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第一回概括

字號:


    《水滸傳》,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全書描寫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108位好漢在梁山聚義,以及聚義之后接受招安、四處征戰(zhàn)的故事。下面是由出國留學(xué)網(wǎng)實用資料欄目小編整理的水滸傳第一回概括,歡迎查看。
    【水滸傳第一回概括】
    第一回 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仁宗嘉右三年,瘟疫盛行,洪太尉奉皇帝命前往江西信州龍虎山,宣請嗣漢天師張真人來朝禳疫。洪太尉上山求見天師不成?;刂练秸?,不顧眾道士勸阻,打開“伏魔之殿”,放出妖魔,遂致大禍。他吩咐從人,隱瞞走妖魔一節(jié),假報天師除盡瘟疫,得到仁宗賞賜。
    【水滸傳第一回讀書筆記】
    《水滸傳》第一回目錄是“張?zhí)鞄熎盱烈?,洪太尉誤走妖魔。”
    這一回還沒有切入正文,主要說了兩個人,一個是張?zhí)鞄?,另一個是太尉洪信。
    北宋末年天下大亂,原來是洪信惹來的,方臘又是誰惹來的呢?可能有另一個洪信。起碼梁山這一百零八人是洪信引出來的。這件事對北宋是禍?zhǔn)歉?就《水滸傳》而言,是幫了北宋,因為這一百零八人招安后征遼,征方臘,保了大宋,而歷史的真實是天下大亂,才有了宋江造反的故事。無論禍福,責(zé)任都在洪信,不在皇帝。要不然,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信條,就不能立足了。
    一百零八人的出世,同洪信有關(guān),那也是天意所授,遇洪而開罷了。更況何,仁宗年間就無洪信太尉這個人,《水滸傳》造了個洪信,引出故事才是目的。
    凡是皇帝所為,都不能言錯的,所以橫直都沒有責(zé)任,所以才保證了這部書流傳到今日,不能不說這是一種智慧,是《水滸傳》式的智慧。就這樣還是引來了《蕩冠志》。
    千秋功罪,后人自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