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就是指暑去涼來,意味著秋天的開始。到了立秋,梧桐樹開始落葉,因此有“落葉知秋”的成語。秋季是天氣由熱轉涼,再由涼轉寒的過渡性季節(jié),立秋是秋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以下是出國留學網編輯為您整理的立秋風俗,供您參考,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https://www.liuxue86.com)查看。
立秋風俗
立秋三候
立夏有三候,立秋同樣也有三候。
我國古代將立秋分為三候:
“一候涼風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蟬鳴?!?BR> 涼風至:刮風時人們會感覺到涼爽,此時的風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熱風。
白露降:大地上早晨會有霧氣產生。
寒蟬鳴:秋天感陰而鳴的寒蟬也開始鳴叫。
立秋習俗
那么立秋這天又有哪些風俗習慣呢?
啃秋
很多地方都有“啃秋”的習俗,在安徽皖南等地區(qū)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啃秋”,據說可以不生秋痱子。此外,人們相信立秋時吃瓜可免除冬天和來春的腹瀉。
啃秋的習俗,城里人在立秋當日買個西瓜回家,全家圍著啃,就是啃秋了。而農人的啃秋則豪放得多。他們在瓜棚里,在樹蔭下,三五成群,席地而坐,抱著紅瓤西瓜啃??星锸惆l(fā)的,實際上是一種豐收的喜悅,寓意著五谷豐登。
搶秋膘
沈陽立秋當然要“搶秋膘”包餃子(吃黃瓜會越來越瘦,吃茄子會越來越胖)。在東北有句俗語:坐子不如躺著,好吃不如餃子。立秋一般是吃餃子或者包子,習慣叫“搶秋膘”。我搶你碗里的一個餃子,秋天就能體格健壯,補上夏天流掉的油水。
吃“渣”
山東萊西地區(qū)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并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秋天是胃腸道疾病的高發(fā)期,很多地區(qū)的民俗帶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的寓意。四川、山東是這一類民俗的典型代表。
夏去秋來,金菊開,雁徘徊,秋風秋雨來。天高云白,煩惱埋,登高臺,秋思秋情懷。日子飛快,立秋來,祝福在,秋信秋語愿你日子精彩,快樂開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