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演講稿《常懷仁愛之心》

字號:

常懷仁愛之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常懷仁愛之心》。
    “仁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世人代代相傳的為人典范。
    孟子認為人生來就擁有一顆仁愛之心,做人需要保有不變的仁愛之心;孔子則認為“仁有三義,一曰仁者愛人;二曰克己復(fù)禮為仁;三曰君子之仁。”也就是說做一個仁者,要博愛他人,不論老幼貴賤,要尊敬師長,更要行君子之仁。
    同學們,你愛自己嗎?當你取得暫時的成功時,是否因此而沾沾自喜、自以為是?當遭遇偶爾的失利或者生活上的不順時,是否不斷埋怨自己、一味的強迫自己呢?……如果是,請你學會愛惜自己。因為,過于自負和過于自責的人都容易忽視他人的感受,既不利于自身成長,又會對他人造成傷害。有的人對自己要求很高,遇到挫折極易發(fā)怒,通過向身邊人發(fā)脾氣,摔打東西或是傷害自己來表示對自己的不滿。其實,懂得愛惜自己的人,完全可以把“向身邊人發(fā)脾氣”變成向親人或朋友傾訴,請他們幫助自己分析現(xiàn)在的過錯,計劃好未來。如果不想對別人說,也可以選擇寫日記,有很多的煩惱寫出來,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小事一樁。
    同學們,你愛身邊人嗎?我們在愛的包圍中長大,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真正體會到身邊的愛?能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呢?大家不妨問問自己,可曾仔細看過父母為你洗衣做飯的雙手,可曾認真瞧過老師不厭其煩回答你問題的臉,又可曾留意過同學因為你的感謝而生的微笑,又或者是因為你的魯莽而產(chǎn)生的憤怒?我們不能以分數(shù)為借口,而忽視一個“人”的本分,欲成功必先成人。
    同學們,從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也能體現(xiàn)你的仁愛之心!愛護我們校園的一草一木;愛護我們班級共同的榮譽,愛護我們李小的集體形象,愛護我們經(jīng)過的每一寸土地,愛護我們呼吸的每一口新鮮空氣……
    同學們,常懷一顆仁愛之心,言行有禮,打造更加文明的校園,保持文明的校風,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祥和,充滿快樂,學業(yè)天天向上!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常懷一顆仁愛心(小學生演講稿)
    同學們,我今天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常懷一顆仁愛心。
    同學們,古人有云“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務(wù)本”就是學會做人,學會做一個有仁愛之心的人。
    “仁愛”的體現(xiàn),主要在于同學們?nèi)粘I钪械囊慌e一動,一言一行!我們大家都學習過《小學生禮儀常規(guī)》。同學們,禮儀是“仁愛”精神的重要體現(xiàn),是大家展現(xiàn)出來的一種思想情感。仁愛不僅僅是一種高尚的思想情感,仁愛是需要行動的。“人之初,性本善”,我相信,我們每個人都具有一顆仁愛之心,都是求上進的,重要的是把這種仁愛,這種上進心落實到具體的行為之上,這就要求大家,要愛自己,愛惜自己的身體,愛清潔,講衛(wèi)生,注意自己形象,不吵架、打架,不以大欺小,關(guān)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尊敬家長、老師和長輩。愛學校,遵守紀律,努力學習。愛環(huán)境,愛護公物,保持整潔,不亂丟亂扔。也就是說,我們在自愛的同時,還要知道愛周圍的人, 用實際行動去愛我們的同學,愛我們的班集體,愛我們的學校榮譽。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時時刻刻,事事處處,懷“仁愛”心,做“仁愛”事。做到心里念著“仁愛”,行動體現(xiàn)“仁愛”!
    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小編精心推薦
    小學生演講稿 | 感恩演講稿 | 學習演講稿 | 學雷鋒演講稿
    
    小編精心推薦
    小學生演講稿 | 感恩演講稿 | 學習演講稿 | 學雷鋒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