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

字號: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guān)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使學生經(jīng)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在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3.會用毫米作為測量物體長度,從而提高學生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能力。
    4.結(jié)合操作活動,使學生體會數(shù)學和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向?qū)W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生活又應(yīng)用于生活的觀念
    教學重難點
    使學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體驗1毫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厘米 = 10毫米;會簡單的換算;會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在二年級我們學習過有關(guān)長度單位的知識,要精確地測量物體長度,需要什么工具?(用尺子量)
    2.請說一說你是怎樣測量物體長度的?(學生匯報:把尺子的0刻度對準所量物體的一條邊,看這邊的另一端指向幾,這個物體的長度就是幾,讀數(shù)時要平視。)
    3.我們已經(jīng)學過了哪些長度單位,并用手比一比有多長?(學生回答)
    4.填上合適的單位(課件演示,指生回答)
    5、小組合作學習,估計課本的長、寬、厚。
    (1)出示例1情境圖,學生認真觀察。教師提出問題。
    (2)4人小組合作,分別估計一下數(shù)學課本的長、寬、厚。將估計的結(jié)果填在記錄表的“估計”一欄中。
    (3)對估計的結(jié)果進行反饋。
    6.用測量的方法驗證估計的結(jié)果。
    (1)分組測量課本的長、寬和厚。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表示測量的結(jié)果。
    7.提問:當測量的長度不是整厘米時,該怎么辦呢?
    8.能不能用學過的長度單位米或厘米來精確地表示書本的厚度?(這時我們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長度單位——毫米。)(板書:毫米的認識)
    【設(shè)計意圖:借助游戲以及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引出長度單位,幫助學生建立長度觀念和質(zhì)量觀念。在活動中產(chǎn)生知識上的沖突,為新知的出現(xiàn)做好鋪墊】
    二、新授知識
    1、建立1毫米的概念,認識厘米與毫米的關(guān)系。
    觀察自己的直尺,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呢?(同桌交流)
    (1)很多個1厘米。(0-1、1-2都是1厘米)
    (2)除了厘米刻度外,1厘米中間還有更小的格。每個小格的長度就是1毫米。找一找尺子上面的小格。
    (3)一個小格一個小格地數(shù)(一毫米一毫米地數(shù)),10個小格就是1厘米。1厘米中有10個1毫米。(板書: 1厘米=10毫米,25px=10mm)。
    (4)考考你:3小格是多少毫米? 7小格是多少毫米?比1厘米多2格,是多長?(1厘米2毫米)
    (5)填一填:2厘米=( )毫米 5厘米=( )毫米 70毫米=( )厘米
    (6)你能測量出書本的厚度是多少毫米?(6個小格,是6毫米)
    三、想一想
    (1)想一想1毫米是多長?拿出一張光盤,看一看,摸一摸。這張光盤的厚度就大約是1毫米。(小魔術(shù):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光盤,再慢慢把它抽出,拇指和食指之間的縫隙寬度大約1毫米。讓學生反復(fù)做一做,加深對1毫米的認識。)閉眼想象并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猜一猜,幾張紙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
    (2)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長度接近1毫米。(電話卡的厚度、學生卡的厚度)【通過多次的直觀操作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讓概念從實際中來,便于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3)說一說,測量生活中的哪些物品會用到“毫米”作單位?(小的物體)
    (4)生活中的毫米:①1角硬幣、1元硬幣的厚度大約是2毫米。②人的手指甲大約10天長1毫米,腳趾甲大約20天長1毫米。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用到毫米。
    四、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拈L度單位或數(shù)。
    一只螞蟻長約3( )。
    一本字典厚70( ),也就是( )厘米。
    《毫米、分米的認識》教案(二)
    教學目標
    1.通過測量活動體驗1分米的長度,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想象和動手能力。
    2.采用同桌合作、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初步理解分米、厘米、米之間的關(guān)系。
    3.通過估、量的活動,發(fā)展估測能力。
    教學重難點
    1.體驗1分米的長度。
    2.掌握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3. 1分米的長度概念。
    教學過程
    一、復(fù)習導入
    師:誰來說說我們已經(jīng)學習了哪些長度單位? (米、厘米、毫米)
    練習:請?zhí)钌线m當?shù)拈L度單位。(課件出示)
    一張銀行卡厚約1(毫米) 一只長頸鹿高約2(米)
    一只小花貓長約40(厘米) 一頭大灰狼長約8( )
    質(zhì)疑:一頭大灰狼長約8( ),學過的長度單位都不能用。8米太長,8厘米太短了。
    師:當長度一個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單位來計量最好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認識一個新的長度單位(分米)
    二、小組合作,探究新知
    1、 估一估
    (出示小棒)這根小棒有多長呢?你能試著估一估它大約有多長嗎?(學生匯報)
    2、量一量
    (1)看來同學們的估測結(jié)果各不相同,那么這根小棒究竟有多長呢,你能想出有什么好的辦法知道它的長度嗎?(用尺子量)
    (2)動手實踐。在你的桌子上就有一根和老師一樣長的小棒,趕快行動量一量吧。
    師:(學生匯報測量結(jié)果)說說你是怎樣測量的好嗎?
    生:用小棒的一端對準格尺的0刻度,另一端指向幾就是幾厘米。(及時表揚你的測量方法真準確)
    師:同學們通過測量已經(jīng)知道了我們手中小棒的長度是10厘米。10厘米這一段的長度就是1分米。然后再用右手慢慢地將小棒這樣抽出來,現(xiàn)在來瞧一瞧,兩個手指間的距離就是1分米。同學之間互相看看,以后我們就可以用這樣的手勢來表示1分米。好,同學們,知道1分米有多長了嗎?請同學們拿出格尺來,在你的格尺上找一找,從幾刻度到幾刻度是1分米?(板書:1分米=10厘米、1dm=10cm)
    師:同學們,相信你們一定能在本上畫出一條1分米長的線段了吧,打開本,開畫吧!比一比看看誰畫的又快又好。誰愿意上前面來展示一下你畫的1分米,說說你是怎么畫的?
    2、尋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問: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分米?
    3、認識幾分米。
    談話:拿出1米長的線,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線段與直尺比一比,相差遠的再調(diào)整一下。
    交流:用線表示出2分米、5分米。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進率。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分米,知道了1分米=10厘米,那分米和米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你們想知道嗎?現(xiàn)在你們可以小組之間相互研究一下,利用手中的米尺,看能不能發(fā)現(xiàn)米和分米之間的關(guān)系。
    學生匯報:
    同學說用小棒量的,他發(fā)現(xiàn)用長度是1分米的小棒測量一共量了10次,我們現(xiàn)在一起來驗證一下他的說法,看看是不是量了10次,一邊貼紙條一邊數(shù),真的是量了10次,比中我們可以知道1米就是(10分米)1米等于10分米。(板書)
    小結(jié):到現(xiàn)在為止我們一共認識了四種長度單位,你知道它們之間各有什么關(guān)系嗎?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實踐活動。
    (1)現(xiàn)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測量我們課桌的長、寬、高,比一比誰測量得準確。
    (2)指名匯報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五”第5題。
    讓學生先估計再測量,最后集體反饋訂正。
    2、完成“練習五”第6題。
    學生獨立完成。
    交流時說說是怎么畫的,畫線段時要注意什么。
    3、完成“練習五”第7題。
    填上合適的單位或數(shù)。
    組織交流。
    四、作業(yè)
    請同學們回家也做個小小測量員,任選幾樣自己喜歡的物品,先估一估它的長度,再實際測量一下。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
    
    教案設(shè)計頻道小編推薦: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案 | 三年級上冊數(shù)學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