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份高溫補貼標準一覽表

字號:


    28省份高溫津貼出爐了,各省高溫津貼什么時候開始發(fā)放?會持久多少個月?下面留學網小編收集整理了各省高溫津貼標準及發(fā)放時間,歡迎閱讀!
    根據2012年修訂的《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guī)定,用人單位安排勞動者在35℃以上高溫天氣從事室外露天作業(yè)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將工作場所溫度降低到33℃以下的,應當向勞動者發(fā)放高溫津貼。
    據不完全統(tǒng)計,目前全國已經有28個省份明確了本地區(qū)的高溫津貼發(fā)放標準。而其中山東、陜西等地都是在去年上調了津貼標準。
    

    28省份高溫津貼標準一覽表
    

    地區(qū)
    

    發(fā)放金額
    

    發(fā)放時間
    

    北京
    

    120元/月(室內高溫作業(yè))
    
    180元/月(室外高溫作業(yè)人員)
    

    6-8月
    

    河北
    

    1.5元/小時(室外露天作業(yè))
    
    1元/小時(室內高溫勞動者)
    

    5月21日至8月31日
    
    (冬季取暖期標準不超過4個月)
    
    6月11日至8月20日
    
    (冬季取暖期標準超過4個月)
    

    浙江
    

    225元/月(高溫作業(yè)人員)
    
    180元/月(非高溫作業(yè)人員)
    
    145元/月(一般工作人員)
    

    6-9月
    

    山西
    

    240元/月
    

    6-8月
    

    江蘇
    

    200元/月
    

    6-9月
    

    上海
    

    200元/月
    

    6-9月
    

    遼寧
    

    200元/月
    

    7-9月
    

    福建
    

    200元/月
    

    5-9月
    

    內蒙古
    

    180元/月
    

    ——
    

    廣東
    

    150元/月
    

    6-10月
    

    廣西
    

    100~200元/月
    

    6-10月
    

    湖南
    

    不低于150元/月
    

    7-9月
    

    江西
    

    240元/月(室外、高溫作業(yè)人員)
    
    160元/月(室內非高溫作業(yè)人員)
    

    6-9月
    

    山東
    

    200元/月(室外、高溫作業(yè)人員)
    
    140元/月(非高溫作業(yè)人員)
    

    6-9月
    

    甘肅
    

    12元/天(高溫、露天作業(yè)人員)
    
    8元/天(其他作業(yè)人員)
    

    6-9月
    

    天津
    

    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平均工資12%
    

    6-9月
    

    湖北
    

    12元/天
    

    6-9月
    

    河南
    

    10元/天
    

    ——
    

    陜西
    

    25元/天
    

    6-9月
    

    海南
    

    10元/天
    

    4-10月
    

    云南
    

    10元/天
    

    ——
    

    吉林
    

    10元以上/天
    

    ——
    

    四川
    

    8-12元/天
    

    ——
    

    新疆
    

    10-20元/天
    

    ——
    

    安徽
    

    不低于10元/天
    

    ——
    

    寧夏
    

    12元/天(高溫、露天作業(yè)人員)
    
    8元/天(其他作業(yè)人員)
    

    6-9月
    

    重慶
    

    不低于5、10、15元/天
    
    (按溫度范圍)
    

    5-10月
    

    貴州
    

    8元/天或168元/月
    

    6-9月
    

    例如,去年,山東省將從事室外作業(yè)和高溫作業(yè)人員的津貼從每人每月由120元漲至200元;非高溫作業(yè)人員每人每月80元漲至140元。這也是該省自2006年以來首次上調這一標準。陜西省的高溫津貼標準由原來的每人每天10元提高到25元。
    另外,河北省也在去年制定了夏季高溫津貼試行標準。根據該標準,從事室外露天作業(yè)的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1.5元;沒有防暑降溫設備或有防暑降溫設備但達不到降低工作場所溫度效果的室內勞動者每人每小時(含加班加點)1元。
    從高溫津貼發(fā)放時間來看,各地也因氣候條件差異有所區(qū)別。如,北京、山西等北方地區(qū)的發(fā)放時間段為6到8月,而海南省的發(fā)放時間長達7個月,為4到10月。
    河北省因南北跨度長,氣溫差別大等原因,實行夏季高溫津貼差別時長。其中,冬季取暖期標準不超過4個月(含4個月)的市、區(qū)、縣(市),每年從5月21日至8月31日執(zhí)行;冬季取暖期標準超過4個月(不含4個月)的市、區(qū)、縣(市),每年從6月11日至8月20日執(zhí)行。
    高溫津貼是工資!不是福利!
    高溫津貼只是一項福利,企業(yè)可發(fā)可不發(fā)?針對不少企業(yè)甚至勞動者存在的這一觀念誤區(qū),廣州市人社局提醒:
    高溫津貼屬于勞動報酬(工資)的組成部分,該發(fā)而不發(fā)屬違法行為,最高面臨1萬元罰款;未足額發(fā)放的,視為拖欠或克扣工資。
    單位不發(fā)高溫津貼怎么辦?
    如果用人單位在發(fā)放高溫津貼上違規(guī),勞動者可以向工會尋求幫助,工會組織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及時改正。
    此外,勞動者還可以向社保、安監(jiān)等部門舉報,由相關部門采取責令用人單位整改、行政處罰等措施,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多地標準數年未變 專家呼吁建立科學調整機制
    按照《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規(guī)定,高溫津貼標準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會同有關部門制定,并根據社會經濟發(fā)展狀況適時調整。
    統(tǒng)計發(fā)現,在已經明確高溫津貼標準的省份中,部分地區(qū)的標準已經多年未漲。
    例如,廣東目前的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50元,這一標準從2007年開始至今都未調整;河南省的高溫津貼標準為每人每工作日10元,這一標準也是2008年就已制定的。
    而與其他省份不同,目前,天津高溫津貼已經實行動態(tài)調整,日標準按照上年度全市職工日平均工資12%發(fā)放。
    “根據現在的物價水平,每個月一兩百元的高溫津貼標準還是少了些。”北京某駕校教練王師傅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王師傅說,因為屬于室外高溫作業(yè),6到8月期間,他每月可以領到200元高溫津貼。雖然這一水平已經高出了北京市規(guī)定的高溫津貼標準,但是王師傅認為,相較于近年來的工資、物價上漲情況,補貼并不算高。
    “高溫津貼是崗位津貼,是一種勞動補償,其調整還是應該與工資掛鉤。”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所長鄭東亮接受記者采訪時分析稱。
    鄭東亮表示,近些年已經有不少地區(qū)對津貼標準進行了調整,而未來地方政府有關部門要建立并完善一套科學合理的調整機制,并進行細化。
    “怎么調?調多少?這些問題都應當認真研究,高溫津貼不應是想起來就調,想不起來就不調。”鄭東亮說。
    全國開展專項檢查 高溫津貼不能成“紙上權益”
    近年來,人社部、中華全國總工會等部門都曾多次強調,用人單位要按規(guī)定發(fā)放高溫津貼,且防暑降溫飲料不得充抵高溫津貼。此外,不少地區(qū)也出臺了相應的監(jiān)督、懲罰措施。
    例如,《廣東省高溫天氣勞動保護辦法》中就明確,未向勞動者發(fā)放高溫津貼的,由縣級以上人力資源社會保障主管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給予補發(fā);逾期未改正的,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罰款。
    即便如此,在一些地方或者一些單位,高溫津貼仍然不能及時發(fā)放。例如,近期就有媒體報道,有建筑工地工人三年未收到過高溫津貼。
    記者在北京地區(qū)走訪發(fā)現,雖然不少像快遞員、環(huán)衛(wèi)工這樣的室外高溫作業(yè)人員表示,近年來有收到高溫津貼,但很多人對于高溫津貼發(fā)放的具體標準并不清楚。
    “我自己不知道北京市的高溫津貼到底是什么標準,應該發(fā)多少?什么時候發(fā)?這些不太了解。”海淀區(qū)一名環(huán)衛(wèi)工這樣告訴記者。
    對于部分地區(qū)高溫津貼落實不到位的問題,有專家表示,目前高溫天氣的勞動保護主要依靠勞動監(jiān)察部門、工會組織監(jiān)督,監(jiān)督管理工作比較乏力,懲處方面的欠缺,使得用人單位違法成本較低。此外,勞動者在企業(yè)面前較為弱勢,不敢更不會主張權利,都是高溫政策難落地的重要原因。
    “除了要有相應的處罰制度外,也要讓工人了解自己的權益所在。”鄭東亮表示,高溫津貼的發(fā)放涉及行業(yè)范圍巨大,如果僅憑借行政執(zhí)法很難完全兼顧,讓職工了解自身權益,才能更好監(jiān)督用人單位。
    記者了解到,就在本月初,人社部下發(fā)了關于開展用人單位遵守勞動用工和社會保險法律法規(guī)情況專項檢查的通知,決定6月15日至7月29日期間,在全國組織開展專項檢查。
    通知中,用人單位遵守高溫津貼規(guī)定情況被列入了檢查內容。此次檢查范圍為各類用人單位,其中,建筑市政、交通、水利等工程建設領域和勞動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飲服務等行業(yè)企業(yè)及鋼鐵、煤炭企業(yè)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