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上冊必修1《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一】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能力目標】
(1)學會提取、分離綠葉色素的方法
(2)通過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葉綠體結構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
提取、分離綠葉色素實驗操作、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
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白化苗的圖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本節(jié)第一部分:光合作用與細胞中的色素有關系。
為什么白化苗很快就會死亡?
為什么沒有色素,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講授】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綠葉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別又是什么顏色?以及各種色素在綠葉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教師講解實驗原理,指導實驗程序。
【活動】增加探究點
a.你們所帶的材料中,有無比菠菜更適合的實驗材料?
b.為何濾紙條的一端要剪去兩角?
c.為何層析液不能觸及濾液細線?
【活動】光合色素的作用
屏幕上出示圖片:將4種色素分別放在陽光和三棱鏡之間,要求學生從連續(xù)光譜中觀察明顯變暗的區(qū)域,并分析原因。
指導閱讀教材上圖5-10: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講授】過渡
這些光合色素分布在細胞的什么部位?直到1865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發(fā)現葉綠素集中在一個個更小的結構中,稱為葉綠體。那么葉綠體有什么功能呢?
【活動】閱讀教材思考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材料分析:恩格爾曼的實驗。思考:
恩格爾曼的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恩格爾曼的實驗方法有什么巧妙之處?
【講授】葉綠體結構
屏幕上出示葉綠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
葉綠體有哪些結構組成?
葉綠體有哪些結構特點是與其功能相適應?
【練習】教材課后習題練習
【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畫色素在層析紙上的分布情況圖;
高一生物上冊必修1《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3.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
4.嘗試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5.說出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
6.簡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及研究歷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暗反應過程及相互關系。
(4)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教學難點
(1)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
(2)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探討]結合教材P97圖討論:1、用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不用顏色的光照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會有影響嗎?2、為什么不使用發(fā)綠色光的燈管作補充光源?
導言:追根溯源,對絕大多數生物來說,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光能。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要靠光合作用,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首先要能夠捕獲光能,那么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
探究綠葉中色素的種類: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如P97--98的實驗。教師可讓學生帶著下列問題去做實驗:
1、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
2、研磨時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3、將濾液收集到試管中后,為什么要用棉塞將試管口塞嚴?
4、濾紙條一端為什么要剪去兩角?
5、畫濾液細線時應注意什么?
6、為什么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7、濾紙條上有幾條不同顏色的色帶?其排序怎樣?寬窄如何?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演示相關實驗讓學生得知: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并結合P99吸收光譜圖講解。
1817年,兩位法國科學家首次從植物中分離出葉綠素,但當時并不清楚葉綠素分布于何處?1865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研究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時,發(fā)現葉綠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個細胞中,而是集中在一個個更小的結構里,后來人們稱之為葉綠體。
活動--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讓學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yè)二、葉綠體的結構
結合P99圖示講解葉綠體的結構,教師歸納:
外膜
葉綠體 內膜
基粒:由兩個以上的類囊體組成,含色素和酶
基質:含酶
[資料分析]葉綠體的功能。結合P100 恩格爾曼的實驗討論下列問題;
1、恩格爾曼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2、恩格爾曼的實驗方法有什么巧妙之處?
三、總結
重點總結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葉綠體的結構,其結構上有哪些特點適用于進行光合作用。
課后小結
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葉綠體的結構,其結構上有哪些特點適用于進行光合作用。
課后習題
完成P100練習題。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學計劃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能力目標】
(1)學會提取、分離綠葉色素的方法
(2)通過探究實驗,培養(yǎng)學生設計實驗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情感目標】
(1)通過對葉綠體結構的學習,幫助學生樹立結構和功能相統(tǒng)一的生物學觀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教學難點
提取、分離綠葉色素實驗操作、葉綠體結構與功能的統(tǒng)一性。
教學過程
【導入】利用白化苗的圖片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引入本節(jié)第一部分:光合作用與細胞中的色素有關系。
為什么白化苗很快就會死亡?
為什么沒有色素,植物就不能進行光合作用?
【講授】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綠葉中的色素究竟有哪些種類?它們分別又是什么顏色?以及各種色素在綠葉中的含量是否相同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來做《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實驗。
教師講解實驗原理,指導實驗程序。
【活動】增加探究點
a.你們所帶的材料中,有無比菠菜更適合的實驗材料?
b.為何濾紙條的一端要剪去兩角?
c.為何層析液不能觸及濾液細線?
【活動】光合色素的作用
屏幕上出示圖片:將4種色素分別放在陽光和三棱鏡之間,要求學生從連續(xù)光譜中觀察明顯變暗的區(qū)域,并分析原因。
指導閱讀教材上圖5-10:葉綠素和類胡蘿卜素的吸收光譜。
【講授】過渡
這些光合色素分布在細胞的什么部位?直到1865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發(fā)現葉綠素集中在一個個更小的結構中,稱為葉綠體。那么葉綠體有什么功能呢?
【活動】閱讀教材思考
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上的材料分析:恩格爾曼的實驗。思考:
恩格爾曼的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恩格爾曼的實驗方法有什么巧妙之處?
【講授】葉綠體結構
屏幕上出示葉綠體的立體結構示意圖,引導學生觀察并思考:
葉綠體有哪些結構組成?
葉綠體有哪些結構特點是與其功能相適應?
【練習】教材課后習題練習
【作業(yè)】課后作業(yè)
畫色素在層析紙上的分布情況圖;
高一生物上冊必修1《能量之源──光與光合作用》教案【二】
教學準備
教學目標
1.說出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說出葉綠體的結構和功能。
3.說明光合作用以及對它的認識過程。
4.嘗試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5.說出光合作用原理的應用。
6.簡述化能合成作用。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綠葉中色素的種類和作用。
(2)光合作用的發(fā)現及研究歷史。
(3)光合作用的光反應、暗反應過程及相互關系。
(4)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教學難點
(1)光反應和暗反應的過程。
(2)探究影響光合作用強度的環(huán)境因素。
教學工具
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問題探討]結合教材P97圖討論:1、用這種方法有什么好處?不用顏色的光照對植物的光合作用會有影響嗎?2、為什么不使用發(fā)綠色光的燈管作補充光源?
導言:追根溯源,對絕大多數生物來說,能量的最終來源是光能。將光能轉換成化學能要靠光合作用,進行光合作用的細胞,首先要能夠捕獲光能,那么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呢?
一、捕獲光能的色素。
探究綠葉中色素的種類:教師指導學生完成如P97--98的實驗。教師可讓學生帶著下列問題去做實驗:
1、加入SiO2、CaCO3的作用是什么?
2、研磨時為什么要迅速而充分?
3、將濾液收集到試管中后,為什么要用棉塞將試管口塞嚴?
4、濾紙條一端為什么要剪去兩角?
5、畫濾液細線時應注意什么?
6、為什么不能讓濾液細線觸及層析液?
7、濾紙條上有幾條不同顏色的色帶?其排序怎樣?寬窄如何?這說明了什么?
教師歸納總結:
教師演示相關實驗讓學生得知:葉綠素a和葉綠素b吸收藍紫光和紅光,胡蘿卜素和葉黃素主要吸收藍紫光,并結合P99吸收光譜圖講解。
1817年,兩位法國科學家首次從植物中分離出葉綠素,但當時并不清楚葉綠素分布于何處?1865年德國植物學家薩克斯研究葉綠素在光合作用中的功能時,發(fā)現葉綠素并非普遍分布在植物的整個細胞中,而是集中在一個個更小的結構里,后來人們稱之為葉綠體。
活動--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讓學生掌握光合作用原理在農業(yè)二、葉綠體的結構
結合P99圖示講解葉綠體的結構,教師歸納:
外膜
葉綠體 內膜
基粒:由兩個以上的類囊體組成,含色素和酶
基質:含酶
[資料分析]葉綠體的功能。結合P100 恩格爾曼的實驗討論下列問題;
1、恩格爾曼實驗的結論是什么?
2、恩格爾曼的實驗方法有什么巧妙之處?
三、總結
重點總結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葉綠體的結構,其結構上有哪些特點適用于進行光合作用。
課后小結
捕獲光能的色素有哪些,葉綠體的結構,其結構上有哪些特點適用于進行光合作用。
課后習題
完成P100練習題。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高中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案 | 高一生物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