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機器人:參考不是最終目標 寫作文還有差距

字號:


    努力就會有回報!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為你帶來“高考機器人:參考不是最終目標 寫作文還有差距”,感謝大家瀏覽本頁面,更多高考資訊盡在高考頻道!
    6月7日下午,人工智能系統(tǒng)準星AI-MATHS挑戰(zhàn)中國高考數(shù)學試題,這是國內(nèi)機器人首次舉行公開測試。
    AI-MATHS是我國863計劃中的“超腦計劃”牽頭研制的機器人,誕生于2014年。
    “高考機器人”是國家863計劃信息技術領域“基于大數(shù)據(jù)的類人智能關鍵技術與系統(tǒng)”項目的重要研究目標之一。該“類人智能”項目于2015年7月21日由國家科技部正式啟動,成為我國在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新一輪創(chuàng)新的重要起點。
    科技部楊咸武副司長曾表示,項目的最大意義是凝聚了國內(nèi)從事人工智能方向研究的頂級專家,研制考試機器人將會是本項目的代表性成果之一,未來期望項目成果能進一步向各行業(yè)廣泛推廣,提升國內(nèi)人工智能及信息產(chǎn)業(yè)的整體發(fā)展水平。
    該項目以科大訊飛為牽頭單位,聯(lián)合清華大學等30余家科研院校和企業(yè),主要針對大數(shù)據(jù)所帶來的新的技術與挑戰(zhàn),研究相關類腦計算關鍵技術和類腦答題系統(tǒng),研制出能夠參加高考并考取大學的智能機器人。
    參加高考不是根本目標
    “三年前人工智能對大眾來說還是一個非常陌生的概念,所以當時科技部專門通過這個項目聚集國內(nèi)一些優(yōu)秀的研究單位一起做攻關還是非常有前瞻性的?!?月6日上午,作為該項目牽頭單位和項目成果沿途下蛋、應用落地的主要承擔單位,科大訊飛輪值總裁吳曉如告訴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
    為什么選擇高考作為目標?吳曉如表示,讓機器人參加高考并不是項目的根本目標,只是人工智能本身就是對人類智能的一種模擬、擴展和延伸。“高考是很好的衡量人知識水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等相關智能能力水平的測試工具。高考的試卷中蘊含人工智能方面經(jīng)典且困難的問題,包括了題目理解、知識表現(xiàn)、邏輯推理、人機互助的方式獲得知識,讓機器學會表達符號邏輯等。所以聚集科學家對一些人工智能問題進行攻關,產(chǎn)生一批成果, 看看機器能達到一個什么樣的人工智能水平,然后在更多領域去應用這些成果。
    吳曉如介紹,機器人答題有兩種主要方式:第一,人工智能推理和運算的方式。這是國家863類人答題機器人項目的實現(xiàn)方式,也是通過這一路徑,真正實現(xiàn)人工智能技術的突破進展。第二,通過搜索的方式,在海量的題庫里,搜索已有答案,進而得出題目的答案,這并不能算是人工智能。
    可見, 通過強化學習能力,“高考機器人”通過建立模型和算法,將具有邏輯推理能力。
    科大訊飛同時也是863“類人答題”機器人項目的測試組織單位,吳曉如說,根據(jù)國家科技部的要求,客觀評價機器人參加高考的水平首先要有完全可監(jiān)督的第三方的人對整個過程監(jiān)督和處理;其次,參加考試的機器人也要確保處于完全斷網(wǎng)的環(huán)境;第三,測試試卷必須是原創(chuàng)的新題。并且,實際操作中還必須把整個測試過程的日志,即機器上所輸出的詳細的中間處理過程全部要輸出,以便確認這是完全由機器自動一步一步求解而來的答案。
    機器人寫作文與人仍有不小差距
    2014年科大訊飛承擔了“類人智能”項目,并提出“機器人通過高考考上一本的目標?!澳壳皝碚f我們這個目標還沒有變化?!?BR>    6日,科大訊飛研究院院長胡國平介紹,國家863計劃由語文、數(shù)學、地理和歷史四門學科同時進行研發(fā)。自設定高考目標后,項目組30個團隊針對不同的問題成立了公關組:有的做知識獲取和支持,有的做知識圖譜構建,有的利用知識圖譜去求解題目,有的專門突破題意理解,還有的專攻文言文。
    “過去的兩三年里面,所有項目組都取得了相關核心技術的進步。而且中間有很多的技術成果已經(jīng)在開始的相關的一些行業(yè)里面已經(jīng)形成應用了。”胡國平說,數(shù)學相對容易些,所以進展比較快。詳細來說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數(shù)學題目的語言理解相對比較容易,有較多標準化、結構化的描述語言或出題語言,所以機器較好理解;二是有一定基礎。幾十年前就已經(jīng)有做得比較好的定理、自動證明等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可以在高考機器人中發(fā)揮作用。而數(shù)學科目的最大的難點還是在一些類似應用題上,涉及到一些常識理解,這方面其實也還是有較大的短板。
    “語義理解方面,其他三門語文、歷史、地理正面對著更復雜的情況,在一些深度的知識表現(xiàn)和深度的語音理解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的技術突破。據(jù)我們之前幾次內(nèi)部的測試來說,目前機器人錯的最多的題型還是地理和歷史學科中需要多個輪次知識推理解析的題目?!?BR>    不過,就總體來說,胡國平表示,對完成預定目標還是有信心。6日,他向澎湃新聞表示,語義理解方面大概有四五個攻關組在研究,包括最開始的規(guī)則、語法分析與遺傳分析以及機器翻譯?!捌鋵嵲跀?shù)學上我們就嘗試過用機器翻譯的方式,來實現(xiàn)自然語言的語義和句子的真實性理解。這樣用機器能理解的語義的轉換工作總體來說還是一個難題,并沒有真正的突破,只是數(shù)學上做得相對比較好,在地理歷史和語文上現(xiàn)在有了很好的進展,但還沒有真正達到突破這種概念?!?BR>    而關于作文考題,胡國平表示,目前要機器人寫一篇具有說服力的議論文,和人相比還是有差距的?,F(xiàn)在機器人寫作文基本上是以不停的往外擴展的方式來實現(xiàn)。簡單來說就是拿到一個題目之后,基于這個題目去擴展出來一些概念的詞匯,然后再擴展到概念的句子,再由這些句子通過一個排序算法來重新進行排序,最后組織形成一篇文章。整個自動作文的效果從具體層面可以看出都很好,但在篇章里看起來還是會有一些表達上的不連貫。這種篇章級的語義理解,或者說連貫性目前還在努力解決中。
    至于何時組織機器人參與高考相關技術測試?胡國平表示,根據(jù)科技部項目辦的要求, 預計將在2019、2020年會做最后成果的測試。吳曉如則表示,技術在動態(tài)的變化,考試的題目也在動態(tài)的變化,要完成這個目標還是存在很多技術上的挑戰(zhàn),這就要項目組成員做更多的努力。
    猜你喜歡:
    
2017年高考熱點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成績查詢?nèi)肟趨R總 2017高考招生簡章
 2017高考招生信息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加分政策匯總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答案匯總 2017全國高考志愿填報時間及入口匯總
 2017年全國高考體檢時間及通知匯總  全國各省2017年高考改革方案匯總
 2017陽光高考網(wǎng) 2017年高考作文題目及范文匯總
 2017年全國各省市高考狀元名單 2017年全國各省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整理 

    
高考作文題目 高考作文押題 高考作文預測 高考作文素材 高考英語作文
高考記敘文 高考議論文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零分作文 高考作文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