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電子空間站》教案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電子空間站》教案,歡迎大家瀏覽查看。更多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電子空間站》教案一
    教學內容:
    1,認識電聲樂器,了解其發(fā)聲原理。
    2,欣賞:《西班牙斗牛舞曲》、《絲綢之路》主題音樂、、《橄欖樹》。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音樂材料、音響,初步認識常見的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
    2,感受與鑒賞電子琴、電聲樂隊所演奏的樂曲,擴大藝術視野。
    3,對《西班牙斗牛舞曲》《絲綢之路》《橄欖樹》等作品有一個基本了解。
    教學重點:
    通過各種音樂或音響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電子音樂,擴大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不同音樂類別的了解。
    教學難點:
    音樂材料比較新,教師如何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完成教學任務是本單元的難點。
    教學用具:
    多媒體教學設備、PPT課件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師:你們都喜歡哪種樂器?(學生回答)
    同學們說的大多是通過物理發(fā)音的常規(guī)樂器,這節(jié)課我要和同學們一起走進電子空間站,了解借助電能發(fā)音的電聲樂器。
    2,展示學習目標
    二、介紹電聲樂器。
    多媒體顯示各種樂器的圖像、聲音并做相應的介紹。
    1,電聲吉他:電子樂器?,F(xiàn)代流行音樂中經常使用的撥弦樂器。
    2,電聲貝司:電子樂器。現(xiàn)代流行音樂中經常使用的低音撥弦樂器。
    3,電吉他和電貝司有什么區(qū)別?
    三、電子琴:電子樂器。用電子元件來發(fā)聲,能模仿各種各樣的聲音,并帶有多種自動功能。
    1,欣賞電子琴曲 <西班牙斗牛舞》。
    師:在這些電聲樂器中,電子琴以它的豐富音色、變化多端的自動伴奏系統(tǒng)列居首位。
    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電子琴獨奏曲。
    《西班牙斗牛舞》在欣賞的同時,請同學們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顯示:
    1, 這首樂曲表現(xiàn)了什么內?
    2,有幾種典型節(jié)奏型?
    3,師生一起完整欣賞電子琴曲《西班牙斗牛舞》并回答問題
    四、介紹電子合成器。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出現(xiàn)了更高級的電子音樂設備——電子合成器。電子合成器 又稱電子音樂合成器,是由電子設備代替樂隊進行演奏和進行編曲的一種電子化設備。 電子琴和電子合成器有什么區(qū)別? 欣賞《絲綢之路》主題音樂。
    讓學生說說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介紹《絲綢之路》創(chuàng)作背景。
    視唱曲譜。
    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欣賞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創(chuàng)作的電子合成器演奏的《絲綢之路》主題音樂。
    五、《橄欖樹》。
    師:電聲樂隊既可獨立演奏各種各樣的樂曲,也常常為歌曲伴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電聲樂隊伴奏的歌曲《橄欖樹》。
    介紹《橄欖樹》的創(chuàng)作背景。
    播放張楚生演唱的《橄欖樹》。學生跟唱歌曲。
    讓學生結合歌詞,說說樂曲所表達的基本情感。
    六、拓展
    你知道多少電聲樂隊的名字?(一 一展示)
    你知道多少電聲樂隊中吉他手、貝司手、鼓手的名字?
    七、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
    師:今天,我們認識了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懂得它能使音樂色彩更加獨特,更加豐富。課后請同學們收集用電聲樂器演奏或伴奏的錄音資料。下節(jié)課帶來和同學們交流。
    八、以零點樂隊的歌曲《相信自己》結束本課的教學內容。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我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以感受和鑒賞美為核心,從情感人手,介紹電聲 音樂,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出發(fā)點,將知識、技能有機地結合在 一起,從而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
    整個教學活動設計,以學生的搜集、查閱資料、回答、實踐等活動為主線,教師給予引導。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上學生興趣盎然,積極回答問題, 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出乎意料。 另一方面通過教師的引導,
    本節(jié)課達到了讓學生初步認識常見電聲樂器及感受和鑒賞音樂的教學目標, 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從這個角度說, 這節(jié)課是成功的一節(jié)課。
    但這節(jié)課中同樣也存在不足之處:由于是農村中學,學生在小學的音樂教育相對較薄弱且音樂水平參差不齊。所以,學生視唱不太理想,節(jié)奏感偏差,音樂知識、技能有待提高。
    人教版八年級音樂上冊《電子空間站》教案二
    學習目標:
    一、 認識電聲樂器,了解其發(fā)聲原理
    二、 欣賞電子音樂作品,了解電子音樂與其它音樂的區(qū)別
    三、 通過器樂合奏,感受電聲樂器的合奏效果
    四、 通過學習、欣賞,培養(yǎng)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加強對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感。
    重點與難點:
    一、 本課的重點是通過各種音樂或音響使學生初步了解和認識電子音樂,開闊學生的藝術視野,從而加深對不同音樂類別的了解。
    二、 難點是音樂材料比較新,教師要靈活的引導學生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
    教具準備:
    自制課件、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打擊樂
    教學流程
    課前準備:播放美國大片的精彩片段,配以課題名稱。
    一、激情導入:
    師:同學們好!我想大家還沉浸在美國大片《哈里.波特》精彩刺激的場景中,誰能告訴老師,這些大片最吸引你的地方在哪里?
    生:精彩的畫面和讓人身臨其境的音樂效果等。
    師:這一切都是通過電子音樂合成技術完成的,現(xiàn)在是電子技術高度發(fā)達的時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fā)展,電子設備被越來越多地運用到音樂創(chuàng)作和表演領域。同學們誰能告訴老師你最喜歡的歌曲的名字?
    生答:《老鼠愛大米》、《兩只蝴蝶》等。
    師:同學們最喜歡的這些通俗歌曲、網絡歌曲的伴奏多是使用電子合成技術完成的。那么,你對電子音樂又有多少了解呢?帶著這些問題 ,今天老師帶領大家走進電子空間站,來了解電子音樂。
    師:我們先來做個節(jié)奏模仿游戲(老師打一段節(jié)奏,讓同學們模仿),誰能告訴老師擊掌為什么能發(fā)出聲音?也就是說它的發(fā)聲原理是什么?
    生:振動發(fā)聲。
    師:古典音樂與電子音樂的區(qū)別首先在使用樂器的發(fā)聲原理上。
    二、教學過程:
    [課件]
    古典音樂:使用的樂器是物理振動發(fā)聲的。
    師:誰能說說電子音樂的發(fā)聲原理是什么?
    電子音樂:(用電子琴示范《西》節(jié)奏)利用振蕩電路產生不同波形,經過放大后形成聲音,不同的波形變化產生不同的音色,是借助電能發(fā)聲,因而它們的發(fā)聲原理與常規(guī)樂器不同,音色獨具特色。通俗的講通過電能產生的音樂都叫電子音樂。
    師:電子音樂的發(fā)展經歷了三個時期:
    1、具體音樂:約在70年前,美國人約翰·凱奇利用電子管振蕩器和留聲機進行創(chuàng)作。
    2、電子樂器演奏的音樂(電聲樂隊):
    A、電子琴
    B、合成器
    C、電吉他
    D、電貝司
    E、電鼓
    3、電腦音樂:在創(chuàng)作、演奏、制作與傳播過程中使用電腦技術或設備的音樂。 師:著名的音樂家舒曼說過“要及早注意各種樂器的聲音和性質,把它們的獨特音色深深地銘刻在聽覺記憶里”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來了解創(chuàng)作電子音樂的電聲樂器。
    1、介紹電子琴:
    師:首先來認識電子琴。
    [課件]應用譜號:使用鋼琴譜,高低音雙行記譜。
    結構組成:電子琴的外形很像普通鍵盤樂器。
    樂器特色:屬于電子樂器,發(fā)音音量可以自由調節(jié)。音域較寬,和聲豐富,可以模仿多種音色,帶自動伴奏,甚至可以演奏出一個管弦樂隊的效果,表現(xiàn)力極其豐富。適合于演奏節(jié)奏性較強的現(xiàn)代音樂。還常作為獨奏樂器出現(xiàn),具有鮮明時代特色。
    師: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電子琴獨奏《西班牙斗牛舞》,請同學們聽的時候邊聽邊打節(jié)拍.
    師:同學們配合的非常好!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斗牛王國,早在十三世紀西班牙就有斗牛節(jié),有人說:在西班牙沒有不斗牛的節(jié)日也沒有不愛看斗牛的地區(qū)。
    2、介紹合成器(主要通過電子琴與合成器的對比來講解)[課件]:
    師:請同學看屏幕,這是什么樂器?
    生答:電子琴
    師:錯!這件樂器外型看似電子琴,但它叫合成器。 很多人不能分辯出電子琴與合成器,不知它們有什么區(qū)別,是的,光看外表有時不太好區(qū)別,同樣的標準鍵盤,非常接近的控制單元,相差不多的體積,一切都那么相似,到底有什么不同呢?
    [課件]電子琴與合成器的區(qū)別:
    師:伴著西班牙斗牛舞,我們游覽了西班牙,現(xiàn)在到我國陜西渭河流域看看,古時候從這向西綿延數千里,聯(lián)結著歐、亞、非三大洲,有一條中國與世界各國人民增進友誼和文化交流的橋粱叫——
    生:絲綢之路。
    師:哪位同學能說說你所了解的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這一層次通過學生講述張騫、玄奘等人的故事,將文學、藝術相結合,讓學生從學科滲透中了解到更多的知識。)
    [課件]觀看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
    師:剛才同學張騫出使西域的故事講的非常精彩,我們來看一組絲綢之路的風光圖片。
    [課件]教師播放絲綢之路的地理風貌片,有圖像,沒聲音。
    師:這么美的畫面缺少音樂是不完美的,假如你是一個作曲家,你準備用什么樣的音樂來表現(xiàn)它?接下來進入比比看環(huán)節(jié)。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用平時學到的知識為畫面配樂;同時,也能讓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生1:用樸實無華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生2:用帶有濃厚中國情調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生3:用舒緩柔美神秘的旋律來表現(xiàn)它。
    師:兩位同學的回答都正確,因為每個人對音樂的感受是不同的,所以作曲家才能創(chuàng)作出不同風格的音樂。
    師:我們課本里面也有一段表現(xiàn)絲綢之路風光的主題音樂。請把課本翻到第44頁。大家先小聲視唱一遍。[課件]《絲綢之路》樂譜(教師巡回指導。) 師:現(xiàn)在老師完整彈一遍,同學們小聲地跟唱。
    (這里安排視唱是為了檢驗學生的音樂知識技能,同時也讓學生的視唱能力得到提高。) 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讓學生選擇音色、速度
    師:電子樂器可以演繹成千上萬種音樂色,老師試彈幾種,大家選擇,你認為哪一種最能體現(xiàn)《絲綢之路》的意境。(學生回答略。)
    師:那你們準備用什么樣的速度來表現(xiàn)它?(學生回答略。)
    (此環(huán)節(jié),的目的是讓學生參與到音樂配器方面來,難度較大。由于時間關系沒能讓學生親自動手,也是考慮到學生對電子琴功能不熟悉,如果班級有學生學過電子琴,可以考慮讓學生親自動手。)
    師:同學們真了不起,大家都當了一回配器大師,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日本電子音樂大師喜多郎聽他是如何為《絲綢之路》配樂的。這首樂曲是4/4拍子的,大家沒忘記4/4拍的指揮圖式吧?請同學們和老師一起隨著音樂用肢體語言來描述音樂,同時小聲視唱。
    欣賞電子合成器演奏的《絲綢之路》音樂。(有圖像,有聲音。)
    3、感悟實踐(進一步了解電子音樂中的電聲樂隊)
    師:除了電子琴、合成器,電聲樂器家族還有三位重要成員——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讓我們分別來認識他們。
    [課件]電吉他:一般演奏旋律。
    電貝司:低音伴奏。
    架子鼓:打擊樂器。
    師:音樂大師們的演奏讓人耳目一新,但同學們要記?。号_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他們是經過多年勤學苦練才掌握這樣的絕技,同學們在學習中也要有這種刻苦精神。
    師:請同學們再聽一首樂曲[課件]播放電聲樂隊現(xiàn)場演奏。大家要仔細聽,聽完老師要考考大家,我們來進行一場搶答賽。
    [課件]提問:
    1、演出用了哪些樂器演奏?(電聲樂器:電子琴、合成器、電吉他、電貝司、架子鼓)
    2、這種演奏形式的名稱?(電聲樂隊)
    3、電吉他與電貝司的區(qū)別?(電吉他六根弦、電貝司四根弦)
    4、架子鼓是電聲樂器嗎?(不是,但它是電聲樂隊中起重要作用的打擊樂器)
    5、電聲樂隊一般由幾人組成?(4——15人)
    6、電聲樂隊專門演奏什么音樂?(專門演奏通俗音樂和為通俗歌曲伴奏的樂隊)
    7、你喜歡這種音樂嗎?為什么?(電聲樂隊演奏的音樂題材新穎,通俗易懂,節(jié)奏活潑,音響豐富,給人以輕松愉快、熱烈的感受,所以深受人們,尤其是年輕一代的歡迎。)
    師:現(xiàn)場點評。
    4、“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奧運會是全人類團聚的重要節(jié)日,請聽2000年悉尼奧運會會歌《圣火》,請同學們思考幾個問題。
    (這首歌曲采用管弦樂隊與電聲樂隊混合編制,氣勢宏偉,充滿激情,歌詞以激勵人心的話語娓娓道來,富有較強的感召力。這首歌曲在結構上可以分為帶再現(xiàn)的兩段,其中第二段在調性上發(fā)生了變化,由原來的G大調轉為D大調。) 同學們2008年中國將舉辦第二十九屆奧運會,同學們知道我們的奧運吉祥物是什么嗎?(福娃)
    5、介紹電腦音樂
    師: 今天老師邀請福娃們來到我們課堂做客,請看
    [課件]播放中央電視臺福娃的宣傳動畫片,精美的畫面配以電腦制作的音樂,氣勢恢弘。
    師:想一想環(huán)節(jié):剛才電視片中播放的是什么音樂?是用那些樂器演奏的?
    生:交響樂,有小提琴、大提琴、管樂器等。
    師:這是一段氣勢恢弘具有交響樂效果的音樂,但不是交響樂隊演奏的,這短短1分鐘的音樂,如果用交響樂隊演奏需要四五十人經過幾天的排練才能完成,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此處運用電腦作曲技術,只需一人用幾小時即可完成。至此我們可以看到高科技給我們帶來的便捷和巨大的經濟效益。前面講過,在創(chuàng)作、演奏、制作與傳播過程中使用電腦技術或設備的音樂就叫電腦音樂。請看屏幕,這里就是一個電腦音樂工作室。首先要有一臺電腦,音源及相關的軟件。同學們想想你生活中哪些地方運用了電腦音樂?
    生:手機彩鈴、電子門鈴、卡拉OK伴奏、游戲機等。
    師:家用電腦現(xiàn)在已經非常普及, 同學們可以到網上下載軟件,找一些簡單的歌曲,也可以自己編創(chuàng)簡單的旋律練習用電腦制作,下節(jié)課,有做成功的可以帶來與大家分享。
    三、歸納總結,布置作業(yè)。
     
    師:今天,我們了解了電子音樂的發(fā)展史,認識了電聲樂器及其音色特征,電子音樂能為我們合成許多古典樂器無法比擬的音色和音效,人手無法完成的各種技巧,給我們的聽覺帶來全新的感受。但電子樂器就是這樣一個怪物,它可以模仿樂隊中所有樂器的音響,卻無法有感情地去表達。就象電腦永遠代替不了人腦,電子音樂與古典音樂也就是琴匠和藝術家的區(qū)別了。但我認為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電子音樂的表現(xiàn)力會日臻完美,現(xiàn)在有一個流行詞語叫“整合”,雅尼就是這樣一位音樂大師,他把交響樂隊、電聲樂隊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給我們帶來震撼人心的音樂效果,最后讓我們在雅尼圍城音樂會的精彩片段中結束今天的課。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八年級音樂教案 | 八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八年級音樂教案 | 八年級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