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輝煌的隋唐文化一》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趙州橋、唐都長安、雕版印刷術、李白、杜甫、白居易
    2、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提高對唐詩、書法等的欣賞能力。
    3、學習前人為科學而獻身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感知唐代的文學藝術成就
    教學難點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特色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教課:
    “李白斗酒詩白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白稱臣是酒中仙”。這首詩是誰的作品?與這位詩人同時代的還有哪幾位?李白的詩有何特色?人們?yōu)楹畏Q他為“詩仙”呢?
    二、讀一讀,看一看,議一議。
    (一)趙州橋
    1、學生思考:趙州橋是誰主持修建的?是何時修建的?
    2、趙州橋的建筑有怎樣的特點?
    3、趙州橋在世界橋梁史上有什么地位?
    (二)唐都長安:唐都長安平面圖及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
    教師設問:唐都長安建筑布局及特色是什么?
    學生根據(jù)課本內容回答,教師作簡要說明。
    (三)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
    教師引導:印刷術發(fā)明以前,人們用手抄書,這既費時耗力,又易出錯,到隋唐時人們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什么是雕版印刷術呢?
    我們的祖先從蓋章中得到啟示,發(fā)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術的工作流程:把要印的文字反刻在一塊木板上,讓文字凸出,然后在字面上涂上墨,覆上紙,輕輕一刷,字跡就印在紙上成了正字了。
    在隋唐時期,一些流通較大的書籍,如佛經、日歷、詩集,已經雕刻出版。
    (四)光耀千古的詩壇
    唐朝是我國詩歌的黃金時代,流傳下來的有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萬首詩歌。其中大家最熟悉的有哪些詩人?
    情景體驗:(人物像)李白、杜甫、白居易
    在學生看書基礎上教師啟發(fā)提問:古語:“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湊”這一諺語本身說明了什么?(唐詩歌繁榮)
    學生討論:李白、杜甫、白居易三個偉大詩人有哪些傳世各作?各有什么特色?
    三、課堂鞏固
    回顧知識要點,快速記憶,多媒體展示檢測題目。liuxue86.com
    課后習題
    思考:
    李白和杜甫的詩歌風格迥異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板書
    輝煌的隋唐文化(一)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或掌握隋唐時期在科技和文學方的主要成就,包括趙州橋、唐都長安城、雕版印刷術、唐朝著名詩人李白、杜甫和白居易。
    (2)通過引導學生對趙州橋與頤和園玉帶橋等橋的對比,雕版印刷術與手抄筆錄的對比,培養(yǎng)學生運用對比方法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師生對唐詩共同進行賞析,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詩歌的學習興趣,提高對文學作品的欣賞能力。
    (3)通過做活動,培養(yǎng)學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通過對比分析、辯論培養(yǎng)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角色扮演學會全面考慮問題,突破趙州橋難點。
    (2)通過考古探謎分析三位詩人的特點,同時學會歸納要點。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年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唐文化是中國封建文化的高峰,對祖國和世界文化發(fā)展作出了貢獻,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到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歌藝術極具特色,才華過人,而且熱愛祖國,關心民情,具有高尚的情操和愛國情感,以此教育學生做人應德才兼?zhèn)洹?BR>    教學重難點
    重點:李春和趙州橋,“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和 “光耀千古的詩壇”是本課的重點。
    難點:趙州橋是一座高度的科學性和完美的藝術性相結合的精品.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
    我們前面幾課學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科舉取士、“和同為一家”“唐人街”等內容,這些都是唐朝繁盛的表現(xiàn)。然而大唐繁榮不僅表現(xiàn)在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上,隋唐文化也以其兼容并包、海納百川的胸懷達到了封建文化的頂峰,形成了對中國乃至世界深具影響的隋唐文化。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其中的科技和文化兩個部分。
    一、高超的建筑水平
    1、趙州橋
    播放民歌《小放?!罚⒊鍪沮w州橋的圖片,指出趙州橋并非魯班所造,而是隋朝工匠李春設計營造的。
    請同學閱讀課本33頁,討論回答問題:
    (1)趙州橋的外觀造型有什么特點?
    趙州橋,是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設計并主持修建的石拱橋。距今約1400年,在漫長的時間里,歷經洪水、地震、風化,至今仍然堅固的屹立著。而700多年后法國才建造起第一座類似的石拱橋,而且現(xiàn)在早已倒掉了。這不能不說是一項奇跡,而這一奇跡的出現(xiàn)無疑是由于設計的巧妙。
    (2)趙州橋的設計有何巧妙之處?
    (學生討論,舉手發(fā)言)
    趙州橋補充:
    位于河北趙縣洨河,洨河寬37.37米,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樞紐。夏秋兩季常發(fā)洪水。
    1991年,趙州橋被美國土木工程師學會認定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土木工程歷史古跡”,并贈送銅牌立碑紀念。這標志著趙州橋已與埃及金字塔、巴拿馬運河、巴黎埃菲爾鐵塔等世界著名歷史古跡并稱而齊名。(幻燈片展示銅牌圖片)
    健康長壽、設計精巧、實用美觀、國際品牌
    2、唐都長安
    在課本第15頁我們已經全面介紹過唐都長安的繁盛情況,其中提到它當時的人口已上百萬。當時歐洲最繁盛的城市之一巴黎僅有4萬人口。
    欣賞長安城北的大明宮含元殿。
    (幻燈片展示圖片)
    大明宮含元殿是唐朝皇帝舉行重大慶典和朝會的地方。
    二、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
    1、印刷術是我國的四大發(fā)明之一。印刷術是石頭書的拓印技術和印章技術相結合而發(fā)明的。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雕版印刷術的制作工藝。
    2、欣賞:《金剛經》。
    思考:考古學家是怎樣鑒定《金剛經》世界上現(xiàn)存的最早的、標有確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的。(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圖片中的日期,分析出答案)
    3、請同學們回想一下在雕版印刷術發(fā)明之前人們是怎樣傳播文章的?這種方式的弱點有哪些?
    (學生思考舉手回答)
    所以說雕版印刷術的發(fā)明是一大進步,它極大地促進了文化的傳播。
    由于雕版印刷術的廣泛運用才使得大量的唐詩能夠保留下來,唐詩內容豐富,我們今天也才能讀到的唐朝兩千多位詩人的近五百萬首詩歌。
    下面我們學習輝煌的唐詩藝術。
    4、下面請同學們看課本書頭小字第二段,我們來簡單了解一下孫思邈其人其事。
    (幻燈片展示孫思邈畫像及箴言)
    三、光耀千古的詩壇
    1、首先我們來從總體上了解一下唐朝詩歌藝術的發(fā)展概況。(幻燈片展示介紹文字)
    2、接下來我們來從李白、杜甫、白居易這三位影響最大的詩人身上感受唐詩的魅力。
    (利用flash動畫和音樂,分別介紹三位詩人的生平,賞析他們的代表作品,引導學生歸納出他們詩作的特點,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對唐詩的興趣。)
    3、現(xiàn)在我們已經感受了三位詩人不同的風格,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為什么他們的風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
    (學生前后桌討論,舉手發(fā)言。)
    總結歸納:這些差異都是由于他們說出的社會背景和親身經歷的不同而決定的。這也就驗證了一個道理:藝術來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課后小結
    四、小結
    這一節(jié)課的內容就是這些,下面我們回顧本課書所學的知識,總結一下我們這一節(jié)可課學了些什么東西?
    課后習題
    一、選擇題
    1.李春設計和主持建造的建筑物是( )。
    A.江蘇寶帶橋 B.北京玉帶橋 C.大明宮含元殿 D.河北趙州橋
    2.在中國古代醫(yī)學史上,被后世尊稱為“藥王”的是( )。
    A.扁鵲 B.華佗 C.張仲景 D.孫思邈
    3.被人們稱為“詩仙”的唐代詩人是( )。
    A.王維 B.李白 C.杜甫 D.白居易
    二、列舉題
    列舉隋唐時期,我國在建筑、雕版印刷和詩歌方面的成就。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計劃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七年級下冊歷史教案 | 七年級下冊歷史教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