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計算能力

字號:

如何培養(yǎng)孩子的計算能力
    由于計算工具的逐步普及,社會生活對計算技能的要求正在逐步降低,小學教材對計算能力要求也有所調(diào)低了。但計算教學的過程是一個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過程,計算能力的提高,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那么我們應如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呢?
    一、加強學生對算法和算理的理解
    要使學生會算就必須使學生明確怎樣算,也就是加強法則和算理的掌握?!墩n標》指:“教學時應通過解決問題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感,增進對運算意義的理解。”因此,在教學時,應結合實際問題理解算理,指導學生掌握計算方法。算法多樣化是數(shù)學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是實踐的一個難點。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思維多樣化,鼓勵學生個性化的解決問題,追求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是以學生的發(fā)展和提高為基本目標的。只有讓學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逐步優(yōu)化算法。如教學北師大版三年級下冊《電影院》時讓學生分析題目列出式子26×21。兩位數(shù)的乘法已經(jīng)學過,本題只是多了進位,為此在教學時我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并在小組中交流計算方法。學生匯報情況:
    ①26×21=26×7×3=182×3=546
    ②26×20=520 26×1=26 520+26=546
    ③20×21=460 6×21=126 420+126=546
    ④豎式計算
    26
    ×21
    ————
    26
    52
    ————
    546
    接著對比算法、優(yōu)化算法,這些算法之間有什么聯(lián)系?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學們注意的?讓學生獨立思考這些問題后進行小組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在這樣的教學過程中,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分析和選擇的過程,讓學生在與同伴交流算法的過程中學會選擇適合自己的算法,優(yōu)化的主體是學生,優(yōu)化的結果不是一種答案。
    二、加強學生口算訓練
    在四則運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筆算。口算是筆算的基礎,筆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準確和熟練程度的制約。因此,要加強口算的教學和訓練,切實打牢計算基礎。要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形成一定的口算技能,關鍵是要持之以恒,堅持訓練。為此,我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加強學生的口算訓練。
    1、利用課前兩分鐘進行口算訓練。我在教學時讓學生課前輪流出12題口算題,出得好的評為“口算明星”。由于學生的程度不一樣,出題的類型也各式各樣,又因為題目是學生自己出的,學生做題的積極性較高,課堂氣氛活躍。最后用開火車進行反饋。
    2、利用“口算游戲”加強口算訓練。三個學生一組,一個學生出題、一個學生說出得數(shù)、還有一個學生當裁判并用自己喜歡的統(tǒng)計方法進行統(tǒng)計比賽的勝負情況。這樣的游戲不僅使學生樂學、愛學,還把游戲帶到課外與同學一起做,帶到家里與爸爸、媽媽一起做。
    三、重視培養(yǎng)學生估算能力
    估算是保證計算準確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提高計算能力的重要手段。系統(tǒng)計算前進行估算,可估計出的數(shù)的大致取值范圍,為計算的準確性創(chuàng)造條件。如:教學《整理書包》先出示主題圖一個書架有12層,每層14本,150本書放得下嗎?先讓學生獨立估算,集體反饋。①、14×10=140(本)②、15×10=150(本)當然估算只能發(fā)現(xiàn)計算中的明顯錯誤,并不能代替計算和驗算,只有把估算、計算、檢驗相結合,才能保證計算的正確、迅速、全面提高學生的計算水平和能力。所以接著讓學生求出這個書架能放多少本書?并與估算結果進行對比、驗證。
    又如:教學北師大版四年級上冊《體育場》時,出示教學掛圖讓學生估計一下有多少觀眾?多數(shù)學生看到題目覺得十分困難,“老師,密密麻麻的人我們怎么估計呀?”學生顯得無從下手。為此,我在教學是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充分發(fā)揮有升的帶動作用,讓他們在小組中說說自己的估算方法,估算的結果數(shù)據(jù),再由小組派代表反饋交流結果。
    生1:從圖中看出每小塊看臺大約有50個座位,這個體育場可能有30個看臺,大約有1500個座位。
    生2:體育場的每一排座位數(shù)大約是200人,估計這個體育場有20排,大約共4000個座位。
    生3:把體育場分東、西、南、北四個方位,每個方位大約坐1000人,4個方為大約坐4000人。……
    這些估算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所在教學適應予以肯定和表揚,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在這樣估算方法的學習探究眾位學生檢驗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及進一步學習三位數(shù)乘兩位數(shù)提供基礎,同時促進學生判斷、推理等多向性思維的發(fā)展。
    四、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辞暹\算符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防止計算錯誤、提高計算水平的主要途徑和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習慣??辞暹\算符號,看清數(shù)字,弄清運算順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養(yǎng)認真演算的習慣。在四則運算中,要訓練學生沉著、冷靜的學習態(tài)度。碰到數(shù)字大、步驟多的計算試題時,要做到不急躁、冷靜思考、細心計算。即便是簡單的計算題也要細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時,要求書寫整潔,格式規(guī)范,方法合理。
    3、培養(yǎng)學生耐心檢驗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計算時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確是不太可能的。為此,在教學時還應教育學生養(yǎng)成計算后認真檢查演算的好習慣,把檢驗當做計算題不可缺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檢驗時要做到耐心細致,逐步檢查:一查數(shù)字及預算符號是否抄錯。二查計算過程、計算結果是否有誤。同時要結合教學內(nèi)容教給學生合適的驗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換加數(shù)乘數(shù)等驗算方法。
    總之,要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需要平時持之以恒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