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白鱀豚被宣布為功能性滅絕,我們不能讓江豚重蹈白鱀豚從長江滅亡的覆轍。”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長徐旭東等10名住鄂全國政協(xié)委員向全國政協(xié)十二屆五次會議提交聯(lián)名提案,建議把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據(jù)86留學網(wǎng)獲悉,長江江豚是長江流域僅剩的淡水豚類,在地球上已生存2500萬年,被譽為長江生態(tài)的“活化石”和“水中大熊貓”,是世界自然基金會確定的13個全球旗艦物種之一。
資料圖 11月10日,安徽安慶,研究人員為長江江豚澆水。中新社記者 張婭子 攝
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江豚的群數(shù)量正逐年衰減。據(jù)2012年全長江淡水豚考察估算,長江江豚僅余1000頭左右,種群數(shù)量以平均每年13.7%的速率下降。中科院水生所通過模型預測認為,如果不采取及時有效保護措施,長江江豚自然種群最快可能在10年后消失。
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為保護長江江豚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未能有效阻止江豚種群數(shù)量迅速下滑的態(tài)勢。
“這其中的原因很復雜,但可以肯定的是,江豚保護的法律地位過低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原因。”該聯(lián)名提案的第一提案人徐旭東認為,目前江豚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實已達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標準,應重新審視江豚保護工作,出臺保護舉措。
“把江豚由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上升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應當成為江豚保護新舉措的第一選項。”徐旭東等住鄂全國政協(xié)委員建議國務院,盡快批準長江江豚的保護等級從目前的國家二級升級為一級,同時頒布“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并將此作為長江大保護優(yōu)先生態(tài)保護行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