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紅旗飄飄》教案

字號:


    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紅旗飄飄》教案,歡迎大家瀏覽查看。更多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紅旗飄飄》教案一
    教材分析:
    《紅旗飄飄》是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第二單元的內容,以國旗為主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深化中華民族音樂文化傳統(tǒng)教育,為培養(yǎng)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奠定了基礎。本單元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及相關的題材內容為基本素材,使學生感受“五星紅旗是由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深刻意義,以進一步增強愛國主義情感。由于教材涉及了有關歷史,并與現(xiàn)實社會有機聯(lián)系,拓展了音樂文化的內涵,促進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表現(xiàn)能力、群體合作意識及個性的協(xié)調發(fā)展。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正值少年期向青年的過渡時期,具有參與的意識交往的愿望,獲得知識和信息的途徑增多,表達情感的方式較之小學生有明顯的變化。能通過多種形式的藝術實踐活動,鞏固和提高表現(xiàn)音樂的基本技能。養(yǎng)成良好的音樂欣賞習慣,提高感受、鑒賞、表現(xiàn)、創(chuàng)造、想象和評價的能力。本單元的第一課時是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義勇軍進行曲”及相關題材的內容做為基本素材,使學生感受“五星紅旗是由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深刻意義,增強了愛國主義情感。并在此基礎上學唱《紅旗飄飄》由于教材涉及了有關歷史,并與現(xiàn)實社會生活等相關文化的有機聯(lián)系,故也拓寬了音樂文化的內涵。 授課年級:七年級
    教學課時:一課時(40分鐘)
    課型:
    欣賞課、歌唱課
    教學目標:
    以國旗為主題,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情懷。以飽滿的激情演唱歌曲《紅旗飄飄》,通過分組演唱、表演,更深入地理解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作為中國人,我們感到無比自豪。
    教學重難點:
    1.感受器樂曲《紅旗頌》的音樂情緒及演奏的形式。能邊聆聽樂曲《紅旗頌》邊看油畫,邊結合歷史知識描述《開國大典》的盛況。
    2.感受歌曲《紅旗飄飄》《國旗頌》的音樂情緒及演唱形式;能哼唱歌曲《紅旗飄飄》中一句或幾句曲調。能描述自己面臨不同場合升國旗時的聯(lián)想與感受。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小五星紅旗
    教學過程:
    一、播放輕音樂,學生緩緩走進教室。
    二、師生問好,導入新課。
    教師引導學生:看誰能唱出剛剛聽到樂曲開頭由小號演奏的曲調。
    三、欣賞《紅旗頌》
    1、教師介紹《紅旗頌》的作者及首演的背景,然后播放錄音。
    2、學生聆聽引子及第一部分主題。
    3、教師引導學生從這段引子和主題中,聽出樂曲分別用了哪些樂器來演奏?其中聽出了什么熟悉的音調?(《國歌》音調)
    4、聆聽第二部分(展開部)。
    聽后,學生暢談:從樂曲中聽辨出節(jié)奏、音型有什么特點?這段樂曲在演奏的形式、樂曲的風格較第一段有何不同?
    5、聆聽第三部分及尾聲。
    6、學生邊聆聽樂曲邊觀看油畫《開國大典》,結合語文知識和歷史知識,各自暢談聽后的感受和對樂曲的理解。描述《開國大典》時的盛況。
    7、學生對以上的見解進行評價,教師參與評價活動,說出自己的理解。
    四、學唱歌曲《紅旗飄飄》
    1、播放歌曲,讓學生猜猜這首歌名。
    2、教師介紹一下這首歌的旋律。
    這首歌曲是降E調、4/4拍子(以四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jié)四拍),今天我們要解決的難題就是有休止符的地方,應該怎么唱。(師生一起分析)下面,請同學們把手放在腿上,輕輕地拍打節(jié)奏,跟著老師把旋律唱一遍。視唱旋律(老師范唱,學生跟唱),唱不準的地方,老師逐句教唱,直至熟練。
    3、帶詞演唱。
    4、現(xiàn)在,請獲得紅旗的同學起立,帶著這份驕傲,揮舞手中的國旗,全班同學一起,完整的把歌曲唱一遍。
    5、學生自由討論《紅旗飄飄》的音樂情緒、演唱形式以及表達的主題思想。
    五、欣賞歌曲《國旗頌》
    1、引導學生討論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演唱形式,以及表達的主題思想。
    2、引導學生進行想象,描述自己面臨不同場合升國旗時的聯(lián)想與感受。(參考課本的插圖:天安門國慶節(jié)升國旗的群眾集慶場面)
    六、課堂小結:
    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藍天下高高飄揚,激昂的歌曲在教室里久久回蕩。祖國的強盛讓我們有了尊嚴,為自己是一個中國人而感到無比驕傲、自豪......為了祖國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富強,我們現(xiàn)在應該更加努力的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為祖國的明天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讓我們在《紅旗飄飄》的歌聲中結束今天的課。
    七、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通過多媒體與課程的結合,引導學生逐步走進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演唱音樂。從感受、品悟到暢談、回味,學習逐步深入,最終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在教學設計上我注重了教育理念的變化,教學方式的變化,教學情景的變化。教學過程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合作交流,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健全人格。課程與多媒體的結合改變了學生學習的方式,音樂、圖像、影視構成的有機整體,多樣地呈現(xiàn)出內容及主題。學生被動式、灌輸式的學習變?yōu)橹鲃邮?、探究式學習。學生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習熱情十分高漲。在欣賞與感悟、理解與表達中,認知得到發(fā)展,情感得到陶冶,能力得到培養(yǎng)。
    人教版七年級音樂下冊《紅旗飄飄》教案二
    教學內容:
    1.音樂欣賞《紅旗頌》
    2.唱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3.音樂知識:國歌的故事
    教學目標設定:
    1.感受器樂曲《紅旗頌》的音樂情緒及演奏形式,邊聆聽樂曲《紅旗頌》邊看油畫,邊結合歷史知識描述《開國大典》的盛況。
    2.通過準確而有感情地演唱和背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體會國歌的情緒,使學生了解國歌產(chǎn)生的背景,體會國歌作為前進的號角、革命的呼聲的重大意義。激發(fā)學生對國歌的崇敬和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分析:
    1.理解把握國歌莊嚴的情緒內涵,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國歌的崇敬和贊美情緒。
    2.體會管弦樂曲《紅旗頌》所表現(xiàn)的音樂形象。
    學情分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演唱是愛國主義教育一個永恒的主題。孩子們從入學開始已經(jīng)學著演唱國歌。也正因為她太過熟悉,我們往往未能真正地花心思去理解、感受她。再加上由于時代的間隔所造成的情緒激發(fā)的困難,導致很多時候我們的孩子在演唱國歌時毫無表情。特別是每周一的升旗儀式上,學生的演唱幾于完全是應付了事,儀式成了一種形式。所以讓孩子們理解把握國歌莊嚴的情緒內涵,激發(fā)學生內心深處對國歌的崇敬、贊美情緒,是教學最大的難點。
    設計思路:
    《音樂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在音樂教學中要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放在首位,突出情感體驗。”因此,本課的設計我時刻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呼喚和激發(fā),將深深的情感主線慣穿于課堂的始終。這堂課我以“情感的蘇醒——情感的積累——情感的共鳴——情感的升華”這一過程為主線,通過《紅旗頌》的欣賞、《國歌》的演唱、教學過程中反映戰(zhàn)爭時期場面的錄像剪輯播放,到最后舉行的升旗儀式,使學生能感受到“五星紅旗是由無數(shù)革命先烈的鮮血染成“的深刻意義。也使國歌的藝術魅力和人文底蘊得以張揚。喚醒學生心底深處生而就來的對于祖國的深深的熱愛,以及對于國歌,對于詞曲作者,對于那個偉大的時代,對于那個偉大時代人民的崇敬和贊美。從而經(jīng)歷一次凝重、深厚的愛國主義教育。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情感的蘇醒
    1.觀看錄像
    設問:這是什么戰(zhàn)爭?請你用簡練的語言來描述一場景
    (在抗日烽火熊熊燃燒的中華大地上,義勇軍和敵人作殊死搏斗的場景)
    2.聽《紅旗頌》的引子部分
    設問: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段音樂。結合剛才的錄像,聽一聽,這首音樂使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戰(zhàn)士們們沖鋒的號角聲)
    它是用什么樂器演奏的?
    3.引導學生回顧歷史,觀看油畫《開國大典》
    (1)導語:這是小號吹奏出的輝煌而嘹亮的號角聲。在那隆隆的炮火中,正是在號角的指引下,我們的革命先烈前赴后繼,浴血奮戰(zhàn),才迎來了新中國的成立,迎來了舉世矚目、震撼人心的那一刻——毛澤東主席站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這是一個多么莊嚴的時刻呀!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吧!
    (2)看一幅油畫《開國大典》,能不能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歷史知識,來描述一下這幅畫面。
    (3)學生描述。
    二、欣賞體驗——情感的積累
    導語:是啊,就從這一刻起,中國開始了新的里程。
    1. 聆聽第一部分主題
    (1)再聽一聽剛才引子后的一段主題,請結合油畫,說一說這段主題讓你聯(lián)想到了什么?(2)學生談聯(lián)想。(3)師導:194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上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紅旗,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這一段主題就好像是人們用優(yōu)美的旋律向著紅旗傾訴著心中的千言萬語。這就是這節(jié)課我們要欣賞的管樂合奏《紅旗頌》的主題。
    2.出示課題《紅旗頌》并簡介《紅旗頌》作曲家呂其明作于1965年,首演于1965年5月的“上海之春”開幕式。
    3.哼唱主題片段
    (1)師范唱,學生劃拍。
    (2)輕聲視唱。
    4.完整欣賞樂曲
    出示問題,分組討論:
    (1)樂曲可分幾個部分?
    (2)欣賞時,請你展開豐富的想像,你會聯(lián)想到哪些場而?其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部分?
    5.學生分組討論后推舉代表上來交流聽后的感受和對樂曲的理解。
    三、演唱感受——情感的共鳴
    1.再聽《紅旗頌》引子部分
    設問:你覺得這段旋律熟悉嗎?你能不能哼唱一下?
    2.學生哼唱,比較。
    (1)曲作者是誰?誰來為大家介紹一下?簡介聶耳
    (2)那么你們知道,這首歌曲的詞作者是誰嗎?這首歌曲又是怎么來的呢?簡介《國歌的故事》
    3.欣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一遍
    4.教師:當抗日的烽火燃燒在中華大地上的時候,當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義勇軍進行曲》對全國抗日軍民起到了什么作用?學生談感受。
    5.教師指揮,隨錄音演唱《國歌》一遍學生自己尋找不足之處,注意唱好起句的弱起小節(jié),略加糾正。
    6.分析“三連音”、“重音”和“休止符”的運用及在歌曲中的作用。
    7.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四、實踐延伸——情感的升華
    1.引導學生進行想像,聽到這首《國歌》還能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教師導語:半個多世紀以來,《義勇軍進行曲)的雄勁音樂,激勵著全國人民掀起抗日救亡的巨浪,穿過解放戰(zhàn)爭的硝煙,迎來了新中國的誕生,從勝利走向勝利。那么這首《國歌}你還能在哪些場合聽到?她能始你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呢?
    2.播放各種圖片:
    (1)炮火分飛的戰(zhàn)爭年代,人民子弟兵高唱《義勇軍進行曲》奮勇殺敵的情景。
    (2)天安門廣場上,伴隨著國歌聲那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
    (3)奧運會上,那飽含著熱淚注視著鮮艷的國旗升起時運動員的臉龐。
    3.學生暢談在這些場合聽到《國歌》時的感受
    4.再聽一遍《國歌》請同學們評價。播放周一升旗儀式的時候學生演唱《國歌》的錄音,請學生作評價。師:相信通過今天這一課的學習,同學們在以后的升旗儀式上就不會再出現(xiàn)剛才聽到的情況了。
    5.進行一次升旗儀式師:在本課結束之前,就讓我們一起來舉行一次升旗儀式。“全體起立——升旗儀式現(xiàn)在開始——升國旗——奏國歌——唱國歌。
    6.小結:鮮艷的五星紅旗在藍天下高高的飄揚,莊嚴的國歌在天空中久久的回蕩,希望這激越雄壯的聲音,能在你們今后的升旗儀式、國歌演唱中永久的保持。最后,讓我們在《歌唱祖國》的嘹亮歌聲中結束今天這一課。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七年級音樂教案 |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七年級音樂教案 | 七年級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