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一級建造師考試網為您整理“施工合同發(fā)生爭議怎么辦”,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1、施工合同爭議解決機制的路徑選擇
我國建設工程合同范本從1999版、2007版至2013版的替代歷程中,合同爭議解決機制的種類不斷豐富,從99版的訴訟或仲裁,發(fā)展至昨日分享所述的5種具體方式(和解、調解、爭議評審、仲裁和訴訟)。
一般而言,《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的爭議解決一般路徑是:爭議提出—監(jiān)理人、發(fā)包人審查—和解—調解—爭議評審—仲裁或訴訟。
如果采用《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3—0201)就應該按照先和解或調解,再爭議評審,如果這三種方法不行,才會考慮使用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爭議。
上述的合同爭議解決機制的推薦選擇方式,儼然已經成為業(yè)界慣例。但是,各種競爭性的爭議解決方式的適用性與效率問題并未得到很好的揭示。
2、施工合同爭議解決機制的效率比較分析
從目前文獻搜集來看,專家和學者主要從時間、費用、約束力、保密性、保持關系等角度來比較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五種爭議解決方式。
從時間上來比較
和解是雙方當事人互相協(xié)商達成一致,沒有第三人介入就可以解決的方式,時間可以很短。
調解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居中調停,需要第三人對整個爭議花時間去了解、咨詢,其過程比和解要復雜。
爭議評審有一定的程序、時間要求,自收到爭議評審申請報告后14天內作出書面決定,少于一般的仲裁或訴訟程序。
仲裁有特定的程序,要經過仲裁申請和受理、組庭、開庭和裁決階段,一般在四個月以上。
訴訟時間更長,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第一審民事案件,期限為六個月,有特殊情況需要延長的,最多可延長九個月。
從費用上來比較
和解花費極少。
調解收費中,行政調解不收費;民間調解收取費用一般較低;法院調解和仲裁調解包含在審判和仲裁過程中,以調解方式結案,減半交納案件受理費。
爭議評審費用,主要是鑒定費、造價預算費、差旅費、通訊費、場地費等;經查閱國內爭議評審規(guī)則,很多評審規(guī)則沒有規(guī)定具體的報酬計算方式和標準,只是簡單說明包括哪些費用組成,即使有收費標準,各地收費標準差距也較大,但總體來說,每次爭議評審的費用也超過了2萬元。
仲裁所需費用包括仲裁受理費、處理費,另外,還有律師費用,采用仲裁方式,一般總共費用達到爭議金額的4%?8%。
采用訴訟方式,其整個花費占爭議金額的費用大約為3%?5%,與仲裁方式相比略少。
從約束力來比較
和解或民間調解、行政調解方式所形成的解決結果不具有約束力。
法院調解和仲裁調解在法院或仲裁委員會做出調解書后,才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強制力。
爭議評審小組作出的書面決定經合同當事人簽字確認后,要經過一定程序才具有強制力。
仲裁或訴訟方式解決爭議的結果是仲裁裁決或法院判決,具有法律約束力和強制力,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直接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具體比較可見表1。

一級建造師考試欄目推薦:
考一級建造師的9大理由
2017年一級建造師報名時間
2017年一級建造師考試時間
若建造師指標取消對建筑業(yè)有哪些影響
取消企業(yè)資質對建造師需求有什么好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