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個人學習沈浩事跡有感

字號:


    法官講堂說法理,沈浩事跡暖人心
    ——學習沈浩事跡有感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春節(jié)上班后的第一天,在市中院領(lǐng)導的精心組織下,一年一度的“春訓”拉開了帷幕,來安縣人民法院全體干警集中參加了此次培訓。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曾經(jīng)說過“法律是邏輯,而不是激情”法官大講堂說法理,用理論知識來武裝每一位法院人的頭腦,傳播了法治好聲音,弘揚了法治正能量。
    同時,法官大講堂的專家又不忘弘揚主旋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市委黨校童子凡校長對沈浩精神的解讀,聲情并茂地講述了原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將一個鞠躬盡瘁的人民公仆形象生動地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會中,童校長用質(zhì)樸無華卻飽含深情的語言,向我們講述了沈浩同志的辛勞,以及他與人民群眾血濃于水的真摯情感。鮮活生動的事例,感人至深的語言讓大家感動的熱淚盈眶。
    當初,他毅然放棄了優(yōu)越的省城生活,離開親人,扎根小崗,兩任村官,一干就是六年。三十年前,小崗人用十八個鮮紅的手印,拉開了中國農(nóng)村改革的序幕。而在沈浩三年任期將滿之際,小崗人又用一個個鮮紅的手印將他們的沈書記留了下來。他,扎根群眾,為民謀利,無私奉獻,六載離家卻鮮有歸,即使在大年三十,依舊在小崗辛勤工作。村里的五保戶生病住院,沒錢看病,他自掏腰包為其治療,當冬天他看到特困村民的被子單薄時,馬上回自己的住處拿了一床被子送過去;村民住房出現(xiàn)危險,他連夜冒雨動員搬遷。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特別貧窮的老大娘,她家里有一個剛出生的小孫女,由于家里實在貧窮,沒有經(jīng)濟能力給孩子買奶粉,孩子經(jīng)常餓的嘴角流水,沈浩看著這個可愛的小孩心里難受極了,立刻買來了奶粉給孩子送來。在以后的日子里,沈浩始終堅持一直給孩子買奶粉直到孩子長大。在沈浩去世后,孩子的奶奶經(jīng)常帶著孩子來到沈浩墳前祭奠,語重心長的對孩子說:“娃啊,你是沈書記用奶粉養(yǎng)大的。沈書記的恩情一定不能忘記。”
    愛民親民始終是沈浩的工作作風,然而愛民親民的更高境界就是一心為小崗村民謀發(fā)展。沈書記來到小崗村以后,興辦商貿(mào)、科學種田。他找來了安徽科技學院的大學生,幫助小崗創(chuàng)業(yè)種蘑菇,為小崗帶來了先進的技術(shù)、人才。沈書記開拓思路,發(fā)展農(nóng)家生態(tài),建設了小崗村農(nóng)貿(mào)市場和村衛(wèi)生院;村里還成立了資金互助合作社,組建了腰鼓隊和鑼鼓隊;新建的由萬里提名的“大包干紀念館”,成為鳳陽和安徽乃至全國重要的“紅色旅游”基地,成功地打好了一張具有小崗特色的“牌”,充分為小崗謀發(fā)展。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沈浩深諳其中的道理,身先士卒,一馬當先帶領(lǐng)小崗村民奔向了富裕之路。
    正如著名詩人臧克家在詩歌中《有的人》中寫到“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沈浩去了,但他還活著,活在小崗村民的鮮紅的手印中,活在人民大眾的心中,活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中。“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沈浩用自己的作為詮釋了這句話,生命的真諦不在于索取而在于無私奉獻。
    學習了沈浩同志的先進事跡后,我的內(nèi)心久久不能平靜。“死者長已矣,生者當勉勵”,作為一位法院新人,我們要把沈書記的精神作為燈塔,引領(lǐng)前進之路,求真務實,真抓實干,踏實學習理論知識,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在工作中以事實為依據(jù),以法律為準繩,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扎根法院,熱愛工作,揮灑汗水,為依法治國,公正司法貢獻力量!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 心得體會怎么寫 |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