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在電影中吸毒時,到底吸的是什么?

字號:


    圖片來自網(wǎng)絡(luò)
    有網(wǎng)友提問:有些電影中會出現(xiàn)吸毒的鏡頭,他們到底吸的是什么?
    今天留學網(wǎng)小編就來講講:演員們在電影中吸毒的時候,當然吸的不是真的,但是他們有沒有在私底下磨練演技小編就不得而知了。
    要判斷那些偽裝毒品的道具到底是什么,取決于演員們吸不吸、吸什么、怎么吸、吸多少……
    如果電影中出現(xiàn)的是毒品交易鏡頭,只是放在桌上或者拿在手里看一看,對道具師來講就是小case啦。以可卡因為例,專業(yè)劇組一般會用一種混合型粉末,通常是玉米淀粉加爽身粉的組合,因為只用淀粉會顯得太稠。當然也不排除有劇組會用粉筆灰之類的充數(shù)。
    

    但是有買賣就有傷害。倒一小撮毒品,用撲克牌分成一道道,再把百元大鈔卷成吸管……出現(xiàn)以上少兒不宜鏡頭的電影在美國要被列為R級,更嚴重的會被列為NC-17級。這種假的真吸鏡頭,也有不同情況。
    

    有些是運用蒙太奇的手法來表現(xiàn)。例如將“低頭把鼻子湊近”和“抬頭一臉銷魂”的鏡頭拼接在一起,觀眾就會自動腦補成連貫的吸毒畫面。或者將“湊近白色粉末”和“埋頭猛吸”的鏡頭拼接在一起,來展現(xiàn)人物沉溺毒品不能自拔,但是事實上,第二個鏡頭的紙上可能什么也沒有。
    如果演員真的要吸點什么的話,奶粉算是不錯的選擇。對于一些乳糖不耐受的演員,可以用太古糖來代替。這些粉末吸進去并無大礙,除了可能打噴嚏之外。
    

    但是如果要吸很多的話,道具師就要謹慎一點了。
    在小李子上一部提名奧斯卡的電影《華爾街之狼》中,就有大量吸食毒品的鏡頭。其中粉末狀的毒品就是將維生素B的藥丸磨成粉,讓演員直接吸入鼻腔。這些粉末吸上太多次也可能產(chǎn)生不適,因此道具師有時會在吸管上抹上一層凡士林,這樣演員們吸的時候,大多數(shù)粉末就會黏在內(nèi)壁而不是吸入鼻子中。
    

    除了白色粉末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毒品。例如《絕命毒師》中的藍色病毒,其實是冰糖做的。搖頭丸也可以用糖片來冒充,用定制的橡皮章蘸點食用色素蓋上一些特殊標志,就能以假亂真了。
    

    除了白色粉末之外,還有其他形式的毒品。例如《絕命毒師》中的藍色病毒,其實是冰糖做的。搖頭丸也可以用糖片來冒充,用定制的橡皮章蘸點食用色素蓋上一些特殊標志,就能以假亂真了。
    參考文獻:
    Reed Tucker: What actors really snort, shoot and smoke on set 紐約郵報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