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傳人物結(jié)局 《悟空傳》書評

字號:


    在夜幕垂下前終于把《悟空傳》看完,放下零亂的思緒,推開陽臺的門,狂風(fēng)撲面而來,校道上的喧鬧早被風(fēng)聲淹沒,椰王樹也在扭動,自由肆意的感覺縈繞心頭,一時暢快無比;雖然傳說已經(jīng)完結(jié),但總覺得,那個屬于唐僧四師徒的故事還沒有完,那顆追求夢想的種子,早已隨著浩瀚的網(wǎng)絡(luò)飛翔,撒到眾多讀者的心中。
    相信大部分人年少時讀過吳承恩的《西游記》,現(xiàn)在不知還有多少人記得當(dāng)初的四師徒,還有多少人想起他們西天取經(jīng)的酸甜苦辣,十余載過去了,很多夢境被歲月塵封,很多故事時光沖淡,很多秘密被歷史掩埋,人們都以為,經(jīng)已取到,書已讀完,事情就此終結(jié),但此時《悟空傳》來了,為我們掀開這神話的一角,去了解西游背后那些關(guān)于熱血、辛酸、深愛的故事
    “西游”到底講的是什么?
    難道是四師徒一路上殺妖除魔的童話故事?
    或者說是贊揚了他們不怕困難奮發(fā)向上的精神?
    更或者說是他們在完成靈魂的救贖?
    《悟空傳》為我們做出了當(dāng)代的回答,該書應(yīng)作者的感慨而生,應(yīng)青春期的反叛而生,它撕毀了權(quán)威的畫皮,所以注定得不到傳統(tǒng)的喜愛,只能在網(wǎng)絡(luò)中悄悄流傳,但它所達到的成就,是那些裝腔作勢的“磚家”不能否認(rèn)的,它對人性的歌頌對自由的贊美,也是一般的作品難以企及的。
    關(guān)于四師徒
    我修行與別人修行不一樣,他們修小乘,我修大乘,他們修虛空,我修圓滿
    ——唐僧
    求饒的凡夫俗子,和點破蒼穹的神佛,都是同一個人,他就是金蟬子。
    何為圓滿,圓滿是人生最全面的體驗,而人生體驗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生老病死,,喜怒哀樂”。唐僧是神佛,他可以用卓越的智慧點破蒼生,劃開迷霧;同時唐僧是凡人,他也覺得美女好看,也怕死,也有自己的喜怒哀樂。因為他的想法背叛了如來的來生說法,所以被天界嫉恨而遭流放。但他覺得神要比人更可憐,蒼生有劫難,但神無靈魂,縱有壽比南山,但千萬年的光陰從指間流過,波瀾不驚,沒有留下值得回憶和深刻的東西,日復(fù)一日的工作繁瑣,從不改變的等級森嚴(yán),看不見未來更沒有希望,這是最溫柔也是最殘酷的囚禁。
    我要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這眾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諸佛,都煙消云散!
    ——孫悟空
    《悟空傳》里的孫悟空,真是一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角色,愛他的執(zhí)著,愛他對自由,對生命放肆的追求,還記得他單挑天庭的畫面:
    “孫悟空靠在一棵焦樹上,靜靜的等著?!?BR>    等到那一剎,黑暗的天空突然被一道巨大的閃電劃開。
    孫悟空一躍而起,將金箍棒直指向蒼穹。
    ‘來吧!’
    那一刻被電光照亮的他的身姿,千萬年后仍凝固在傳說之中?! ?BR>    愛他那種哪怕是犧牲所有,也要喊出自己的最強音的熱血澎湃,曾幾何時,我們的民族也是那么地堅韌和不屈,當(dāng)巴黎和會失敗的時候,當(dāng)北洋政府賣國的時候,當(dāng)日軍大舉南下的時候,無數(shù)的學(xué)生,軍人站起來,用他們的激情和鮮血,挺起了國人的脊梁!
    恨孫悟空,也是恨他的執(zhí)著,他就像一只想翱翔蒼穹的風(fēng)箏,卻總有一根凡塵的線拉扯著他,當(dāng)初在龍宮他嘴硬叫囂:“一片癡心?哼,老孫最恨的就是一片癡心,不知誤了多少人性命,偏要一個個打醒!”就是因為你孫悟空受盡癡心之苦,切膚之痛,所以不忍要打醒他人;既然記憶那么痛苦,還不如忘卻,哪怕是做那岸邊蒲公英,一枯一榮,隨風(fēng)搖擺,自由飛翔,也好過千年的刻骨銘心。塵緣易結(jié)難解,昔時情,今日意,五百載的春去秋來,十萬里的煉獄分離,卻仍逃不過,忘不掉那瞬間回眸,獨自憑欄,情懷幾許,似那浩浩春水,東流不止。
    當(dāng)?shù)谝惶煸铝灵_始升上天空的時候,天篷就在看著這一切了,他看著她收取天地間的無數(shù)微塵,一粒粒精選出銀色的顆粒,那是五億億萬粒里才會有一粒的,她直耐心的仔細(xì)的這樣一粒粒挑著,天篷就在旁邊看著,她做事時不準(zhǔn)天篷說話,怕會吹走了沙粒,于是天篷就不說話,當(dāng)有星際間匆匆的旅者呼嘯而過起,天篷還舉起他的寬大翅膀幫她遮擋風(fēng)和雜塵。她一直做了八十萬年,天篷就默默在旁邊奪候了八十萬年,八十萬年他與她沒說一句話,甚至她也不抬頭看他,只關(guān)注她的沙堆,可天篷還是覺得很幸福,有個人可讓他默默的注視,有個人需要他的幫助,哪怕幾千年才用的上一次,比起以前一個人在沒有光的天河里孤獨的生活,是多么的好啊。
    ——天蓬(八戒)和月
    倔強的天蓬,也是一個不愿意忘記前世的人,做一頭豬多安逸,不知道真相就不用痛苦和思念,但是,他不愿意做豬,于是,便有了西天取經(jīng)的苦難。天蓬和月的愛情,感覺有點柏拉圖的味道,八十萬年的守候,只為在你身邊看著你的一舉一動;不過相比起悟空那種搏殺性的追求,天蓬的故事顯得相當(dāng)溫情,雖然遙遠(yuǎn),但是相知,有這么一段描寫,天蓬悲傷失落的時候,“那天上,有一輪那么藍(lán)的月亮。滿天的銀河,把光輝靜靜照在一只哭泣的豬身上。”
    咋看幽美的月光照在一只豬身上是多么荒誕可笑,但是無論天蓬變成怎么樣,美麗的月,還是愿意一如既往,就像當(dāng)初八十萬年天蓬對她的等待一樣,即使不能靠近,也要用自己的光芒溫柔地,永遠(yuǎn)地照耀著他。天蓬,月,紫霞,悟空,唐僧,白馬,這些都是天界的另類,天蓬和月算是最幸福的一對,當(dāng)一切都湮滅的時候,他們最終在一起了,哪怕是最后一次牽手,最后一次吻別。
    他沖到太上老君的腳下,“麻煩你,麻煩你把腳抬一抬……”他舉起一樣細(xì)小的誰也看不清的東西,“我找到了,我終于找到了!哈哈哈哈,最后一片!最后一片哪!哈哈哈哈……”他顫抖著把琉璃盞捧到了王母面前。
    王母接過盞,歪著頭看了看:“我要這東西還有什么用呢?”
    她一松手,那盞墜下,重新摔成粉末。
     “不——!”沙僧就那樣看著那五百年凝聚修復(fù)的盞在一瞬間重新美麗綻開。
    ——沙悟凈
    沙悟凈在《悟空傳》里面只是一個跑龍?zhí)椎?,?dāng)初為了保衛(wèi)王母,隨手扔出一個琉璃盞擋孫悟空,沒想到光出力不討好,天庭竟然將他以摔碎琉璃盞治罪打下凡間,他自此變成了西游的臥底。我個人覺得作者這個人物塑造得非常微妙,從一個側(cè)面,勾畫了天庭的昏庸和壓抑,只是一個琉璃盞而已,也許在王母面前不值一提,但對于小人物沙悟凈來說,卻如生命般寶貴,當(dāng)琉璃盞被王母摔碎時,神仙偽善的畫皮昭然若揭,沙悟凈頓時也明白了,他狂笑,他大吼,他的生命,他的西游,他的贖罪,在這些天庭貴人面前,就像那個琉璃盞一樣不值一提,當(dāng)初之所以要懲罰他,是因為由他打碎而不是由王母,就像書中所說,五百年的光陰,只是一個騙局,他從來都是一只螻蟻,任由天庭宰割。
    關(guān)于結(jié)局
    悟空紫霞走了,天蓬和月湮滅在火焰中了,唐僧也走了,沙悟凈癲狂了,白龍降雨被抓了,一切一切,又好像回到了從前的太平,不過,濕潤的雨水澆灌了花果山,種子已經(jīng)播下,靜等發(fā)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