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子對照檢查材料
(2017年1月)
XX鎮(zhèn)XXX(社區(qū))黨總支
自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以來,XXX(社區(qū))黨總支班子認真按照XX市委和鎮(zhèn)黨委的統(tǒng)一部署,在深入學習的基礎上,圍繞自身存在的突出問題,認真梳理,對照檢查?,F(xiàn)將XXX(社區(qū))黨總支班子對照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班子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黨性意識方面
1.個別班子成員對村(社區(qū))黨總支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村(社區(qū))工作與老百姓直接打交道,只要把環(huán)境衛(wèi)生做到位、把和諧穩(wěn)定做扎實、把民生事業(yè)做完善就好了,對黨組織建設工作的認識不到位,認為務虛的多,只要完成任務就好。
2.黨組織與黨員的互動與聯(lián)系還不夠深入。雖然總支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契機,增強了與黨員之間的互動與聯(lián)系,但是聯(lián)系還不夠深入,主要以“三會一課”、選舉、捐款等方式作為聯(lián)系的主要途徑,對黨員的生活工作、思想狀態(tài)關心不夠、了解不多,尤其是和年輕黨員之間缺乏溝通,存在“代溝“;對一些困難黨員和老黨員,主要還是以節(jié)日慰問為主,日常走訪不夠勤。
3.黨內(nèi)政治生活要求不夠嚴格,成效不夠顯著。支部“三會一課“等黨內(nèi)政治生活還堅持得不夠好,班子成員在帶頭學習、帶頭講黨課、帶頭查擺問題、帶頭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方面做得還不到位,班子自我要求不夠嚴格。
4.普通黨員被“特殊黨員”所代表。有些黨員身兼“村民小組長”、“樓道長”、“婦女隊長”等,上級部門需要聽取一部分黨員群眾意見的時候,往往都是這些“特殊黨員”被派出參加會議,一些普通黨員常常“被代表”。
(二)為民辦事方面
1.為民辦事宗旨意識不強。存在為民辦事不積極,喜歡當太平官、當守攤干部的現(xiàn)象,有些干部工作中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群眾來辦事,不是自己分管的工作,以此為借口推諉,缺少首問負責的精神。
2.為民辦事方式方法簡單。處理問題考慮片面,方法簡單,解決群眾問題時考慮自己方便多,考慮群眾便捷少。
3.處理矛盾糾紛能力不夠。遇到群眾多次反映但仍無法解決的問題缺乏“釘釘子精神”,第一反應是想著拖一拖,以為拖一下問題就拖沒了,至少群眾不會再來“找麻煩”了,沒有進行換位思考,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
(三)服務群眾方面
1.缺乏主動服務意識。習慣于群眾來電來信來訪反映問題,不能主動走到群眾中去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或者雖然能夠經(jīng)常性走村入戶,但是走訪也是流于形式,走走樣子,沒有帶著問題、帶著政策、帶著去解決的問題心態(tài)去走訪,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2.缺乏主動作為意識。有些群眾反映的問題需要其他相關職能部門配合解決,我們往往只是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然后就是坐等他們來解決問題,沒有主動進行督促和跟進,造成一些問題一拖再拖,沒能及時解決,群眾不滿意。
3.注重形式輕實際效果。有些工作浮在表面,對面子上的工作抓得多,對根子上的問題管的少;對上級下達的任務盯得緊,對其他工作的抓得松;對完成分派的指標看得重,對平時跟蹤服務想得輕。
(四)自我要求方面
1.學習不主動不積極。學習上挑三揀四,對于不是自身工作職責范圍內(nèi)的,不愿學、不深學、不去學;參加上級組織的培訓時,不夠重視,帶著完成任務、應付考勤的心態(tài)參加,培訓結束后,不消化不吸收,往往學習筆記不少,真正掌握的不多,培訓效果不好。
2.艱苦奮斗精神有所弱化。班子成員周六值班到崗情況差,請假大都以口頭形式,沒有嚴格遵守工作紀律要求,遇特殊情況需要加班加點時嘴上不說,思想上有情緒,不太情愿。
3.開拓創(chuàng)新精神不足。對上級交代的工作只求完成不求質(zhì)量,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遇到新問題往往等著別人先行示范,再模仿照搬,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少開拓創(chuàng)新的勇氣和魄力。
4.隊伍建設不到位。村(社區(qū))班子建設中過分注重工作表現(xiàn),對思想建設、道德建設、文化修養(yǎng)、整體素質(zhì)的要求不高,造成任務式干部、機械式干部,創(chuàng)新活力不足,整體戰(zhàn)斗力不強。干部隊伍的培養(yǎng)缺少好的方法,經(jīng)驗不足。
二、下一步改進的舉措
1.加強理論學習,增強黨性修養(yǎng)。在已有的學習制度上,制定班子學習“四定”方案,學習定計劃、學習定主題、學習定時間、學習定人員,專門留出固定時間讓村(社區(qū))干部開展學習活動,確保每個月有一次集中學習,并要求認真做好學習筆記,撰寫學習心得,保證學習的效果。
2.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服務質(zhì)量。增強工作的主動性和預見性,扎實推進兩大貼心工程,按照每位村(社區(qū))干部聯(lián)系村民不少于10戶、每周開展不少于2-3次走訪活動的要求,要求村(社區(qū))干部離開辦公室,帶著問題、帶著感情深入走訪,記好工作日志,切實為民辦好事、辦實事,不斷拉近黨群、干群關系,解決聯(lián)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3.敢于直面矛盾,勇于承擔責任。對于是非對錯要一是一,二是二,堅持原則,嚴格按照規(guī)章制度辦事,不懼怕,不縱容無理取鬧的群眾,讓群眾看到我們工作的公平、公正性。對于需要部門協(xié)助辦理的事件提前介入、主動作為,把群眾的需要擺在單位的“面子”之前,提高老百姓對村委會的信任度。
4.嚴格村(社區(qū))工作制度。結合年休假制定規(guī)范的請假制度,明確工作期間的行為準則,杜絕無故缺崗,在崗不辦事現(xiàn)象,加強對村干部的制度紀律約束。特別是窗口工作人員,建立AB角工作制度,做到政策情況一口清,樹立首問負責制,避免老百姓跑空趟、跑多趟,一次能解決的不拖到第二次。
5.發(fā)揚民主,健全組織生活。完善黨建工作機制,堅持推進“三會一課”制度,細化黨小組劃分,優(yōu)化組織生活,按照“6+6”黨組織生活設計模式,制定符合黨員需求、百姓訴求的活動內(nèi)容和方式,提高組織生活質(zhì)量。健全重大事項決策制度,發(fā)揚民主,重大事項集體決策,必要時邀請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參加聽證,群策群力,依靠集體智慧和力量想辦法、解決問題,提高工作的群眾基礎。嚴格執(zhí)行“三公開四民主”,不斷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提高群眾信任度和滿意度。
對照檢查材料 | 黨員 | 個人 | 班子 | 三嚴三實 | 四風問題 | 群眾路線 | 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情況 |
對照檢查材料 | 黨員 | 個人 | 班子 | 三嚴三實 | 四風問題 | 群眾路線 | 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