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名言名句
1、思索以通之。
2、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3、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4、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
5、夫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6、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7、篤志而體,君子也。
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qiáng),得百姓之譽(yù)者榮。
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10、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1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2、尊嚴(yán)而憚,可以為師。
13、良醫(y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長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jìn)。——《荀子·成相》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1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20、學(xué)無止境。
21、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
2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qiáng),得百姓之譽(yù)者榮。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6、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就士。——《荀子·勸學(xué)》
30、樂易者常壽長,憂險(xiǎn)者常夭折。——《荀子·榮辱》
31、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xué)》
32、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34、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35、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36、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1、思索以通之。
2、士有妒友,則賢交不親,君有妒臣,則賢臣不至。
3、人為知矣,不誠則不能化萬民。
4、圣可積而致,途之人可以為禹。——《荀子·性惡》
5、夫人雖有性質(zhì)美,而心辯知,必將求賢師而事之,擇良友而友之。 —— 荀子名言
6、凡斗者自以為是,而以人為非也。
7、篤志而體,君子也。
8、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qiáng),得百姓之譽(yù)者榮。
9、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
10、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信。
11、以善先人者,謂之教。
12、尊嚴(yán)而憚,可以為師。
13、良醫(yī)之門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長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過不肯悔,讒夫多進(jìn)。——《荀子·成相》
16、怒不過奪,喜不過予。——《荀子·修身》
17、天不為人之器寒也,輟冬;地不為人之惡遼遠(yuǎn)也.輟廣;君子不為小之匈匈也,輟行。——《荀子·天論》
1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荀子·天論》
19、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xué)》
20、學(xué)無止境。
21、非我而當(dāng)者,吾師也;是我而當(dāng)者,吾友也;諂諛我者,吾賊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荀子·勸學(xué)》
23、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強(qiáng),得百姓之譽(yù)者榮。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國器也;……治國者敬其寶,愛其器。
26、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荀子·勸學(xué)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fù)襦l(xiāng),游必就士。——《荀子·勸學(xué)》
30、樂易者常壽長,憂險(xiǎn)者常夭折。——《荀子·榮辱》
31、怠慢忘身,禍災(zāi)乃作。——《荀子·勸學(xué)》
32、以治氣養(yǎng)生,則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則配堯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則憂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終身之憂,無一日之樂。
34、先義而后利者榮,先榮而后義者辱。榮者常通,辱者常窮。
35、見其可欲也,則不慮其可惡也者,見其可利也,則不顧及可害也者。是以動則必陷,為則必辱,是偏傷之患也。
36、是謂是,非謂非,曰直。
經(jīng)典語錄 | 愛情語錄 | 勵(lì)志語錄 | 傷感語錄 | 搞笑語錄 | 心情語錄 | 唯美語錄 | 雷人語錄 | 正能量語錄 |
經(jīng)典語錄 | 愛情語錄 | 勵(lì)志語錄 | 傷感語錄 | 搞笑語錄 | 心情語錄 | 唯美語錄 | 雷人語錄 | 正能量語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