2《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民族概況、懂得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理解我國新型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及其相互關系以及如何鞏固新型的民族關系。
    (二)能力目標:我國 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fā),適合我國國情,培養(yǎng)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觀察問題,認識問題,評價 問題,從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培養(yǎng)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逐步自覺地承擔起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的使命。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要求學生按照學案內容自主學習,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分別搜集與本課相關的事例,課堂成果展示,師生共同對疑難問題進行探究。
    【情景引入】
    播放歌曲《愛我中華》,聽了歌曲之后你有何感想?
    (多媒體播放歌曲,屏幕展示各少數民族圖片)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總結: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 民族國家,正如歌曲中唱到的一樣,56個星座56枝花,56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中,各族人民情同手足,休 戚與共,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親緣關系,那么,為什么世界上有些國家因民族問題而分裂和解體,而我國卻長期保持民族關系健康發(fā)展呢?這與我們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和基本政策的正確性是分不開的,今天我們首先來共同探究我國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
    【新課教學】
    關于這一課內容,同學們在課前已經進行了探究 ,下面請第一小組展示一下小組研究的結果。
    思考:有人說:“漢族人口占了我國人口的絕大多數,所以我們的祖國是漢族人的祖國”
    探究:利用歷史課已學習的知識,結合教材,說明我們偉大的祖國是各族人民共同締造的?
    我國民族概況(教師補充展示各民族如藏族、蒙古族、維吾爾族等在歷史上的發(fā)展情況)
    教師總結:1、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那么在長期的民族融和中形成了什么樣的民族關系呢?
    思考: 關于我國各民族的關系如何,兩個同學展開了爭論。A同學說:我國歷史上,多民族長期共存,其民族關系沒有變化。B同學說:不對吧,歷史在發(fā)展,現在的民族關系跟以前應該有所不同吧。 你怎么看待?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補充展示圖片:舊社會、新社會民族關系對比)
    2、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
    教師總結: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具體的民族關系是不同的,
    (1)舊社會:剝削與被剝削(2)新社會:平等、團結、互助
    那么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怎樣 形成的呢(得益于我國實行了正確的民族原則)
    下面請第二小組展示表現各民族平等的實例
    (教師補充材料)展示圖片:參加全國人大少數民族代表、國家領導人接見少數民族代表
    展示一組數字:在我國漢族人口占91 .99%,少數民族占8.01%,而漢族人大代表85.64% ,少數民族人大代表14.36%。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歸納總結:體現各民族都是國家的主人,各民族平等地參加國家和民族事務的管理。
    思考:1、猶太民族是最優(yōu)秀的民族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
    2、在我國,堅持民族平等原則與對少數民族地區(qū)經濟、文化和社會發(fā)展采取特殊支持和幫助是否矛盾?
    學生討論、發(fā)言;教師總結、歸納
    3、民族原則
    (1)民族平等 A、含義: B、原因:
    下面請第三小組展示搜集的各民族團結的事例(從正、反兩個方面論證)
    (教師補充)播放視頻片斷1、沙特希望麥加會談能實現巴勒 斯坦民族和解
    播放視頻片斷2、伊拉克 民族和解大會呼吁結束暴力
    探究:上述兩則事例共同說明什么問題,這一現象對我們有何啟示?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歸納總結:以上事例說明了一些國家因為民族問題而戰(zhàn)火不斷,民不聊生,所以人們渴望和平,需要各民族團結,民族團結與一個國家的前途命運息息相關,沒有民族團結,就沒有國家的安定,那么國家也就不能集中力量搞建設,各民族也就失去了依靠而難以發(fā)展,所以只有加強民族團結才能實現社會的穩(wěn)定,經濟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
    學生歸納:
    (2)民族團結 A、含義: B、原因:
    下面請第四小組搜集關于各民族共同繁榮的事例
    教師補充資料:
    材料一:《中國西藏新聞網 》公布的西藏自治區(qū)統(tǒng)計局統(tǒng)計的有關情況
    材料二:目前少數民族有小學十多萬所,學生入學率達到97%。普通中學有一萬多所,中等專業(yè)學校六百多所,高等院校一百多所。
    以上材料共同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總結:我國少數民族的經濟和各項事業(yè)有了很大的發(fā)展。我國在處理民族關系時實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原則。
    探究:運用已學過的有關知識,探究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fā)的意義?
    學生分組討論,小組選出代表發(fā)言
    教師點評:西部大開發(fā)實際上就是民族地區(qū)大開發(fā),因為民族自治區(qū)和多民族省份一般都在西部,構成了西部大開發(fā)的區(qū)域主體,積極實施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就是要加快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縮小東西部地區(qū)的差距,有利于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也帶動了整個社會現代化進程。
    學生歸納出:
    (3)各民族共同繁榮
    A、含義: B、原因:
    思考:民族平等、民族團結、民族共同繁榮三 原則的內在聯系
    下面我們請同學們分析下面的材料說明什么政治生活道理?
    材料一:40多年來,西藏歷屆自治區(qū)人大代表共提出7000多件議案,先后選舉和任免了1000多名國家工作人員。目前,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在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中占87.5%,在自治區(qū)人大常委會中占69.23%,在自治區(qū)、地、縣三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中占77.97%.
    材料二:在國家第十個五年計劃期間,中央政府對西藏投資312億元,建設117個項目,并給予財政補貼379億元。全國各地支援西藏建設項目71個,資金投入10.62億元。在國家系列優(yōu)惠政策下,2009年,西藏國內生產總值達250.4億元,人民生活得到了極大改善。
    上述材料體現了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 哪些基本原則?試作簡要分析說明。
    學生討論、分析
    教師總結、點評:
    為了真正做到“56組兄弟姐妹是一家,作為青年學生應如何對待民族關系呢?
    首先同學們閱讀教材78頁內容,了解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建立的原因并思考78頁探究問題
    學生結合教材概括、分組討論、發(fā)言
    二、珍惜、鞏固、發(fā)展社會 主義民族關系
    1、為什么我國能真正建立新型的民族關系
    學生討論、分析
    教師總結:主要有國家性質、民族原則、團結統(tǒng)一、法律保障
    2、怎樣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探究一:對少數民族特有的 風俗習慣,作為漢族學生,你應該抱怎樣的態(tài)度?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點評:應尊重各少數民族的風俗習慣,這是貫徹民族平等原則的體現,它有利于消除歷史遺留下 的民族隔閡,增強民族團結。
    探究二:如果有人片面強調民族特點,忽視國家整體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糾紛,作為少數民族學生,你會怎么做?
    學生討論、發(fā)言
    教師點評:應批評這種不利于民族團結,不利于社會穩(wěn)定的思想行為,對制造民族糾紛的現象要抵制,并團結周圍群眾與之斗爭。
    教師結論:從思想上、在行動上把鞏固和發(fā)展社會主義付諸行動。
    高中政治必修2《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締造了偉大的祖國
    2、理解我國新型的民族關系,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
    (二)能力目標
    1、 我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原則,堅持了從實際出發(fā),適合我國國情。讓學生嘗試用歷史的、辨證的眼光觀察、評價問題,提高學生的比較、鑒別能力。
    2、 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歷史、地理知識,深入學習本課。培養(yǎng)學生善于將不同學科知識綜合起來,不斷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尊重不同民族風俗習慣,與不同民族團結友愛、和睦相處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
    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及相互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我們經常從報刊、電視中看到一些國家和地區(qū)因民族問題引發(fā)的沖突,甚至戰(zhàn)爭,導致社會混亂、人民流離失所,不得安生。這說明正確處理民族關系,對于維護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社會穩(wěn)定等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國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更應該重視民族問題。
    (二)進行新課
    一、 雪域高原的歷史性跨越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4頁材料,并思考所提問題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新中國成立后,西藏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人民當家做了主人,在國家和各族人民的幫助下,西藏實現了歷史性跨越。
    這表明,我國作為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各族人民共同創(chuàng)造了偉大祖國的燦爛文明,維護了國家的獨立和尊嚴,在正確的民族原則和民族政策指導下,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二、我國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5頁內容,思考我國的民族狀況、民族關系是怎么樣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1、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
    任何國家都是由一定的民族組成的。我國有56個民族,除漢族外,其他55個民族,由于人口較少,習慣上被稱為少數民族。我國所有民族統(tǒng)稱為中華民族。我國是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這是我國重要的國情之一。
    2、我國民族關系的根本性變化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民族陸續(xù)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鏟除了民族壓迫和民族歧視的階級根源,逐步形成了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我國的民族關系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但由于歷史形成和遺留下來的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等發(fā)展不平衡所造成的差距,卻依然存在,且不可能在短期內消除。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6-77頁內容,思考我國新型民族關系是怎么樣形成的?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首先是因為我國實行了正確地民族原則
    3、處理民族問題的基本原則
    (1)民族平等
    依據:憲法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我國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發(fā)展程度上的區(qū)別,絕無高低優(yōu)劣之分。各族人民都為祖國文明作出了貢獻,都是國家的主人。
    含義: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等方面的權利,平等的履行應盡的義務。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6頁圖表,思考圖表內容說明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各民族具有同等的地位,都依法平等的享有政治權利
    堅持民族平等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首要原則。為體現這一原則的要求,歷屆全國人大都有少數民族代表參加,少數民族代表占代表總數的比例,都高于同期少數民族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例。
    (2)民族團結
    含義:是指各族人民和睦相處、友好往來、互相合作、共同奮斗,誰也離不開誰的大團結局面。
    重要性:民族的團結和凝聚力,是衡量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指標之一,是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是經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的保證,是國家統(tǒng)一的基礎。
    (3)各民族共同繁榮
    含義:在民族平等、民族團結的前提下,實現各民族共同發(fā)展、共同富裕、共同繁榮。
    重要性:各民族共同繁榮是社會主義本質決定的,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是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根本原則。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7頁“相關鏈接”,思考材料說明什么?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教師點評:說明堅持各民族共同繁榮,積極實施西部開發(fā)戰(zhàn)略,促進了民族經濟發(fā)展,也帶動了整個社會現代化進程。
    (4)民族原則之間的關系
    三者互相聯系、不可分割。民族平等是實現民族團結的政治基礎,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是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前提條件,各民族共同繁榮特別是經濟發(fā)展,是實現民族平等和民族團結的物質保證。
    二、鞏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閱讀教材78頁內容,思考分析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建立的原因以及如何鞏固、發(fā)展這種民族關系?
    學生活動:積極思考并討論問題
    1、我國新型民族關系建立的原因
    (1)國家性質決定: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性質決定了,各族人民都是國家的主人,這是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前提條件。
    (2)我國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處理民族關系。
    (3)我國憲法和法律為平等、團結、互助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4)團結統(tǒng)一是中華民族代代傳乘的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
    2、如何鞏固發(fā)展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
    (1)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了法律保障。
    (2)堅持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共同繁榮的基本原則,堅持和完善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為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提供制度保障。
    (3)弘揚團結統(tǒng)一的民族精神,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同各種危害民族關系思想和行為作斗爭。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jié)內容主要講述了我國的民族狀況、社會主義新型的民族關系,以及我國政府處理民族問題基本原則。要從中體會處理好民族問題的重要性和意義。
    課余作業(yè)
    分組討論我國各民族在共同創(chuàng)建社會主義祖國,發(fā)展社會主義經濟文化事業(yè)等方面的作用,理解我國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形成原因及意義。
    課后小結
    學了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板書
    處理民族關系的原則:平等、團結、共同繁榮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案 | 高一政治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