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氣候變化》教案一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循環(huán)、農業(yè)等的影響。
3.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
播放視頻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么,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xiàn)?對人類活動帶來什么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景鍟?BR>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準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么?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么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后,我們來看一看近現(xiàn)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郁?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代夫陣地不保,眼看著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代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jīng)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尼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jīng)歷氣候的變化,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qū)之一。
監(jiān)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qū)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qū)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yè)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濕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fā)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shù)乃緳C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lián)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jù)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氣候變化》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系
2、了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yǎng)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huán)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xiàn)22℃高溫,創(chuàng)百年紀錄;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xiàn)罕見持續(xù)46℃高溫天氣;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xù)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現(xiàn)了持續(xù)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xiàn)象反映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為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活動】探究活動一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9—50《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
④各種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系?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①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④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⑤大尺度的氣候變化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jù),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jié)。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qū)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qū)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qū)(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xiàn)、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活動】探究活動二
討論:
下圖是近現(xiàn)代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中灰色線條代表的是僅考慮自然變化得到的模擬值,紅色線條代表的是實際氣溫變化曲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
(2)近現(xiàn)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 2 ) 近現(xiàn)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那么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地區(qū)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xiàn)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最高將會上漲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qū)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qū)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yè)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科學家預測,就地區(qū)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fā)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qū)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板書: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huán)過程,可能使蒸發(fā)加大,改變區(qū)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fā)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fā)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fā)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活動】探究活動三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么作為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zhàn)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yǎng)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jīng)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后習題
板書: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xiàn)、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教學目標
1.閱讀不同時間尺度的氣候變化圖等有關圖表資料,認識全球氣候變化的事實。
2.利用有關圖文資料,探究分析全球氣候變化對海岸、水循環(huán)、農業(yè)等的影響。
3.通過討論交流,歸納全球氣候變暖的適應對策,樹立合作意識和全球意識。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難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教學過程
【導入】導入
播放視頻
從北半球的哥本哈根到南半球的德班,從西半球的坎昆到東半球的巴黎,云集各國首腦,聚焦全球目光,關注一個問題,全球氣候變化。
那么,全球氣候變化有哪些表現(xiàn)?對人類活動帶來什么影響?我們如何應對?帶著這三個問題,我們進入今天的學習?!景鍟?BR> 【活動】教學過程
活動一
請同學們拿出學案,按照要求,完成活動一。
活動二
完成了知識的準備,讓我們穿越時間,去探知全球氣候變化的歷程。
請大家完成活動二。
活動三
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又有著怎樣的特點。
這幅圖同學們能看懂么?
懂,那老師來考一考大家~
不懂,那我們一起來研究怎么讀這一副圖~
活動四
最后,我們來看一看近現(xiàn)代的氣候變化。
活動五
是誰?讓北極熊哥哥如此憂郁?
是誰?讓乞力馬扎羅山的帽子不翼而飛?
又是誰?讓馬爾代夫陣地不保,眼看著就要香消玉殞?
不僅僅是馬爾代夫,世界各地的陣地都保不住了。
全球氣候變化已經(jīng)深刻而廣泛的影響著人類,下面,我們將走進非洲的肯尼亞,看一看氣候變化帶來了哪些影響?
接下來,我們要去一個美麗而神秘的地方,請同學們拿好筆,一邊觀看視頻,一邊記錄下氣候變化帶來的影響。集中注意力,仔細聆聽,快速記錄,我們來比一比,哪個小組記得最多!
“是誰帶來,遠古的呼喚·····
美妙的歌聲把我們帶入了地球的第三極——神奇的青藏高原。
原本“高處不勝寒”的青藏高原經(jīng)歷氣候的變化,成為全球氣候變化最典型的受影響地區(qū)之一。
監(jiān)測和研究表明,過去半個世紀,西藏地表年平均氣溫每10年升高0.31℃,極端高溫頻次顯著上升,而年降水量累計增加33mm,高原冰川面積在30年級退縮15%。
氣溫上升,降水增加利于牧草生長,增加了牧草產量,牲畜成活率得到提高;也改變了農區(qū)種植制度,作物適宜種植區(qū)域擴大,拓展了農牧業(yè)結構調整的空間。
降水增多,冰川面積增加,高原湖泊和沼澤濕地面積不斷增加,生物增多,高原景觀視覺效果更好。
高原生態(tài)環(huán)境整體改善的同時,融雪徑流有時也引發(fā)了洪水、滑坡、泥石流災害。影響生產和牧民生活。氣候變暖還導致凍土消融,高原公路凍土病害加劇,許多跑運輸?shù)乃緳C反映,一些路面起伏的情況越來越明顯。
歸納了氣候變化的影響,同學們是否明白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呢?請同學們完成第3問,運用整體性的原理,將選項填入合適的空格。
從這兩個關聯(lián)圖中,我們來歸納全球氣候變化影響人類活動的過程。
據(jù)研究表明,人類活動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
高中地理必修1《全球氣候變化》教案二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了解氣候變化的各種尺度及相互關系
2、了解全球及中國氣候變化的趨勢
3、了解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二、能力目標
1、培養(yǎng)資料收集和資料分析的能力
2、培養(yǎng)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樹立學生的環(huán)境、全球觀念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難點:
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及適應對策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導入
新課導入:閱讀資料:①1982年冬,美國紐約出現(xiàn)22℃高溫,創(chuàng)百年紀錄;1987年夏,希臘雅典出現(xiàn)罕見持續(xù)46℃高溫天氣;1988年7月,中國武漢高溫天氣持續(xù)25天之久。2003年也出現(xiàn)了持續(xù)40多天的高溫天氣。
思考:上述現(xiàn)象反映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全球變暖。
教師引入:全球變暖已成為全球性大氣環(huán)境問題,它直接造成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fā)展基礎的破壞。因此,我們今天所要探討的重要課題就是:全球氣候變化。
【活動】探究活動一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教材P49—50《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部分》,思考
1、①什么是氣候變化?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xiàn)是什么?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幾種類型?
④各種不同尺度氣候變化的概念分別是什么?
⑤不同尺度的氣候變化的相互關系?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什么?我國的情況如何?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與全球性氣候變化的關系?
板書: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學生回答:
1、①氣候變化是長時期大氣狀態(tài)變化的一種反映。
②氣候變化主要表現(xiàn)為不同時間尺度的冷暖或干濕變化。
③氣候變化按時間尺度不同,可以劃分為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近代氣候變化三種類型。
④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時間跨度最大,變化周期最長的氣候變化,稱為;距今1萬年以來的氣候變化,稱為歷史時期的氣候變化;最近一二百年有氣象觀測記錄時期的氣候變化,叫做近代氣候變化。
⑤大尺度的氣候變化是小尺度氣候變化的背景和分析依據(jù),而小尺度氣候變化則反映了大尺度氣候變化中的細節(jié)。
2、近百年來全球氣候變化的顯著特點是氣溫升高,1860年以來,全球平均氣溫升高了0.6℃。我國氣候變化的趨勢與全球氣候變化的總趨勢基本一致;近百年來,我國氣溫上升了0.4—0.5℃,略低于全球平均的0.6℃。
3、全球氣溫升高,是就全球平均狀況而言的,并非表明地球上每一地區(qū)氣溫都在上升。例如,我國北方地區(qū)氣溫增高比較明顯,而有些地區(qū)(如我國長江流域一帶)氣溫上升并不明顯,甚至下降。這說明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板書:
1、概念、表現(xiàn)、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活動】探究活動二
討論:
下圖是近現(xiàn)代全球年平均氣溫變化曲線。圖中灰色線條代表的是僅考慮自然變化得到的模擬值,紅色線條代表的是實際氣溫變化曲線。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能否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為什么?
(2)近現(xiàn)代氣候變化主要受哪兩方面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哪方面因素起主導作用?收集相關資料,說明該因素是通過什么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單純考慮自然因素得到的氣溫模擬結果,不能解釋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問題。二者的變化差別很大。
( 2 ) 近現(xiàn)代氣候變化主要受自然和人為因素的影響;對于近50年來的氣候變暖,人為因素起主導作用。該因素是通過燃燒礦物燃料向大氣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和毀林等方式促使氣候變暖的。
過渡:全球氣候變化已成為大家公認的事實,那么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呢?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1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部分思考這一問題(全球氣候變化可能會產生哪些影響?)
板書: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對于有些地區(qū)來說,許多影響是負面的或不利的。
板書: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介紹:海平面上升是因冰川融化和海水熱膨脹引起的海水上漲現(xiàn)象,它是長期緩慢進行的。許多科學家預測,到2100年,全球海平面最高將會上漲88厘米。海平面的上升會改變海岸線,給沿海地區(qū)帶來巨大影響,海拔較低的沿海地區(qū)將面臨被淹沒的危險。太平洋島國圖瓦盧將由此成為全球第一個因海平面上升而進行全民遷移的國家。
板書: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介紹:溫度是農業(yè)生產重要的外部條件之一。全球氣候變暖預示著積溫增加,生長期延長,對提高作物產量無疑是有利的。但是,溫度升高往往伴隨著干旱的加重,造成供水不足,這又會使作物減產。科學家預測,就地區(qū)而言,位于低緯度的大部分國家,農作物的產量將減少;而位于高緯度的國家,農作物產量有可能增加。由于不少發(fā)展中國家位于低緯度地區(qū),因此,氣候變化的這種區(qū)域差異性,可能會使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更為嚴峻。
板書: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介紹:全球變暖會影響整個水循環(huán)過程,可能使蒸發(fā)加大,改變區(qū)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極端異常事件的發(fā)生,導致洪澇、干旱災害的頻次和強度增加,以及地表徑流發(fā)生變化。隨著徑流減少,蒸發(fā)增強,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活動】探究活動三
轉折:既然全球變暖會引起很多不利影響,那么作為人類應如何面對這一挑戰(zhàn)呢?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第三個問題。
板書: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討論:請大家閱讀結合教材P53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部分討論人類應如何面對全球變暖這一問題呢?
學生回答:略。
教師總結:
1、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如減少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量,世界很多國家一方面提高能源利用技術和效率,采用新能源)
2、增加溫室氣體吸收。(如植樹造林和采用固碳技術)
3、適應氣候變化(如培養(yǎng)新的農作物品種,調整農業(yè)生產結構,規(guī)劃和建設防止海岸侵蝕的工程等)
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實行直接控制、應用經(jīng)濟手段、鼓勵公眾參與等措施)
5、努力加強國際合作
課后習題
板書:
一、全球氣候在不斷變化之中
1、概念、表現(xiàn)、分類
2、顯著特點:氣溫升高
3、區(qū)域性氣候的變化要比全球性氣候變化復雜得多
二、全球氣候變化的可能影響
1、最明顯的后果之一:海平面土升。
2、通過影響溫度而影響氣候和農作物,甚至會加重發(fā)展中國家所面臨的問題。
3全球變暖將加劇水資源的不穩(wěn)定性與供需矛盾。
三、氣候變化的適應對策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案 | 高一地理教學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