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國留學網小編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第四單元《神州大地──海濱音詩》教案內容,歡迎大家瀏覽閱讀。更多相關信息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人教版九年級音樂上冊第四單元《神州大地──海濱音詩》教案
單元分析
單元課題名稱
神州大地──海濱音詩
單元教學內容
1. 唱歌:《鼓浪嶼之波》。
2. 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大海啊,故鄉(xiāng)》《海濱音詩》。
3. 學吹豎笛:《大海啊,故鄉(xiāng)》。
4. 音樂創(chuàng)編:用多種藝術形式來表現海的景色。
單元教學目標
1. 本單元從學唱《鼓浪嶼之波》導入“大海”的主題,感受兩岸人民隔海相望、渴望早日回歸故鄉(xiāng)的思鄉(xiāng)情懷。
2. 通過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海濱音詩》等不同的作品,感受大海的變幻多姿,體驗人們熱愛大海的情感。
3. 通過用豎笛演奏《大海啊,故鄉(xiāng)》,體驗演奏一首樂曲的成功與快樂。
4. 在豐富的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中,了解大海,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體驗音樂的表現力。
單元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 學唱歌曲《鼓浪嶼之波》,感受《鼓浪嶼之波》中表達的思鄉(xiāng)情感,并能用深情飽滿的聲音演唱。
2. 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海濱音詩》,分辨樂曲段落,感受用不同的藝術形式來塑造“大海”的形象。
3. 在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中,感受大海的音樂形象,體驗音樂的表現力。
教學難點:
在學唱《鼓浪嶼之波》過程中,注意歌曲的分句、起伏,弱起節(jié)奏,做到深情地演唱。
單元主要教學方法
聽唱法、講授法、合作探究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
第一節(jié)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掌握弱起節(jié)奏。
2. 通過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感受大海的光彩和寓意于大海深情。
教學重、難點
1. 有感情地演唱《鼓浪嶼之波》。
2. 歌曲《鼓浪嶼之波》中的弱起節(jié)奏。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欣賞以大海風光為主題的視頻(有波瀾壯闊的驚濤駭浪、有委婉細膩的潺潺溪流等)畫面。
教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大海美嗎?美在哪里?
生:討論分析。
師:大海是美的,我們歌唱和贊美大海,大海是深邃的,寄托著我們無限的情思,今天就讓我們來學習一首寄托著海峽兩岸深情的歌曲《鼓浪嶼之波》。
二、教唱歌曲
師:剛才我們大家共同欣賞了一首非常優(yōu)美動聽的描寫大海主題的歌曲,下面你們能否說出歌曲描寫的是我國什么地方嗎?
生:臺灣島、鼓浪嶼、基隆港等。
師:同學們說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一起去看看那里美麗的臺灣風光吧!
師:優(yōu)美的畫面好像把我們帶到了富饒美麗的臺灣島,使我們流連忘返。下面我們就用美妙的歌聲來表達對它的贊美與熱愛吧!
師:先提示歌曲中的節(jié)奏難點──弱起節(jié)奏(后八分音符起唱)(出示4/4拍圖示)。并要求學生劃拍。八分休止符可以讓學生用吸氣或拍腿表示,同是強調第一拍重音。
生:第一遍隨鋼琴輕聲視唱曲譜。(《鼓浪嶼之波》歌曲學習)
(教師提示:1、弱起節(jié)奏。2、視唱曲譜時的正確發(fā)聲狀態(tài):上身挺拔,放松:嘴巴充分打開,吸氣積極,總之視唱也要盡量要求學生做到“字正腔圓”。)
師:同學們第一遍視唱得比較準確,弱起節(jié)奏完成得也很好,只是在樂句的連音處理上需要更好一些。之后教師分別在歌曲的第一、第二樂句唱出加連線與不代連線的兩種不同唱法,讓學生聽后比較說一說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
師:仔細聽,哪一個你認為是加有連線的唱法,哪一種是沒有的?
生:第一種沒有連線,第二種是有連線的。
師:同學聽得很仔細。很準確。再想想,兩種不同形式的演唱,聽起來在音樂發(fā)展上有哪些不一樣?
生:(沒有連線)比較方整,生硬,較缺乏樂句間的連貫性。(有連線)較柔和,樂句間的線條比較鮮明,比較連貫,鮮明地描繪出了水中波紋流動的感覺。
師:說得很好,很有體會。連線的運用在這首歌曲作品中不能被忽視,下面我們分別把第一、第二樂句視唱一遍,同時再次體會一下連線在樂句中的作用。
生:同時劃拍,視唱歌曲第一、第二樂句旋律,注意連線的正確唱法。
師:同學們剛才旋律視唱得比較準確。下面我們能不能在視唱較準確的基礎上,小心地把歌詞填進去,同時提示學生注意的幾個要點:a.填詞時要注意連線的處理,不要影響到樂句的連貫性與起伏性;b.樂句間的呼吸要積極、深入;c.注意歌曲中的弱起節(jié)奏;d.高音區(qū)避免聲帶用力,而是體會全身在完全松弛的狀態(tài)下,借用腰腹的力量,同時打開口、咽腔。
生:第二遍隨琴輕聲填出歌詞,同時盡量注意體會教師提示的四個演唱要點。 師:同學們歌詞填得比較準確,也比較完整?,F在你們思考一個問題:剛才你們完整地唱了一遍這首歌曲,結合音樂中樂句與歌詞的發(fā)展,能不能說說這首歌曲大致可以分成幾部分?
生:討論并回答。
師:肯定后加以總結。同學們說得都很有道理。此曲在結構上分為二段體:第一樂段由兩個樂句構成(第六小節(jié)至第十三小節(jié))。第二樂段(第十三小節(jié)至第二十二小節(jié))。與前一樂句形成對比,從而達到全曲旋律的最高點。同學們,你們知道這一高潮樂句唱的是什么地方嗎?
生:日光巖。
師:同學們想一想歌曲中為什么會提到日光巖?
生:風景名勝,制高點,日光巖中部的水操臺遺址,是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操練水軍、揮師東渡之地。
師:1981年,詞曲作者共同去福建沿海深入生活,在“鼓浪嶼”共登日光巖,極目遠眺,遙想當年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趕走了荷蘭殖民者,使臺灣重回祖國懷抱,思及今日,臺灣與大陸尚處于隔離狀態(tài),不禁思緒萬千,于是共同寫下了《鼓浪嶼之波》這首歌。(《鼓浪嶼之波》動畫)
師:同學們想象一下:你就是那個站在日光巖上思念親人的人,這個時候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那種情感已經隨著海水漂向了遠方美麗的臺灣島。下面我們能不能把這種情緒帶到歌曲中,用自然、深情的聲音去演唱呢?
再次提示學生在演唱歌曲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特別注意樂句間的換氣要深沉,整首歌曲的力度變化應為:p—mp—f—p。
生:隨琴在教師的帶領下充滿感情地、深情地第三遍演唱《鼓浪嶼之波》全曲。
師:同學們演唱得情緒很飽滿,很投入,通過你們的歌聲,仿佛把我?guī)У搅嗣利惖呐_灣島,也感受到了那里的骨肉同胞思念祖國親人的無限眷戀之情。
三、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
師:同學們,我們剛剛用優(yōu)美的歌聲表達了對大海的贊美以及對祖國寶島臺灣的深深思念。下面我們就超越遙遠的時空,來看一看祖國西沙群島的美麗風光吧!
生: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動畫。
師:聽完這首優(yōu)美的歌曲,體會與《鼓浪嶼之波》在音樂風格及情緒上有哪些不同? 生:(分組討論后回答)兩首歌曲在音樂風格上都很優(yōu)美抒情,但《鼓浪嶼之波》在演唱形式上更加內在、深情,表達了骨肉同胞思念親人的心情,而《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在優(yōu)美的同時,更增加了活潑、歡快的情緒。
師:回答得很好。歌曲《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是電影《南海風云》的片頭曲。蘇圻雄詞、呂遠作曲。歌詞以優(yōu)美的筆調和親切的語句,寫出了西沙群島富饒的資源和美麗的風光,并以此抒發(fā)了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音樂以南海漁歌為基調,并吸取戲曲音樂甩腔的手法,富有濃厚的地方色彩,曲調活潑優(yōu)美,熱情地贊頌了西沙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無比熱愛之情。歌曲為C大調,節(jié)奏較為自由,并賦予變化,歌曲分為兩大部分。前7小節(jié)的引子曲調充滿了呼喚性,好像作者對家鄉(xiāng)美麗景色的贊嘆之情,緊跟著在7─24小節(jié)的第一部分比較自由,像是海上漁歌,生動地描繪了西沙寶島“綠樹銀灘,風光如畫”的美麗景象。24─47小節(jié)為第二部分音樂較激情,是歌曲的高潮,唱出了南海漁民熱愛家鄉(xiāng)的喜悅心情。 師:了解了歌曲的音樂結構,我們再次結合譜例完整地欣賞《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
生:隨錄音小聲哼唱旋律欣賞全曲。
四、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通過演唱《鼓浪嶼之波》和欣賞歌曲《西沙,可愛的家鄉(xiāng)》,感受到了大海的廣闊與美麗,更體會到了骨肉同胞的無限思念之情。
第二節(jié)
教學目標
1. 通過欣賞《大海啊,故鄉(xiāng)》和《海濱音詩》,加深學生對大海的了解和熱愛。
2. 學會用豎笛演奏《大海啊,故鄉(xiāng)》。
3. 通過創(chuàng)編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同一題材可以用不同體裁的藝術形式來表現。
教學重、難點
重點:能夠感受小提琴獨奏曲《海濱音詩》的音樂情趣。
難點:體會不同體裁的作品描繪不同形象的大海。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欣賞《大海啊,故鄉(xiāng)》視頻片段。剛才這段旋律你們熟悉嗎?是否有人會唱這首歌曲?請一兩位學生試著唱一唱歌曲片段。
生:兩位同學分別演唱歌曲片斷。
師:你們演唱得很好??磥砟銈儗@首歌曲很熟悉,但是你們知道這首歌曲是由哪位作曲家創(chuàng)作的嗎?
二、欣賞:《大海啊,故鄉(xiāng)》
師:介紹《大海啊,故鄉(xiāng)》的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這首歌創(chuàng)作于1980年,是電影《大海在呼喚》的主題歌。
師:結合《大海啊,故鄉(xiāng)》譜例,誰能試說這首歌曲的調號及基本結構? 生:哼唱旋律,分組討論并回答。
師:歌曲由兩個樂段構成,句法和結構都十分簡單。它的第一部分強調中低音區(qū),第二部分則向上方五度移動,強調了中高音區(qū),并反復一次,既造成了歌曲的高潮,又沒有引進新的音樂素材,顯得精練統一。而全曲運用了作為歌曲的主導節(jié)奏,表現了海的搖蕩。
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視唱節(jié)奏,并體會其在歌曲中的基本律動。再次完整欣賞。
師:欣賞歌曲《大海啊,故鄉(xiāng)》,下面我們是否能用豎笛演奏它呢?
三、學吹豎笛《大海啊,故鄉(xiāng)》
師:再次播放錄音,學生熟悉并哼唱樂譜。
生:以組為單位練習吹奏。
師:個別針對性技術難點輔導。并強調吹奏時注意樂句的起始拍,氣息的均勻等。
師:將全班分為兩組,在教師的鋼琴伴奏下,師生共同合作吹奏完成全曲。
師:同學們的演奏很成功。
四、小提琴獨奏曲《海濱音詩》
師:剛才我們用豎笛演奏了《大海啊,故鄉(xiāng)》,并且充分感受到了用樂器來表達音樂情緒的那份快樂。下面我們再來欣賞一首描寫大海的器樂曲《海濱音詩》。誰能聽出它是由哪件樂器演奏的?
生:小提琴。
師:同學們說得很對。小提琴是一件表現力非常豐富的樂器,最能夠表達人物細膩的情感。下面我們就樂曲的三個樂段(《海濱音詩》第一段、《海濱音詩》第二段、《海濱音詩》第三段)逐一地分段來賞聽,現在給同學們三個選項:一、抒情;二、激情;三、遐想。請同學們在欣賞的同時給它們歸類。(《海濱音詩》曲作者及創(chuàng)作背景簡介)
生:討論并回答問題。
師:歸納。
第一段:抒情主題。如歌、如吟、如訴,像是敞開的心靈,向著大海盡情地傾訴。
第二段:激情主題。展現了大海坦蕩寬廣的胸懷。
第三段:抒情的旋律發(fā)展成深思的音調,給了我們無限的遐想。
五、音樂創(chuàng)編活動
師:這節(jié)課我們演奏并欣賞了不同風格的音樂,感受到了大海的無窮魅力?,F在同學們想一想,作為一個中學生,此時此刻我們還可以用哪些方式來表達我們對祖國的熱愛,對大海的贊美呢?現在就給你們一個機會。我們將全班分成四組,并設定相關主題。
舞蹈組:舞動的大海。
繪畫組:夢幻的大海。
朗誦組:詩情畫意的大海。
歌唱組:如歌的大海。
(以組為單位展示與表演)
師生:共同組成評判組,參與打分,評選出優(yōu)勝組,并頒獎。
師:各組的展示相當精彩,讓我們?yōu)樗麄兊某晒φ故竟恼啤?BR> 六、課堂小結
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演唱、演奏、欣賞等不同的藝術形式,來感受與體驗音樂所表達的各種情感,領悟大海帶給我們的無窮魅力,從而使我們更加熱愛祖國,更加依戀大海,更加熱愛自己的故鄉(xiāng)。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九年級音樂教案 | 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九年級音樂教案 | 九年級音樂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