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我們崇尚公平》教案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我們崇尚公平》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思想政治《我們崇尚公平》教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社會合作的含義、重要性,如何保證社會合作的正常運營;知道公平有利于社會穩(wěn)定,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的意義。
    2、能力目標:
    能夠有效的參與社會合作,能夠辨別正義和非正義行為,努力承擔起自己的責任。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驗社會合作帶來的快樂,激發(fā)社會正義感,樹立公平意識,努力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社會合作需要公平
    教學難點:在社會合作中如何才算公平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課堂導入
    用《三個和尚》的動畫導入。
    環(huán)節(jié)二:情境體驗
    思考:
    1、三個和尚沒有水喝的原因是什么?
    2、在什么樣的情況下三個和尚才有水喝?
    3、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社會生活需要合作)
    從而導入主題“社會生活需要合作”
    環(huán)節(jié)三:新知探究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交流展示
    分別講述野牛和螞蟻群的故事,請同學們思考,然后小組討論交流,完成下面的問題:
    1.野牛為什么不能抵擋獅子的進攻?
    2.螞蟻群憑借什么力量逃離火海?
    3.這兩個故事給了我們怎樣的啟迪?
    注意引導學生達到:
    ①因為野牛沒有團結合作的精神。野??匆娮约旱耐愔粫髯蕴用?,隔岸觀火,野牛冷漠的態(tài)度是同類容易被害的原因。
    ②螞蟻群憑借團結合作的力量解決困難。螞蟻群寧可犧牲自己來挽救同類,遇險時會自覺地互相幫助共度難關。
    ③啟示:社會生活需要合作,我們要樹立合作意識,學會合作。
    (一)社會生活需要合作,思考下列問題:
    1、為什么社會生活需要合作?(即社會合作的重要性)
    因為社會合作是社會生活順利進行的必要條件。
    2、如何保證社會合作的順利進行?
    現代社會由政府組織和實施保證社會合作的順利進行。——政府通過制定公民認可的制度和政策,負責安排制度和政策的實施與監(jiān)
    督等服務來保證社會合作能夠穩(wěn)定、健康地運行和發(fā)展。
    (二)社會生活需要公平 ,思考下列問題:
    1、 為什么社會合作需要公平?
    2、 在社會合作如何才算公平?
    (三)深度引導,實現能力,情感目標。
    一個瞎子和一個跛子的故事:一個瞎子和一個跛子,被大火圍在一座樓房里,眼看著只有坐以待斃,但四肢健全的瞎子和眼睛明亮的跛子,聰明地組合成一個完整的“身體”,瞎子背起跛子,跛子指路,終于從大火中死里逃生……liuxue86.com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我們每個人難免在某些時候或是“瞎子”,或是“跛子”,都需要與他人合作以彌補我們自身的缺陷。一項事業(yè)的成功往往是眾人精誠合作的結果)。
    (活動討論)
    自學指導(一)
    下列情況體現公平原則嗎?為什么?
    正泰老總南存輝:上繳國家個人所得稅276萬,而成為人們心目中依法納稅的企業(yè)家楷模。
    王老師:上繳個人所得稅325元。
    低保戶劉大叔的兩個孩子:領到政府頒發(fā)的教育卷免費入學就讀。
    學生討論交流后選代表向全班作交流匯報,教師作點評。(目的:幫助學生了解對公平與不公平的判斷,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懂得在社會生活中要學會公平合作。)
    自學指導(二)
    你覺得這個招聘廣告公平嗎?從這則招聘廣告中你得到什么啟示?
    1、道路清潔工,建筑工地小工若干,身體健壯,月薪300元。
    2、某廠招收制袋工,初中文化,身體健康,月薪400元。
    3、公司招聘工程師,研究生學歷,軟件開發(fā)專業(yè),月薪
    8000元。
    4、華工學院招聘客座教授,除國家工資外,年工資補貼10萬元,配備一套三居室住房。
    要求:先作判斷,然后簡單說明理由。
    (目的:提高自己對公平與不公平的判別能力及對相對公平的理解)
    小組討論完后作交流發(fā)言,教師作點評。
    自學指導(三)
    你知道有哪些社會不公平現象嗎?(多媒體展示圖片)
    學生討論交流;
    (目的:實現學習目標1、2,明確青少年從小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意義,明白公平是相對的,并不是絕對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現象,我們應該正確看待,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環(huán)節(jié)四:心靈感悟
    什么是弱勢群體?
    “三無”對象:無勞動能力、無經濟來源、無法定贍養(yǎng)人的孤寡老人、孤兒和殘疾人,其人數大約是100萬人;
    城鄉(xiāng)貧困人口:其人數大概將近5000萬;
    城市中的下崗、失業(yè)人員:其人數大約2000萬;
    進城打工的農民:6000多萬;
    低收入的退休人員:100多萬。
    除去交差重疊部分,全部相加約8000萬——1億人口。
    環(huán)節(jié)五:行為提升
    講述并感悟《在心間播種公平》一文,然后思考、討論完成下列問題:
    1、老人的同學為什么在50年后仍然不服輸?
    2、如果你有競爭對手,在競爭中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3、在社會生活中,公平為什么是重要的?
    4、結合上一節(jié)課及本節(jié)課的學習,也請你談談自己的感悟。
    學生思考完后在小組內相互交流,然后選代表交流匯報。
    (目的:讓學生感悟公平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性,領悟社會合作與競爭都不能離開公平。)
    我們崇尚公平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正確認識公平問題以及公平與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的關系。
    2.能力目標: 對公平與不公平的現象能獨立判斷,能理解公平是相對的,沒有絕
    對的公平,能在感性認識基礎上,概括地表達和說明什么是公平。通過探究式的
    合作學習,使學生學會交流,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同他人合作的意識。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努力培養(yǎng)合理真切的社會公平感和對待社會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理智感,增強積極維護社會公平的責任意識,做一個追求公平的現代人。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讓學生懂得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wěn)定和個體發(fā)展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讓學生理解公平是相對的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一:課堂導入
    上課前,我先讓學生欣賞《千手觀音》圖片,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yōu)勢,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
    環(huán)節(jié)二:情境體驗
    思考,對他們而言,公平是什么?是命運不公,讓自己殘疾,還是社會的關心讓他們可以在舞臺上盡情的跳舞?隨即,拋出生活中有哪些公平現象,有哪些不公平現象?利用設疑置問的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引出今天的話題<<公平是社會穩(wěn)定的天平>>
    環(huán)節(jié)三:新知探究
    一、對公平的不同理解
    不同的人對公平有不同的理解。學生對這個比較理論的觀點是不容易理解與接受的,因此我設置了一個“眾說紛紜話公平”的活動,讓學生根據一些提示,思考我認為公平是什么?如法學家認為公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物理學家認為公平是天平上的平衡。運動員則認為公平就是反興奮劑。那么我認為公平是什么呢?從而得出結論:不同的時代,不同的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這個活動簡單易操作,學生都有話說,而且從不同的側面思考回得出不同的答案,因此,極具引導性。
    二、什么是公平
    理解一般意義上的公平以及公平的相對性是本課的難點,在這里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利用多媒體播放一個Flash《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小故事,讓學生思考:對于和尚來說,什么是公平?學生輕松地看完后,馬上就得出,和尚認為的公平其實就是要喝水就要勞動,就要參與挑水、承擔責任,之所以發(fā)生沒水喝的情況就是因為有和尚發(fā)現別人沒挑水也有水喝,發(fā)現自己吃虧了,不公平了,從而也不愿意去挑水了。因此得出一個結論:人們心目中的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不偏袒哪一方,不偏袒某個人,參與社會合作的每一個人承擔他應分擔的責任、得到他應得的利益。即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是相對的。
    三、社會穩(wěn)定和發(fā)展需要公平(公平對社會和個人的作用)
    這是本課的重點。為了讓學生清楚公平對社會和個人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我讓學生閱讀書本102頁的材料,并思考:1、他們享有的權利對個人的生活有什么影響?2、他們的公平感受對社會有什么積極影響?通過這一提問式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從相互的交流中理解:對個人—有了公平,人們才享有各種平等的權利,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fā)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才能充分調動社會成員的積極性。對社會—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各得其所,共同推動社會持續(xù)發(fā)展。
    環(huán)節(jié)四:心靈感悟
    欣賞:《好漢歌》歌詞
    環(huán)節(jié)五:行為提升
    我為班集體出謀劃策
    在班級管理中存在哪些不夠公平的行為?這些行為對于班級建設有什么影響?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對本課的內容進行必要的概括,一方面有利于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本課內容,提高對本課知識點的熟悉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歸納、概括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