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自有真情在,“母語”陪伴多繽紛
《我的母語課》實踐工作總結(jié)
時光的流逝總是那樣的叫人猝不及防,回想初識親近母語到成為親近母語的鐵桿粉絲與忠實的踐行者,仿佛還在昨天,但是細細梳理卻已有兩年之多了。2014年4月有幸在公益組織的資助下到南京參加了親近母語論壇的活動,這次活動猶如為我打開了一扇窗,讓在閱讀推廣路上摸索無方,急需指引的我猶如沙漠之中行走發(fā)現(xiàn)了一眼清泉,那種激動無以言表,于是我決定開啟母語課的實踐之旅。
回到學校后,我在班上先開展了《日有所誦》與繪本閱讀,到三年級時又加入《全閱讀》,到四年級時將《全閱讀》調(diào)整為《我的母語課》。為了將更多的時間還給學生,讓給閱讀,我將自己在《讓孩子踏上閱讀的快車道》一書中的領(lǐng)悟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四年級上期我試著將語文課時間減少,每周用兩節(jié)課進行閱讀。四年級下期,我們有幸被選為《我的母語課》實踐班級,我又試著將語文教材在兩個多月內(nèi)結(jié)束,節(jié)余的時間全部用于閱讀實踐。
通過對《我的母語課》一年的實踐,我將我的實踐過程理解為摸索過程,我還處于一個解讀階段,我正試著解讀文本、解讀學生、解讀主題閱讀課堂。下面我就將我的部分感悟敘述如下:
一、潛心文本品“初乳”,細致解讀動心弦
在《我的母語課》出版說明的第一部分就提出“《我的母語課》適合比較重視閱讀、有較好文學素養(yǎng)的教師作為文學教材或者閱讀課本使用。”因此在準備嘗試使用這本教材時,我的內(nèi)心也是經(jīng)過激烈的斗爭的:出版說明所提出的兩個要求第一個重視閱讀我可以毫不謙虛地說我是做得特別好的,為了鼓勵孩子閱讀我會自己買書贈送,我會邀請愛閱讀的孩子和我一起共進晚餐,我會堅持為他們大聲朗讀故事,我會在家長會上不厭其煩說閱讀的好處,會邀請他們一起讀繪本,一起感受閱讀的樂趣。但是“有較好文學素養(yǎng)的教師”呢?這一要求讓我猶豫了。但是看著我已經(jīng)入手的一套1-6年級的A版教材,細細讀后作為教師的我被吸引了,連我先生也吸引了,看見他拿著6A認認真真、滋滋有味地大聲朗讀的樣子,我一下子感到了這本教材的吸引力和魅力。于是我當即感受到了滿滿的力量,我一定要鼓起信心來,即便我不能很好把握教材,但是我可以用心地虔誠地帶孩子們讀啊,可以讓孩子們感受閱讀的樂趣、感受母語的魅力啊。四年級上期,我便將《我的母語課》納入教學計劃中,非常感謝我班的家委會,他們在我這里拿到書單后,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就為全班購買了本書。四年級下期,我班非常有幸加入到《我的母語課》實踐班級,親近母語公益組織為每位孩子贈送了書籍,保證了孩子們得以持續(xù)閱讀《我的母語課》。
拿到讀本后我首先做的就是讀,讓我自己潛下心來靜讀,就自己所具備的能力去解讀文章。首先我自己讀,大聲讀,在讀中研讀出版說明、細細品味每一篇選文,了解整本書的基本內(nèi)容,盡量試著去讀懂文本內(nèi)容、讀懂作者、讀懂文本字面下隱藏的意思、讀出每篇文章的作者是怎樣表達思想情感的。如《淺語的藝術(shù)》中《沙發(fā)》一首詩中的“讓我抱抱你”既有對溫暖的渴望,也有向世界敞開懷抱的接納,更體會到了在清淺話語中蘊含著極豐富的情感。在《我是誰》單元中的《我不知道怎樣回答》一文中,母子的問答充滿趣味而又富有畫面感,相信這樣的場景在孩子們的身上是經(jīng)常上演的,這樣的文章貼近孩子生活又富有生活情趣,同時還能通過“文學的方式”撥動孩子的心弦。《我的伙伴》單元中的《被鑰匙綁架》一文,作者的心情經(jīng)歷了羨慕—喜悅—悻然—無奈,在這心里的變化過程中,作者借由與鑰匙有關(guān)往事的回憶,傳達出了對人人自防、心扉緊鎖的社會的警醒,表達了自己對“厚樸民風”的向往……
在一次次的品讀中,我和孩子們的感受就是“閱讀越喜歡”,我也一次次地享受著“兒童的文學初乳”,一次次的找到與文本的共振點,為自己如何帶領(lǐng)孩子一起走進經(jīng)典,撥動他們的心弦找到一點點自信。
二、解讀學生三分悟,關(guān)注發(fā)展一片真
解讀學生了解學情能更好地開展閱讀活動。我班學生是我從一年級帶上來的,一年級時我們誦讀兒歌、經(jīng)典古詩詞、三字經(jīng),讀各類童話;二年級時讀童話、讀繪本、人教版同步閱讀教材 、《日有所誦》、孩子自備的閱讀讀物、圖書室圖書;三年級在二年級的基礎(chǔ)上加入了吟誦、《全閱讀》。經(jīng)過三年的閱讀積累,孩子們培養(yǎng)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也有了一定的閱讀能力。
如何更好地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尤其是提高學生對文本的感受、理解能力,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意識,注重語言積淀、情感體驗與良好語感的形成,讓孩子們養(yǎng)成有思考的讀書的習慣,能成為有思想的讀者,這是我思考的也是我們帶領(lǐng)孩子閱讀時應該做的?;谶@樣的思考,我嘗試帶領(lǐng)孩子閱讀《我的母語課》。通過近一年的實踐,尤其是4B學習與4A學習的對比,發(fā)現(xiàn)孩子們閱讀的敏銳性提高了,如在閱讀《黑馬》時,孩子們剛朗讀了第一遍,我問道“你們認為這篇文章我們要特別關(guān)注哪個詞?”孩子們異口同聲“默默無聞”,在首次閱讀沒有思考的情況下孩子已經(jīng)敏銳地察覺到了“黑馬”的“默默無聞”,更是感受到了人和車之間休戚與共的親情。閱讀《愛書如命的一家子》時,從孩子們做的批注已經(jīng)可以看出孩子們的閱讀已經(jīng)由讀懂內(nèi)容、讀懂文本字面下隱藏的意思向讀出這些意思是怎樣表達出來的轉(zhuǎn)化了。
三、文中縱有千重浪,莫掀舌底一寸瀾
我所解讀的主題閱讀課堂是不同于我們平常的語文課堂,是一節(jié)課里讀一組文章的課堂,因此我不可能講太多話,不可能提太多問題,要讓學生自己讀,自己感悟。在《我的母語課》的出版說明也提出“我們不追求對兒童語言文字的訓練,我們也不追求對兒童進行世界觀、思想道德層面的教育。”基于這樣的認識,我確定自己的主題閱讀課堂首先是將更多時間給孩子閱讀并從閱讀中悟出自己的東西;其次是讓孩子自己真正有所悟,而不是將教師自己的感悟強加給學生,做到文中縱有千重浪,也莫以自己的理解去對學生喋喋不休,掀起舌底一寸瀾。
如4A《圣誕老人是有的》一單元中的《圣誕老人真的存在嗎》一文,傳達出對愛對希望的憧憬,對童心的恒久的期盼,對善良愛心的感激,對想象能力的消失,對“相信”的“懷疑”,讓我不禁想到:沒有想象、沒有希望、沒有相信、沒有故事、沒有詩歌,只有林立的高樓,只有污染的空氣,我們的未來呢?我們的快樂呢?我們神話中的后羿、盤古呢?那位為我們造字的倉頡呢?那些陪伴一代又一代人成長的流傳千年的民間故事呢?他們都是假的嗎?雖然文本在我心中掀起了千重浪,但是帶領(lǐng)孩子們的閱讀過程我卻是謹小而慎微的,我們只初步了解了圣誕老人這一形象在西方社會是善良、智慧、愛心的化身,同時讓孩子思考如果在東方神話故事選一個與圣誕老人相似的神話人物你會選誰?你相信圣誕老人存在嗎?請說說你的理由。這個單元學完后新的單元又繼續(xù),時間很快到了圣誕節(jié)。在圣誕節(jié)時我?guī)Ш⒆觽冏x繪本《極地特快》,我們再次讀了《圣誕老人真的存在嗎》。看著孩子們亮晶晶的眼睛紅潤潤的臉蛋,我感受到,延伸閱讀讓孩子們對于想象對于相信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理解。我相信,他們現(xiàn)在還是帶著一顆單純美好的心在體會在經(jīng)歷生活,他們一定聽到了“那個小鈴鐺發(fā)出的清脆的響聲”。此時我不由想到薛瑞平老師說過的一句話:看孩子學習是否快樂,就看他的嬰兒肥是否過早消失??粗⒆觽兊膱A潤的小臉我不僅暗自竊喜,我的孩子們是快樂的!
這種“由此書入彼書,以前經(jīng)解后經(jīng)”的方式我經(jīng)常會運用于課堂中,如4A的《一片葉子落下來》單元,我們讀了文本,還讀了《一片葉子落下來》的繪本,在四年級下學期閱讀整本書《媽媽走了》時我們又重溫了《一片葉子落下來》,在教育聯(lián)盟繪本課堂《獾的禮物》展示時,我們還讀了《一片葉子落下來》。人教版四年級語文四單元的習作是關(guān)于生命的主題,對于這個主題我也是有一點兒擔憂的:如此沉重的話題對于如此鮮活的對生命充滿好奇對生活充滿探究的孩子們來說該怎樣表達呢?但是孩子們的習作卻讓我欣喜,讓我驚喜:孩子們對于生死的認識,對于活著時該如何珍惜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認識。我不禁對于自己選擇將《我的母語課》帶給孩子們感到莫大的慶幸,如果沒有我的不知天高地厚,我永遠不會知道孩子們的閱讀能力總在我所能探測到的前方,我永遠不會知道經(jīng)典的文學文本的力量!
在《我的母語課》課堂上,我也嘗試將德陽市教科所馮學敏老師發(fā)起的《單元整合 群文閱讀》的“五步教學策略”靈活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如在《我的伙伴》這一單元,我就嘗試用“閱讀概覽——主題提煉——片段分享——話題討論——拓展延伸”的方式進行。首先通讀三篇選文,進行閱讀概覽;然后將每篇選文以兩三個詞語進行提煉;接著分享自己認為印象深刻的或有所思的片斷:“這個環(huán)節(jié)開展民主、互動、多元的對話,不僅能讓孩子們一同分享到閱讀心得,而且營造出濃厚的團隊讀書氛圍,提高了個體與群體閱讀素養(yǎng)”;第四步“話題討論”是在學生充分交流的基礎(chǔ)上,教師以一兩個討論的話題引導學生的思考向縱深發(fā)展;最后是“拓展延伸”。
一年時間《我的母語課》教學的摸索,讓我知道自己解讀文本的能力急需提高,讓我思考如何將《我的母語課》帶到學校更多的班級,讓我收獲帶著孩子們閱讀經(jīng)典選文的折磨與豁然,更讓我收獲了在實踐《我的母語課》過程中我與孩子們一同的成長,下學期我將繼續(xù)實踐《我的母語課》,也由衷地希望親近母語公益組織繼續(xù)將我納入實踐體,讓我得到更多的幫助與引領(lǐng),謝謝你們,謝謝為了孩子們的閱讀一起努力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