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名校招生淡化專業(yè)細分

字號:


    出國留學網高考網為大家提供新高考改革:名校招生淡化專業(yè)細分,更多高考資訊請關注我們網站的更新!
    新高考改革:名校招生淡化專業(yè)細分
    繼清華大學宣布所有本科專業(yè)開啟大類招生后,記者了解到,2017年,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等多所高校都將推行大類招生。新高考改革浪潮中,選考科目將直接與大學專業(yè)掛鉤,高校也不再一味標榜自己在國內外的綜合排名,而是通過“大類招生+入校分流”、降低轉專業(yè)門檻、強化輔修等方式,讓學生選擇真正感興趣的專業(yè)。
    高校追趕大類招生“快車”
    今年,清華在全國各省份開啟大類招生,全校所有本科招生專業(yè)將合并為16個大類,包括數理類、化生類、人文與社會類等。
    為了配合國家招生考試制度改革,不單是清華,多所學校今年都在追趕大類招生的“快車”。
    北航今年也實行大類招生,理科類分工科試驗班(航空航天類)、理科試驗班等6大類在本科一批招考;文科按照社會科學試驗班類招生,涵蓋經濟學、法學、語言類等多個專業(yè);北京化工大學有生物工程類、機械類、數學類、電子信息類和公共管理類五個大類招生專業(yè),其中機械類為新增。
    北京郵電大學部分專業(yè)開始采用大類招生和大類培養(yǎng)模式,電子信息類、計算機類、理科實驗班類等8個大類均在京招生。據了解,北郵今年有一半以上專業(yè)都包含在這八個大類中。北京科技大學今年也穩(wěn)步推進大類招生,24個專業(yè)中有10個大類專業(yè),包括材料科學與工程類、數學類、文科實驗班類、工科實驗班類等,每個大類里面至少包含2個專業(yè)。
    分流標準成為關注焦點
    按照大類招生,入校后如何分流,分流時進入心儀小專業(yè)的幾率大嗎?這是考生關注的焦點。目前,各校分流標準有所不同。
    清華招生教師潘長勇教授透露,去年,清華機械大類首次招生,分流預計在今年暑假進行,主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興趣和志向,對學生的測評以及專家學者對學生的面試三方面因素來決定。
    中國人民大學本科招辦主任苗苗介紹,學生一般是在第二到第四學期之間進行專業(yè)分流,各個院系的具體標準有所不同,大部分學院在分流時主要考慮學生的學術志趣和意愿,個別學院在遭遇冷熱不均時會考量學生相關專業(yè)的單科成績或者之前的學分績點。
    她透露,學生入校后,高考志愿填報的“激情”退卻,通過學校組織的新生研討課、學術生涯規(guī)劃、導師交流等活動,也能比高考時更理性、全面地認識專業(yè)。即使未能選擇到心儀專業(yè),人大還設有雙選認證制度,各院系開放相當比例的高質量課程來滿足學生跨專業(yè)、跨院系輔修的需求。人大校內經濟學—數學實驗班、金融學—數學實驗班等十幾個實驗班大多是入校后二次選拔,以培養(yǎng)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
    北京交通大學招生就業(yè)處處長史貞軍告訴記者,學校在大一下學期啟動分流并確定結果??陀^來講,分流時冷熱不均現(xiàn)象確實存在,學校盡量尊重學生,堅持志愿優(yōu)先原則。同時,通過大學新生入學教育、專業(yè)導論以及個人素質測評等方式,有序引導學生做選擇。
    轉專業(yè)門檻隨之降低
    這幾年為了應對家長和考生對專業(yè)的關注度,多所學校也通過在校內降低轉專業(yè)門檻的方式,來調動報考積極性。
    今年,北京大學轉系轉專業(yè)政策有很大調整,如取消一般專業(yè)申請轉出人數不超過本專業(yè)年級總人數的20%、外語專業(yè)申請轉出人數不超過本專業(yè)年級總人數的10%等限制;同時,輔修與主修科目將同堂同質管理,并實行輔修免費。
    北科大招辦主任尹兆華透露,對于轉專業(yè),學校最近五六年幾乎是零門檻不設限,每年成功轉專業(yè)的大約有200多人;除了材料類、工商管理類、計算機類等熱門專業(yè)會成立考核小組對學生進行考核外,其他基本都能滿足學生志愿。
    今年,北郵也降低了轉專業(yè)要求,除了中外合作辦學、藝術類等少數專業(yè)之外,本科新生轉專業(yè)申請零門檻。過去,北郵要求學生大一成績前10%才可申請轉專業(yè),而今年的新規(guī)是,凡是對目前專業(yè)不是特別滿意的學生均有2次申請轉專業(yè)機會,分別是第三和第四學期;申請的專業(yè)院系將根據報名人數和情況組織本學院的考核,根據考核決定哪些學生可以轉專業(yè)。
    專家觀點
    “大類”招生要因校而異
    1、大類招生緣何成為香餑餑?
    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指出,大類招生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改革。過去國內大學學科專業(yè)劃分過多、過細,主要是為了適應計劃經濟的需求,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加速更新,職業(yè)轉換可能性很大,大學里學到的知識工作后很快過時。通過大類招生,強化通識教育,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技能和方法,能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
    2、大類招生適宜推而廣之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長雷慶分析,對于研究型、綜合型大學,學生畢業(yè)后大部分要讀研深造,大類培養(yǎng)讓學生基礎更寬,有利于今后發(fā)展;而對于今后服務對象明確,側重于專門領域和行業(yè)的院校來講,專業(yè)細分則有必要,比如外語類院校學生入校時就要確定語種,但在基礎課方面可加強通識教育。
    小編精心為您推薦:
    
高考改革信息匯總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山東 浙江 福建 廣東
廣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蘇 河北 陜西 內蒙古
山西 貴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寧夏 甘肅
海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安徽 江西 云南  
出國留學網高考改革頻道為您提供

    
高考政策 高考改革 自主招生 異地高考 招生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