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的關于高中美術鑒賞《西方古典藝術的發(fā)源地——希臘、羅馬美術》教案的內容,供大家瀏覽參考。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教案欄目。
高中美術鑒賞《西方古典藝術的發(fā)源地——希臘、羅馬美術》教案一
教學目標:
1、了解希臘和羅馬雕塑、建筑的突出成就、重要地位及對西方美術的影響。
2、初步掌握欣賞西方雕塑、古建筑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
3、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術的藝術風格和藝術傳統(tǒng)。
教學重難點:
掌握古希臘人物雕塑的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難點:古希臘的歷史背景和審美取向。
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題:2004年希臘雅典奧運視頻材料引出課題。
二、講授新課:
(一)學生討論:
①、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
②、希臘的氣候。
學生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A、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尋找并發(fā)現(xiàn)問題。
B、引導學生分組展開討論。
教師肯定學生的觀點,并講授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
知識要點:
①、三面環(huán)海,一面臨山。溫和的氣候條件。為希臘人們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條件。
②、大理石的盛產,為希臘雕塑提供了材料的保證。
課件:播放舒緩的背景音樂。學生展開討論。
(二)歷史背景:
1、了解古希臘的歷史史實、神話傳說。
2、闡述自己的觀點。
(1)引導學生了解有關希臘的歷史實。
(2)知識點:
古希臘人: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們從事體育運動。
播放課件:展示有關的圖片。
播放背景音樂。
(三)感知作品:
1、學生觀察分析代表作品:
2、學生討論作品的特點和造型特色,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雕塑的造型美、原始意義,理想與現(xiàn)實結合。
(1)教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雕塑作品:《拳擊者像》、《擲鐵餅者》、《勝利女神》、《維納斯》。
(2)形成對作品的感知。
知識要點:建筑與雕塑的融合;理想與寫實的結合;美學觀念:“和諧的理想美”。
展示圖片:《三女神》、《擲鐵餅者》、《勝利女神》、《維納斯》。
(四)分析作品:
1、雕塑作品分析:
(1)學生觀察分析作品:《拳擊者像》、《擲鐵餅者》、《維納斯》。
(2)學生分析討論作品,比較雕塑作品間有何藝術特色。
(3)學生發(fā)表交流自己的觀點。分析古希臘人的審美取向。
(4)掌握雕塑人神合一、現(xiàn)實與理想的結合。感悟作品的健美、莊重、和諧。
A、教師引導學生觀察古典時期的雕塑作品:《拳擊者像》、《擲鐵餅者》等。
《拳擊者像》:造型生動,賦予了內在人體的生命。
《擲鐵餅者》:體育運動在藝術上的體現(xiàn)。迅速變化的運動感。
《維納斯》:感受自然與理想的優(yōu)美與崇高。
B、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對作品間進行比較。
知識點:
①、古典時期是造型藝術全盛時期。
②、美術成就主要是:建筑、雕塑。
③、藝術風格特點:現(xiàn)實與理想化的結合。純真而高尚的人體美。建筑與雕塑的融合。
展示圖片:《拳擊者像》《擲鐵餅者》《維納斯》
2、建筑作品分析:
學生分析作品,感受古希臘人對建筑的嚴格比例,追求莊重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1、引導學生分析《帕特農神廟》
知識點:多立克柱式,比例勻稱,飽滿挺拔。
展示作品:《帕特農神廟》
(五)體驗作品:
1、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理解進行體驗活動。
2、學生談感受。
教師引導學生以各種形式體驗作品。
體驗要求:形式不限,重在感受雕塑作品的藝術美,表達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展示作品,播放背景音樂。
(六)知識延伸:
學生認識身邊的藝術,發(fā)現(xiàn)身邊的美。
1、讓學生感受身邊的雕塑作品。理解身邊雕塑的藝術美。引導學生多注意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2、展示學生身邊的雕塑作品。
3、播放課件了解古羅馬建筑的偉大成就。
三、課堂小結:
學生小結:
1、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本課的小結。
2、談自己對古希臘雕塑作品的整體感受。
教師總結:
四、課外延伸:
進一步搜尋希臘雕塑的資料,了解希臘雕塑的發(fā)展過程。
理解雕塑興盛的原因。
高中美術鑒賞《西方古典藝術的發(fā)源地——希臘、羅馬美術》教案二
教材分析
本課分為古希臘美術、古羅馬美術和相關鏈接三部分。
古希臘美術,著重鑒賞古希臘美術中最突出、最具影響力的人像雕刻和建筑藝術。前者是古希臘雕刻中的經(jīng)典作品,其中包括奠定了西方人體美術傳統(tǒng)的人體雕塑。所選建筑,是古希臘最著名的雅典衛(wèi)城、以及其中的主要建筑──帕特農神廟和伊瑞克提翁神廟,同時介紹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三種柱式。所有這些,都為后來的西方古典建筑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古羅馬美術,著重鑒賞它的多種建筑類型和對后世的影響;同時鑒賞古羅馬美術中最富有特色的肖像雕塑的代表作。
學情分析
主要是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希臘、羅馬美術對后世的影響。所選作品以及2004奧運開幕式視頻集中在人體藝術和古典建筑方面。這部分也是課程內容的延伸,以激發(fā)學生進一步自主學習,努力探究的精神。
教學目標
① 了解和感受希臘、羅馬美術在雕刻和建筑方面的突出成就,以及對后來西方乃至世界美術的深遠影響。
② 初步掌握欣賞西方古典雕塑和古典建筑的基本方法。
③ 初步了解西方古典美術的藝術傳統(tǒng)。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
①古希臘美術鑒賞的重點是:人物雕刻的寫實與理想化的結合,追求和諧的理想美(強調人體各部分的比例),以人體為美的審美風尚;神廟建筑的重要基礎是柱式,古希臘人創(chuàng)造的三種柱式。
②古羅馬美術鑒賞的重點是:羅馬人創(chuàng)造的新的建筑類型(輸水道、角斗場、紀念柱、凱旋門等),羅馬人在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上的重要貢獻──混凝土和拱券與柱式的結合;古羅馬肖像雕塑的特點──個性化。
教學難點:
難點是學生不了解古希臘人的社會風尚和審美取向,也缺乏西方古典建筑的基礎知識,以及對龐大的羅馬帝國的特點缺乏了解。本課內容所涉及的問題比較多,要善于抓住重點,同時要適當介紹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歷史背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古希臘、古羅馬美術的成就。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師:有沒有同學知道第一屆奧運會是在什么地點舉辦的呢?
生:希臘雅典(1896年)
教師(出示課件)講解有關奧運會相關知識:奧運會全稱奧林匹克運動會起源于古希臘,因舉辦地點在奧林匹克而得名。據(jù)記載第一屆古代奧運會始于公元前776年舉行,到公元394年共舉行了293屆。運動會每隔1417天即4年舉行一屆。后因戰(zhàn)亂停止,自1883年開始,法國人顧拜旦致力于古代奧運會的復興。經(jīng)他與若干代人的努力,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于1894年6月23日成立。1896年4月6─15日,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希臘的雅典舉行。
二、探究式學習
(一)了解歷史背景
師:展示希臘的地圖,并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尋找并發(fā)現(xiàn)問題。
生:(學生觀察希臘地圖并討論)
① 希臘的地理環(huán)境。
②希臘的氣候。
生:
①三面環(huán)海,一面臨山。溫和的氣候條件。為希臘人們進行體育鍛煉提供了條件。
②大理石的盛產,為希臘雕塑提供了材料的保證。
師:根據(jù)地圖講解古希臘歷史背景:古希臘是歐洲文明的發(fā)源地之一。它當時的勢力范圍,遠遠超出現(xiàn)在希臘的地理范圍,影響到歐、亞、非三洲。古希臘的歷史,最早可以上溯到愛琴文化時期(約公元前3000年-約公元前1100年),但它最繁榮的時期是公元前5世紀至公元前4世紀中期,史稱“古典時期”。古希臘是奴隸制民主制的國家。看古希臘地理位置,三面環(huán)海,地中海,愛琴海。
(二)展示有關的歷史圖片。
師:引導學生了解有關希臘的歷史史實。
生:
①了解古希臘的歷史史實、神話傳說。
②闡述自己的觀點。
古希臘人:
實行奴隸制民主政治
藝術是生活的一部分
從善體育運動。(希臘人為了適應對外掠奪戰(zhàn)爭或防御戰(zhàn)爭的需要,也為了他們賴以謀生的海上貿易,迫切需要體魄健全、尚武善戰(zhàn)的斗士,為此從很早起就非常重視體育運動。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古希臘的特殊社會風俗,給古希臘藝術家提供了大量的創(chuàng)作素材。促進了希臘人體雕像的發(fā)展,并且形成了西方美術中崇尚人體美的藝術傳統(tǒng)。)
師:古希臘美術史的分期通常分為荷馬時期、古風時期、古典時期、希臘化時期。古希臘最著名的雕刻與建筑,就產生在“古典時期”及其以后的“希臘化時期”
(三)作品欣賞
師:(展示圖片):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雕塑作品:《三女神》、《擲鐵餅者》、《維納斯》。形成對作品的感知。
生:
1、學生觀察分析代表作品
2、學生討論作品的特點和造型特色。并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3、理解雕塑的造型美、原始意義。理想與現(xiàn)實結合
小組討論:分析古希臘人的審美取向
1、掌握雕塑的人神合一
2、現(xiàn)實與理想化的結合
3、注重“和諧的理想美”
師:引導學生觀察古典時期的雕塑作品:《三女神》、《擲鐵餅者》等,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對作品間進行比較。
生:分析討論作品,比較雕塑作品間有何藝術特色。
(掌握雕塑人神合一、現(xiàn)實與理想的結合。感悟作品的健美、莊重、和諧。)
1、《三女神》: 造型生動,賦予了內在人體的生命。
2、《擲鐵餅者》:體育運動在藝術上的體現(xiàn)。迅速變化的運動感。
3、《維納斯》: 感受自然與理想的優(yōu)美與崇高。
知識點:
①、古典時期是造型藝術全盛時期。
②、美術成就主要是:建筑、雕塑。
③、藝術風格特點:現(xiàn)實與理想化的結合。純真而高尚的人體美。建筑與雕塑的融合。
師:引導學生分析《帕特農神廟》感受古希臘人對建筑的嚴格比例,追求莊重和諧統(tǒng)一的效果。
《帕特農神廟》(公元前五世紀,希臘雅典)
(建于古希臘最繁榮的古典時期。它是雅典衛(wèi)城的主體建筑,是為了紀念雅典戰(zhàn)勝波斯侵略者的偉大勝利而建的。長70米,寬30米,高20米。它原是供奉雅典的保護神雅典娜的,”帕特農“在古希臘語中即是”雅典娜處女廟“的意思。它采用希臘神廟中最典型的長方形平面的列柱圍廊式。46根大理石柱建在一個三級臺基上。屋頂是兩坡頂,頂?shù)臇|西兩端形成三角形的山墻,上有精美的高浮雕。這種格式被認為是古典建筑風格的基本形式。神廟的列柱采用雄渾、剛健的多立克柱式,比例勻稱,是多立克柱式的典范。整個神廟的造型是建立在嚴格的比例關系上的,體現(xiàn)了以追求和諧為目的的形式美。所以,整個神廟尺度合宜,飽滿挺拔,各部分比例勻稱,風格開朗,并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襯托?,F(xiàn)在神廟雖已被破壞,但那莊重而又完美的形象仍使人為之神往。)
古希臘的三種基本柱式特點:請學生觀察,思考回答
1. 多立克柱式形態(tài)簡潔,雄渾、剛健、粗壯。
2. 愛奧尼柱式纖巧妙條,秀美華麗、比例輕快、開間寬闊。
3. 科林斯柱形態(tài)更復雜、更修長、更有女性美。
四、思考與探究
1、古希臘的雕刻家為什么流行人體雕刻?
(由古希臘的風俗習慣、藝術風格、地理環(huán)境和物質生產等因素決定,“赤身運動”是它的一大特色。古希臘人認為,人體是最美的,向他們敬奉的神靈展示人體,是對神靈的最大奉獻。當時,肌肉發(fā)達,健壯有力,被人們公認為是美的象征。)
2、談自己對古希臘雕塑作品的整體感受。
五、知識拓展:
古希臘美術對后世的影響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美術教案 | 高中美術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美術教案 | 高中美術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