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小學入學年齡規(guī)定暫時不變

字號:


    2017小學入學年齡最新規(guī)定: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時間不再限于8月31日,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統(tǒng)籌確定。深圳今秋或按舊規(guī),深圳小學入學年齡截止日。
    教育部辦公廳近日印發(fā)的《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明確,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統(tǒng)籌確定。也就是說,8月31日或許不再是小學入學年齡鐵定的截止日期了,一旦省里放寬條件,便意味著9月份甚至之后幾個月出生的孩子可以提前入學。教育部的這個文件出臺后,盡管各省還沒有明確說法,但家長們已極為關注。晶報記者從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處了解到,深圳今秋入學或將繼續(xù)執(zhí)行原來的標準,小一接收2011年8月31日前出生的孩子,即入學時滿6周歲。
    “目前,我們正在起草《深圳市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工作指導意見》,擬按照從前規(guī)定執(zhí)行,今年小一可能將還是招收8月31日前出生、滿6周歲的兒童。”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相關負責人表示。
    深圳是否考慮將入學兒童出生時間調整為12月31日?這位負責人解釋:“政策的調整在全國層面來看,是有意義的,不少城市人口向大城市轉移后,學校小一學位不飽和,調整時間能夠更高效地利用教育資源。而就深圳的情況來看,近年來,每年報名小一的兒童就超過20萬,同時還要接收大量來深務工人員帶來的適齡兒童。此外,深圳每天出生的人口達幾百、甚至上千,就是學校建得再快,壓力也仍然很大。”他還強調,教育部每年組織的招生會議上,深圳常作為全國先進代表介紹經(jīng)驗,說明深圳目前的小一招生政策和工作情況,是受到國家和市民認可的。
    放寬年齡須謹慎
    福田區(qū)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小學校長告訴晶報記者,從2017年他們學校的小一學位預報名的情況來看,今秋學校小一學位已經(jīng)滿員,預計還有1/3合乎條件的適齡兒童要分流去其他學校。假如8月31日前出生這個年齡限制放開,要分流出去的學生就會不止1/3了。所以,放寬出生時間限制,對于深圳這樣本來學位就緊張的地區(qū)是不適宜的,省市有關部門在制定政策時需要謹慎。這位校長還表示,家長們都是站在各自的立場上提出訴求,而教育部門很難滿足所有家長的需求。
    什么年齡上學合適?家長、校長們這樣說
    龍華區(qū)某學校學生家長張女士表示,她希望調整后,孩子的入學時間能更晚一些。“晚入學的好處很多,孩子比較懂事、心智更成熟,抗壓力強。”她舉例說,自己的女兒沒有趕早上學,上學后各方面表現(xiàn)都很優(yōu)秀。而她了解到的另一個孩子因為在江西老家4歲就上學,轉來深圳上學后,班上同學都比較疏遠她。“可能因為年齡較小,與同學合不來,學習也比較吃力。”在她看來,“教育要靜待花開,順應孩子天性,不要揠苗助長。”
    “什么年齡上學合適,一定要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需求,從孩子成長角度來說,7歲左右入學較合適。”龍華區(qū)書香小學校長聶細剛認為,無論是8月31日之前上學還是12月31日之前上學,都會讓家長糾結。我們討論的出發(fā)點應回到教育的本源,即“能否讓孩子真正享受到教育的幸福,是否符合孩子的生理、心理發(fā)展需求”。
    羅湖區(qū)百仕達小學校長熊佑平表示,因為中國不同地區(qū)教育差異比較大,讓各省根據(jù)自身實際確定入學年齡肯定是好事。但要警惕的是調整不等于放開,尤其要警惕放寬入學年齡。“從教育學角度來看,年齡未滿6歲的孩子在認知、心理、身體發(fā)育水平等方面還不成熟,如果過早上學,孩子將面臨因身體、心智等方面比他更成熟孩子帶來的不公平競爭,這會讓孩子的自信心受挫,不利于成長。”
    具體到男孩女孩,情況又不同。熊佑平說,在成長初期男孩相對女孩心智、生理發(fā)育慢一些,男孩晚一點上學,在語言、人際交往、學習專注力方面都會好很多。“教育界有句名言就說‘母親讓兒子晚一點上學,是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他說。
    政策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1986年施行,2015年修訂
    凡是滿6周歲的兒童,不分性別、民族、種族,應當入學接受規(guī)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條件不具備的地區(qū),可以推遲到7周歲入學。
    《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實施細則》
    根據(jù)《義務教育法》制定,1992年實施
    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年限,以及因緩學或者其他特殊情況需延長的在校年齡,由省級人民政府依照義務教育法的規(guī)定和本地區(qū)實際情況確定。盲、聾啞、弱智兒童和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入學年齡和在校年齡可適當放寬。
    教育部《關于做好2017年義務教育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義務教育是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就讀小學一年級兒童的截止出生年月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jù)法律規(guī)定和實際情況統(tǒng)籌確定。
    8月31日前“搶生” 產(chǎn)科一床難求
    因為有8月31日前出生這一年齡限制,為了讓寶寶早點上學,很多父母費盡心機,醫(yī)院產(chǎn)房在8月底往往會迎來生娃的熱潮,導致產(chǎn)科一床難求。
    上沙小學老師羅芬告訴記者,她的兒子正好是8月30日出生,當時她因羊水已破住進醫(yī)院,又因特殊原因必須剖腹產(chǎn)。但在預約手術的時候,明顯感到產(chǎn)床的緊張。因為很多產(chǎn)婦早早預約了8月31日之前的幾天剖腹產(chǎn),導致她只能在8月30日凌晨時分手術,其他時間全被約滿了。而到了9月1日、2日,產(chǎn)科病房立刻空了許多,她才得以從走廊搬進了病房。她說,那些“踩著點”剖腹產(chǎn)的產(chǎn)婦,“應該是算好了日子讓孩子出生的”。因為出生日期較晚,羅芬的兒子在幼兒園和小學都是班上最小的孩子,羅芬感覺到,男孩在入學初期的確顯得“笨”一點,接受事物會慢一些,女孩子則明顯懂事要早。
    “為了孩子上學,準媽媽們集中在8月31日前生產(chǎn),這種現(xiàn)象在深圳多數(shù)醫(yī)院太普遍了。”南山區(qū)人民醫(yī)院一位醫(yī)生也向晶報記者證實。她的觀點是:男孩、女孩成熟時間有差異,建議入學年齡規(guī)定不必一刀切,可以給定3個月的范圍,讓家長自行來選擇。
    關于“開學式剖宮產(chǎn)”,北大深圳醫(yī)院婦產(chǎn)科醫(yī)生劉淼此前在其微信公號“淼哥故事會”中曾撰文專述。劉淼說,一些人自以為是為了孩子好,卻違背了瓜熟蒂落的自然規(guī)律。“蘋果明明就沒熟,非要從樹上摘下來,放在塑料袋里捂熟了,也沒有自然熟的甜。”他寫道。
    劉淼強調,在沒有手術指征時,醫(yī)生不會輕易給孕婦剖宮產(chǎn)。“足月兒定義雖為胎齡在37周~42周之間,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39周之前出生的嬰兒,在發(fā)育程度上略微落后,主要體現(xiàn)在呼吸、聽力與未來的學習能力上。37周出生的寶寶,發(fā)生輕度和重度的閱讀障礙的比例,較41周出生的寶寶分別多出14%和33%;相同情況下,基礎運算能力出現(xiàn)困難者則多出了16%;39~41周之間的新生兒,才屬于真正意義上的足月兒。滿41周后,大腦灰質比滿37周的嬰兒多出35%-50%左右,這意味著41周出生的寶寶,智商、理解力、認知力等表現(xiàn)優(yōu)于37周出生的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