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高考網為大家提供揭秘:為什么上交大與西交大門楣上都只寫交通大學,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
揭秘:為什么上交大與西交大門楣上都只寫交通大學
上交大張杰校長去職成了新聞,各種媒體報道中再次涉及一些交大的歷史,描述實際是有錯誤的。比如有媒體報道說,江澤民畢業(yè)于上海交大,顯然有誤,表述并不準確。
不知道大家是否知道并注意到,無論上海交大還是西安交大,學校大門上都只有“交通大學”四個字,而沒有“上海”與“西安”的字樣。同時,兩校的校徽幾乎類似。兩所高校的圖書館都叫錢學森圖書館,一模一樣的名字,頗有針尖對麥芒的感覺。

西安交大校門

上海交大校門

西安交大?;?左)和上海交大校徽(右)

西安交大錢學森圖書館

上海交大錢學森圖書館
這涉及一段50年代高等院校調整遺留的“糾纏”。
交通大學前身是1896年創(chuàng)建于上海的南洋公學,1921年改稱交通大學,校址就在今天上海的徐家匯。50年代,出于戰(zhàn)略布局考慮,國家決定把位于徐家匯的交通大學搬遷至西部重鎮(zhèn)西安,這也是當時國家重要的教育布局。每一個地區(qū)至少都有一個知名的工科為主的大學,一個文理為主的綜合性大學。交大的搬遷是艱難的,從大上海,遠東最繁華的城市到大西北,自然遭到很多人的反對,中央做了很多艱難的說服工作,據說周總理親自出面做一些老教授的工作,還為此在西安的交通大學新址興建了專門的一個公園:興慶公園。
1955年國家正式決定把上海的交通大學整體搬遷西安,1956年開始正式搬遷。原計劃搬遷12000名師生與教職員工,1956年新生就全部到西安新校舍報到了。但是因為種種歷史原因,搬遷非常不順利,遭到一些老教授的反對,沒有完全完成搬遷工作。其中一個理由就是部分專業(yè)并不適合在內陸搞,另外,上海地方政府也有需要,最后造船系、起重運輸機械系以及小部分專業(yè)方向沒有搬遷。1959年國家專門發(fā)布政令,在西安與上海分別成立西安交通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因為當時主要師資已經搬遷至西安,國務院明文要求西安交大支援上海交大辦學。
兩個學校的“嫡出庶出”之爭就此開始,纏斗數十年。
實際上與交通大學有淵源的還有兩個學校,一個就是處于北京的以鐵路專業(yè)為主的北方交大,另一個是成都的西南交大,但這兩個學校都只是老交大一個專業(yè)剝離組建的,無力和上海、西安爭名分,也都老老實實給自己的校名寫上北方(現在改為北京)交大與西南交大。

北京交通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但是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則不同。兩個學校都認為自己繼承了老交大的衣缽,不約而同在自己學校門楣上都只寫“交通大學”字樣,而沒有“西安”與“上?!钡淖謽?。校門上缺了兩個字,實際上是誰才是老交大正根的競爭。
兩個學校都有自己的理由與道理。對于西安交大,當初本來就是把“交大”搬遷至西安,事實上絕大部分專業(yè)與教授也都搬遷到西安了,因此就應該叫交通大學,也是老交大正宗的“傳承人”。上海交大當然也認為自己才是正根,自己就在老交大的地盤上,還是那個老校園,校門口的門楣就自然是不用改的。
兩個有著同一個歷史淵源的學校,雖然說應該關系更為密切,但實際上更為微妙。1996年,交大百年校慶,西安交大與上海交大直接“交鋒”,據說當年相關部門專門做過一次調停,時任總書記江澤民作為交大的校友,曾有這樣的表述:我是徐家匯的交通大學畢業(yè)的,但是我的老師現在主要都在西安了。需要注意的是,交通大學,不是上海交大,也不是西安交大。
在很長的時間內,西安交大的整體實力是遠遠高于上海交大的,但是改革開放以來的幾十年,伴隨地方經濟的發(fā)展,上海交大發(fā)展神速,迅速全面趕超了西安交大,成為緊隨清華、浙大之后最好的“工科”為主的綜合性大學。西安交大因為地域以及其他因素,雖然入圍C9高校,但發(fā)展較上海交大明顯落后,社會聲譽遠不如從前了。

當時搬遷不徹底,多出了一個交大,也多了一段教育公案。但無論如何,我們應該向那些當時放棄了大上海奔赴西安的老交大人致敬,無論如何,他們?yōu)樾轮袊ㄔO,為中國教育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一個交通大學,分裂出兩個985高校,還是C9高校,這算交通大學的成功,也是上海交大與西安交大的成功吧。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教育部】全國高校專業(yè)十強排行榜
大學排名信息匯總?
211院校名單?
985工程院校名單(共39所)
上海高考語文試題 | 上海高考數學試題 | 上海高考英語試題 | 上海高考理綜試題 | 上海高考文綜試題 |
上海高考語文答案 | 上海高考數學答案 | 上海高考英語答案 | 上海高考理綜答案 | 上海高考文綜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