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教育學在師范教育中的地位與作用”一文由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考試欄目整理,希望可以幫到廣大考生,歡迎廣大考生前來閱讀!
一、教育學的地位
教育學在師范教育課程體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基礎學科和必修學科之一。對于師范生來說,掌握教育基本理論和培養(yǎng)從事教育實踐的能力,將為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奠定基礎。因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但要學好專業(yè),成為合格的“經(jīng)師”,而且要學會育人,加強師德修養(yǎng),成為合格的“人師”。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在這方面擔負著重要的任務。在師范學校中,教育學科的開設,雖然就其內(nèi)容來說,往往見仁見智,但就其地位來說,卻是沒有任何疑義的。從開始設師范學校一直到教育學始終是師范學校的一門主要學科。
在我國近代,教育學作為一門課程開設,是與師范學校的設立同時進行的。1904年(光緒二十九年)1月13日,清政府頒布了《奏定學堂章程》。其中的《奏定初級師范學堂章程》就明確規(guī)定了有關教育學科開設的要求:
“先講教育史。當講明中國外國教育之源流,及中國教育家之緒論,外國著名純正教育家之傳記,使識其取義立法之要略。但外國歷代教育家立說亦頗不同,如有持論偏謬易滋流弊者,萬萬不可涉及。
次講教育原理。當講明心理學之大要,及中國現(xiàn)在教育之宗旨,及德育智育之要義,并講辨學(日本名論理學)及教授法之大要。
次講教育法令及學校管理法,當據(jù)現(xiàn)定之教育法令規(guī)則,講學校建置、編制、管理、衛(wèi)生、籌集經(jīng)費等事,宜兼講關系地方治理之大要。
次則實事授業(yè)。當使該師范生于附屬小學堂練習教育幼童之法則。蓋初級師范學堂,在解說小學教育之理法不可過馳高遠,以實能應用為主。其在附屬小學堂實事授業(yè),則以次使師范學生教授幼童;而師范各科教員及附屬小學堂之堂長與教員,務須會同督率師范生,監(jiān)視其授業(yè),品評其當否,且時自教授之,以示模范?!?BR> 在其所附的課表中,對教育學科的開設,在五年中作了具體規(guī)定:第一年,教育史;第二年,教育原理;第三年,教授法;第四年,教育法令,學校管理,實事授業(yè);第五年,同第四學年。
綜上所述,本章程有以下內(nèi)容值得肯定。
1.對教育學科的開設,在五年中作了具體的規(guī)定,其中包括教育原理、教育史、教授法、教育管理以及實事授業(yè)(即教育實習)等。教育學科的學習比較全面,并貫徹了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2.在“教育原理”一科中,包括了心理學和論理學(即邏輯學)等方面的內(nèi)容,其中對教育之宗旨及德育、智育的學習尤為重視。
3.對教育法令和學校管理的規(guī)定,也頗為詳盡,同時提出要兼講有關地方治理之大要。
4.在教育實習的問題中,其規(guī)定也頗為詳細,要求能結合實際、“以實能應用為主”;對實習法、指導實習的教師以及實習學校的教員和校領導等都提出了具體要求,以加強實習的指導。
這一章程雖然是以日本為藍本的,但在當時來說,有這樣的具體規(guī)定,實屬難得,直到今天仍不失其參考價值。
二、教育學的作用
教育學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使師范生掌握教育基本理論,指導教育實踐
理論是行動的先導。沒有實踐的理論,是無根基的理論;沒有理論的實踐,是盲目的實踐。從理論與實踐的關系來說,實踐是基礎,理論于實踐;但教育經(jīng)驗一旦形成為教育理論,就又反轉來指導教育實踐。在我們過去的教育工作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忽左忽右、忽輕忽重的問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教育理論上的偏頗導致了教育實踐中的盲目。如對教育本質及教育功能的理解,常常是取其一點而不顧其余,在重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時,則忽視教育的經(jīng)濟功能或生產(chǎn)功能;在重視教育的經(jīng)濟功能或生產(chǎn)功能時,則又忽視教育的政治功能和文化功能;而且經(jīng)常以教育的社會功能取代教育應有的人的發(fā)展功能;或在人的發(fā)展中只注意共性,而忽視個性,如此等等。所有這些片面性的出現(xiàn),常常是與理論上的偏頗和不徹底有關。
另外,缺乏教育理論的指導就會使教育實踐如盲人騎瞎馬,無所適從。無數(shù)經(jīng)驗教訓說明,什么時候有正確的教育理論指導,按教育規(guī)律辦事,教育工作就取得成效,教育事業(yè)就發(fā)展,社會主義建設就前進;相反,什么時候沒有正確的教育理論作指導,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教育工作就受到挫折,教育事業(yè)就停步不前,甚至倒退,社會主義建設的發(fā)展就受到阻礙。因此,學習教育理論,掌握教育規(guī)律,科學地指導教育實踐,是學習教育學的首要任務。
(二)使師范生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提高鑒別能力
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首先需要有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馬克思主義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我們從事教育工作和進行教育科學研究的正確的指導思想和方法論。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下,我們的教育科學也應是開放的,要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但是博采眾長,不是無批判的兼收并蓄,而是要從我國社會和教育的實際出發(fā),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有分析有批判地進行學習和引進。在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中,教育派別林立,體系各異,各有千秋。對待各種教育流派,我們既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盤引進,也不能死守一隅、故步自封。因此,有分析、有批判地學習教育理論,正是創(chuàng)造性學習的正確態(tài)度。
陶行知(1891—1946)我國近代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曾留學美國,師從杜威、孟祿等。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授、東南大學教授、教務主任、教育科主任、中華教育改進社主任干事、生活教育社理事長、中國民主同盟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等職務,先后創(chuàng)辦南京曉莊師范學校、重慶育才學校和社會大學等學校。在對待外國教育和傳統(tǒng)教育問題上,他認為:“去與取,只問適不適,不問新與舊?!薄巴鈬慕?jīng)驗,如有適用的,采取他;如有不適用的,就回避他。本國以前的經(jīng)驗,如有適用的,就保存他;如不適用,就除掉他?!彼吷珜Ш屯菩猩罱逃?,提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薄敖虒W做合一”等重要主張,被毛澤東稱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有《陶行知全集》《陶行知教育論著選》等傳世。
多元化是整個世界文化的發(fā)展趨勢之一,但對任何一個教育流派來說,都有自己的主導思想,都有自身的哲學基礎和教育思想淵源。我們學習各種教育理論時也應有我們自己的主導思想、哲學基礎和基本的價值取向。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指導我們事業(yè)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這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體系的必要前提。
總之,在當今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發(fā)展趨勢下,教育思想理論界往往也會出現(xiàn)魚龍混雜、泥沙俱下的情況,這就需要我們創(chuàng)造性地學習,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增加營養(yǎng)和抵抗力。
(三)使師范生鞏固專業(yè)思想,獻身教育事業(yè)
通過教育理論的學習,認識科教興國事業(yè)的戰(zhàn)略地位。未來的世紀,是人才競爭的世紀,而人才的培養(yǎng),基礎在教育,因此世界上一些比較發(fā)達的國家,都把教育的改革與發(fā)展放在首要的地位。我國是一個發(fā)展中的國家,要變?nèi)丝趬毫槿肆Y源優(yōu)勢,關鍵在于提高全民素質。要造就數(shù)以千萬計的各類人才和數(shù)以億計的合格勞動者,關鍵是普及和提高教育。小學教育又是教育事業(yè)的基礎工程,師范學校肩負著培養(yǎng)小學教師的重要任務,小學教師的素質直接關系著小學教育的質量。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寄托在一代新人身上,而肩負著培養(yǎng)一代新人任務的就是教師。因而教師的責任是重大的,使命是光榮和艱巨的。教育學課程的教學就是要提高教師對所肩負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的認識。
教育學是理論科學,還是應用科學,一直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教育學不能沒有理論(如上所談),但教育學確實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科學。要當好一名教師,不但要有教育理論知識和正確的教育觀,懂得教育規(guī)律,而且需要具備運用知識于教育實踐的技能技巧和善于組織學生活動的各種能力。師范生要通過教育實習來初步掌握教育和教學的技能技巧,提高從事教育工作的興趣;要通過接觸和了解教育對象(小學生)以增強對兒童的認識和熱愛,樹立獻身教育事業(yè)的責任感。專業(yè)思想要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中樹立,要在提高興趣和責任感的過程中鞏固。
教師資格證考試欄目為您推薦: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
教師資格合格證明有效期限
2017年教師資格考試筆試合格分數(shù)線
2017上半年教師資格證成績查詢時間及入口匯總
| 幼兒教育學試題 | 幼兒教育學考點 | 幼兒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備考輔導 |
| 小學教育學試題 | 小學教育學考點 | 小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
| 中學教育學試題 | 中學教育學考點 | 中學教師資格證真題 | 教師資格證考試技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