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除夕有寓意的年夜飯菜譜大全】
除夕吃餃子: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寓意著久財之意,因為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yǎng)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后還有南京人愛吃的酸菜,據(jù)說有算財之意。
除夕吃雞:有計
除夕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只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廣州本地客家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喻求生生猛猛。
除夕吃魚:年年有余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有年年有余(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余。
為了吃出連年有余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余,有頭魚尾。
除夕吃蠔豉:好市
華南的年夜飯則多有雞、燒肉、發(fā)菜、蠔豉等,因為“發(fā)菜蠔豉”與“發(fā)財好市”諧音。蠔豉,也稱“蠣干”,牡蠣(也稱蠔)肉的干制品,是廣東人民春節(jié)必食的菜肴。蠔豉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于鈣被體內(nèi)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于鈣的吸收。
除夕吃長年菜:長壽
臺灣春節(jié)第一餐吃“長年菜”,是一種長莖葉,有苦味的芥萊。有的還在菜里加細長粉絲,意即“綿綿不斷,長生不老”。在除夕當天,人們切菜時,將蔬菜切得比平時長,因而得名,寓意長長久久,來年收益更多。而在除夕夜吃長年菜表示有剩余留到第二年,代表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新年生活的期待。
除夕吃芹菜:勤快
年夜飯不止是一家的團聚和對來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機會,長年菜中的芹菜,“芹”與“勤”諧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
除夕吃豬手:發(fā)財就手
豬手,可以燜豬手,也可以發(fā)菜豬手,也可以花生豬手等等,吃法很多,因為豬手寓意著發(fā)財就手,做什么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fā)財,干什么也都會發(fā)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一道吉祥菜!
除夕吃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yǎng)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jīng)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除夕吃年糕:年年高
過年要準備年糕,是表示喜慶。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BR>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除夕十道有寓意的菜譜做法】
一、竹報平安。
主料:萵筍180克、竹蓀(干)20克、猴頭菇200克。(竹筍可用其他替代)
輔料:黃芪35克、黨參35克、茯苓35克、雞蛋清80克。
調料:大蔥5克、姜3克、香油1克、味精2克。
竹報平安做法:
1、黃芪、黨參、茯苓稍沖洗凈后,加水2大杯,以大火煮開,改小火煮至湯汁剩約大半杯時,去渣。藥湯備用。
2、竹笙洗凈泡軟,入開水氽燙發(fā),隨即撈起,漂涼,切小段。猴頭菇洗凈,切片。
3、鍋內(nèi)內(nèi)入油30克燒熱,入蔥、姜爆香,再入菇、筍、竹笙、高湯、麻油、直及藥湯煮開,勾芡后淋上蛋白,待稍凝固盛起即可。
二、鴻運當頭。
主料:鰱魚頭400克、豆腐200克。
調料:姜5克、青蒜10克、料酒10克、豆瓣醬10克、醬油5克、甜面醬5克、鹽3克、胡椒粉2克、淀粉(玉米)3克,各適量。
做法:
1、魚頭洗凈,拭干,剖開,對切成4大塊,用5大匙油將魚頭兩面煎黃盛出。
2、豆腐切成長厚片,用油煎黃盛出后放入耐煮鍋或沙鍋內(nèi),面上放入煎好的魚頭。
3、另用2大匙油炒姜末,放入所有調味料和2杯清水炒勻燒開,淋入鍋內(nèi),開火煮滾,改小火煮40分鐘,使其入味。
4、待湯汁稍干時淋少許水淀粉勾芡,使湯汁微稠,最后撒下于蒜段,略滾即可關火移出食用。
三、團圓水餃。
主料:小麥面粉400克、海參50克、蝦仁150克、芹菜100克、黑魚300克。
輔料:雞蛋清30克。
調料:姜4克、料酒5克、鹽3克、胡椒粉2克、淀粉(玉米)4克,香油5克。
做法:
1、將面粉內(nèi)加水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再分小塊,搟成餃子皮。
2、芹菜擇洗干凈切成細末。
3、海參洗凈內(nèi)臟,先用蔥、姜、酒加水氽燙去腥后,撈出切丁。
4、蝦仁去泥腸洗凈切丁,魚肉切丁,全部混合,加入所有調味料及姜末拌勻,最后加入芹菜末調成餡料。
5、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再反復點水兩次后即可撈出食用。
四、大吉大利。
主料:栗子(鮮)110克、雞腿500克。
調料:大蔥10克、姜5克、淀粉(玉米)4克、蠔油10克、白酒5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3克,各適量。
做法:
1、板栗先泡水1小時,用牙簽挑除縫內(nèi)粗膜,洗凈后裝在大碗內(nèi),用水沒過栗子,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取出。
2、雞腿切小塊,放入冷水中煮開,水倒掉,雞腿撈出沖凈泡沫。
3、淀粉放碗內(nèi)加水調成濕淀粉。
4、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后,放入雞塊及調料蠔油3大匙、酒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清水3杯燒開,再放入栗子,改用小火燒20分鐘。
5、待湯汁煮至稍干時,揀出蔥、姜,淋水淀粉勾芡后,盛出即可。
五、年年有余。
主料:鯉魚900克。
輔料:豬肉(肥瘦)150克、白蘿卜150克。
調料:大蔥15克、姜10克、料酒15克、鹽5克、胡椒粉3克、淀粉(玉米)5克。
做法:
1、豬肉洗凈剁細,拌入調味料(酒1大匙、姜末1/2茶匙、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水淀粉1/2大匙)調勻。
2、鯉魚洗凈擦干水分,加調料(酒1大匙、醬油1大匙)腌10分鐘。
3、將肉餡塞入魚腹內(nèi),以3大匙油將魚兩面煎黃盛出。
4、另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后撈出,放入切塊的白蘿卜及調味料(醬油2大匙、酒1大匙、醋1大匙、3.糖1/2大匙,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水淀粉1/2大匙,清水3杯)。
5、燒開后放入鯉魚,改小火熬1小時,待湯汁稍干時勾芡盛出,撒上蔥花即可。
六、歡聚一堂。
主料:冬瓜500克、冬筍100克、香菇(鮮)100克、蘑菇(鮮蘑)100克。
調料:料酒10克、醬油5克、白砂糖3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5克、香油5克,各適量。
做法:
1、香菇、蘑菇洗凈切末。
2、冬筍煮熟去皮,切碎末。
3、將冬菇末、蘑菇末、冬筍末下入六成熱油中煸炒,再加料酒、醬油、白糖、味精、冬菇湯,燒開后勾厚芡,冷后成餡。
4、將冬瓜選肉厚處用圓槽刀捅出14個圓柱形,皮不去掉,刻上花紋及文字后片下瓜皮,焯水后抹香油待用。
5、冬瓜柱掏空填上餡,放盤中,上籠蒸10分鐘取出裝盤,并飾以刻好的瓜皮,盤中湯汁燒開調好味后勾芡,澆在冬瓜盅上即可。
七、五福臨門。
主料:大白菜(白梗)600克、豬肚200克、草蝦250克、魷魚(鮮)100克、海參50克。
調料:鹽5克、胡椒粉4克。
做法:
1、大白菜洗凈,切大片,用2大匙油炒軟后,先放入燉盅內(nèi)。
2、豬肚切條。
3、魷魚切花后氽燙過撈出。
4、海參洗凈,先去腥再切厚片。
5、火腿先煮過再取出切片。
6、香菇泡軟,去蒂,分別放置在大白菜上。
7、大草蝦剪掉須足,氽燙過撈出,備用。
8、將調味料放入燉盅內(nèi),移入電鍋或蒸籠蒸40分鐘,然后放入草蝦再蒸5分鐘即可移出食用。
八、壽長百年。
主料:面條(標準粉)500克、蝦仁225克、海參50克、叉燒肉100克、豌豆苗150克。
輔料:香菇(鮮)150克。
調料:大蔥10克、姜5克、淀粉(玉米)5克、鹽4克、胡椒粉4克,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蝦仁洗凈,拭干,在背部劃開一刀口,再拌少許淀粉。
2、叉燒肉切片。
3、碗豆莢撕除老筋。
4、海參洗凈內(nèi)臟后,先用3碗水加1大匙酒及少許蔥、姜煮5分鐘撈出,然后剖開兩半,斜切片。
5、用3大匙油炒蔥段,再放入香菇及海參同炒,然后加入所有調味料煮開,最后放入蝦仁及叉燒肉。
6、另備一鍋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后撈出,放碗內(nèi),再淋入燒好的三鮮料即可。
九、除夕全家福。
主料:螃蟹250克、草蝦200克、魷魚(鮮)200克、香菇(鮮)100克、蛤蜊100克、大白菜(白梗)100克、凍豆腐200克、粉絲100克、牛蒡根200克。
調料:鹽5克、料酒15克、胡椒粉5克、胡椒3克、辣椒(紅、尖、干)10克、八角5克、大蔥15克、姜5克,各適量。
做法:
1、大白菜洗凈、切成大片。
2、凍豆腐切塊。
3、牛蒡去皮、切片。
4、螃蟹剝開洗凈。
5、魷魚、香菇切花備用。
6、大白菜、凍豆腐先入鍋略煮做墊底,再將其它材料放入煮熟,最后調味即可食用。
十、金玉滿堂。
主料:蝦仁150克、雞蛋100克。
輔料:雞蛋清50克、青豆50克。
調料:鹽3克、淀粉(玉米)4克、胡椒粉3克、香油5克,各適量。
做法:
1、蝦仁洗凈,拭干,拌入雞蛋清2大匙,鹽1/4茶匙,淀粉半茶匙。腌10分鐘。
2、青豆仁先氽燙過,去除生味,撈出立刻沖冷水至涼,再瀝干。
3、將高湯5碗,鹽半茶匙,水淀粉3大匙,胡椒粉、麻油燒開,先放入青豆仁,煮滾后改小火,再放入蝦仁煮熟。
4、雞蛋直接打入湯內(nèi),用筷子在蛋黃上戳一個洞讓蛋黃流出,一煮滾即關火盛入食用。
除夕吃餃子:招財進寶
在中華民俗中的,除夕守歲吃“餃子”,是任何山珍海味所無法替代的重頭大宴。“餃子”又名“交子”或者“嬌耳”,是新舊交替之意,也是秉承上蒼之意,是必須要吃的一道大宴美食。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此外,餃子因為形似元寶,過年時吃餃子,也帶有“招財進寶”的吉祥含義。
餃子餡料的選擇和寓意有著直接關系,最常見的韭菜餡寓意著久財之意,因為久即時間長、久遠,謂之久財。冬季典型的白菜肉餡即百財之意。香菇最有養(yǎng)生功效,將其包進餃子餡里寓意著鼓財之意,鼓即高起,凸出,香菇的形狀如同向上的箭頭,或為股票大盤的走勢,向上、飽鼓之意,謂之鼓財。最后還有南京人愛吃的酸菜,據(jù)說有算財之意。
除夕吃雞:有計
除夕一桌豐盛的年夜飯桌上,自然少不了雞。除夕晚上吃年夜飯,在許多地方開席時首先要吃的菜就是雞,因為寓意吉利。年菜必須有一只雞在餐桌上,因為“吃雞起家”。廣州本地客家人拜神還要用雞鵝做“頭生”,都會選“走地雞”,喻求生生猛猛。
除夕吃魚:年年有余
因為中國傳統(tǒng)有年年有余(魚)的說法,所以魚是年夜飯必備的一道菜。除夕夜吃鯉魚,鯉同“禮”諧音,過年吃鯉魚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鯽魚,鯽同“吉”諧音,過年鯉魚和鯽魚一起吃就是大吉大利。除夕夜吃鰱魚,鰱同“連”諧音,過年吃鰱魚連年有余。
為了吃出連年有余的好意頭,您可以除夕兩條魚,年夜飯吃一條,大年初一吃一條,就是連年有余。如果制作一條的話,年夜飯吃終端,大年初一吃頭尾,這樣就是連年有余,有頭魚尾。
除夕吃蠔豉:好市
華南的年夜飯則多有雞、燒肉、發(fā)菜、蠔豉等,因為“發(fā)菜蠔豉”與“發(fā)財好市”諧音。蠔豉,也稱“蠣干”,牡蠣(也稱蠔)肉的干制品,是廣東人民春節(jié)必食的菜肴。蠔豉是補鈣的最好食品,它含磷很豐富,由于鈣被體內(nèi)吸收時需要磷的幫助,所以有利于鈣的吸收。
除夕吃長年菜:長壽
臺灣春節(jié)第一餐吃“長年菜”,是一種長莖葉,有苦味的芥萊。有的還在菜里加細長粉絲,意即“綿綿不斷,長生不老”。在除夕當天,人們切菜時,將蔬菜切得比平時長,因而得名,寓意長長久久,來年收益更多。而在除夕夜吃長年菜表示有剩余留到第二年,代表了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新年生活的期待。
除夕吃芹菜:勤快
年夜飯不止是一家的團聚和對來年的美好期待,也是教育孩子的一次機會,長年菜中的芹菜,“芹”與“勤”諧音,教育小孩子要勤勞,只有勤勞才能獲得美好的生活。
除夕吃豬手:發(fā)財就手
豬手,可以燜豬手,也可以發(fā)菜豬手,也可以花生豬手等等,吃法很多,因為豬手寓意著發(fā)財就手,做什么都會順順利利,就手發(fā)財,干什么也都會發(fā)財就手。所以這道菜式也是廣州街坊最喜歡的一道吉祥菜!
除夕吃腐竹:富足
腐竹寓意“富足”,也是除夕不可少的一道菜。我們都知道腐竹是黃豆的衍生物。專家指出,腐竹與黃豆相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營養(yǎng)價值也更豐富,因此經(jīng)常吃一些腐竹,是很好的飲食習慣。
除夕吃年糕:年年高
過年要準備年糕,是表示喜慶。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fā)財?shù)囊馑肌?BR> 北方的年糕以甜為主,或蒸或炸,也有人干脆沾糖吃。南方的年糕則甜咸兼具,例如蘇州及寧波的年糕,以粳米制作,味道清淡。除了蒸、炸以外,還可以切片炒食或是煮湯。甜味的年糕以糯米粉加白糖、豬油、玫瑰、桂花、薄荷、素蓉等配料,做工精細,可以直接蒸食或是沾上蛋清油炸。
【除夕十道有寓意的菜譜做法】
一、竹報平安。
主料:萵筍180克、竹蓀(干)20克、猴頭菇200克。(竹筍可用其他替代)
輔料:黃芪35克、黨參35克、茯苓35克、雞蛋清80克。
調料:大蔥5克、姜3克、香油1克、味精2克。
竹報平安做法:
1、黃芪、黨參、茯苓稍沖洗凈后,加水2大杯,以大火煮開,改小火煮至湯汁剩約大半杯時,去渣。藥湯備用。
2、竹笙洗凈泡軟,入開水氽燙發(fā),隨即撈起,漂涼,切小段。猴頭菇洗凈,切片。
3、鍋內(nèi)內(nèi)入油30克燒熱,入蔥、姜爆香,再入菇、筍、竹笙、高湯、麻油、直及藥湯煮開,勾芡后淋上蛋白,待稍凝固盛起即可。
二、鴻運當頭。
主料:鰱魚頭400克、豆腐200克。
調料:姜5克、青蒜10克、料酒10克、豆瓣醬10克、醬油5克、甜面醬5克、鹽3克、胡椒粉2克、淀粉(玉米)3克,各適量。
做法:
1、魚頭洗凈,拭干,剖開,對切成4大塊,用5大匙油將魚頭兩面煎黃盛出。
2、豆腐切成長厚片,用油煎黃盛出后放入耐煮鍋或沙鍋內(nèi),面上放入煎好的魚頭。
3、另用2大匙油炒姜末,放入所有調味料和2杯清水炒勻燒開,淋入鍋內(nèi),開火煮滾,改小火煮40分鐘,使其入味。
4、待湯汁稍干時淋少許水淀粉勾芡,使湯汁微稠,最后撒下于蒜段,略滾即可關火移出食用。
三、團圓水餃。
主料:小麥面粉400克、海參50克、蝦仁150克、芹菜100克、黑魚300克。
輔料:雞蛋清30克。
調料:姜4克、料酒5克、鹽3克、胡椒粉2克、淀粉(玉米)4克,香油5克。
做法:
1、將面粉內(nèi)加水和成軟硬適度的面團再分小塊,搟成餃子皮。
2、芹菜擇洗干凈切成細末。
3、海參洗凈內(nèi)臟,先用蔥、姜、酒加水氽燙去腥后,撈出切丁。
4、蝦仁去泥腸洗凈切丁,魚肉切丁,全部混合,加入所有調味料及姜末拌勻,最后加入芹菜末調成餡料。
5、每張餃子皮包入餡料少許,捏成餃子,放入開水中煮至浮起,再反復點水兩次后即可撈出食用。
四、大吉大利。
主料:栗子(鮮)110克、雞腿500克。
調料:大蔥10克、姜5克、淀粉(玉米)4克、蠔油10克、白酒5克、白砂糖3克、胡椒粉3克,各適量。
做法:
1、板栗先泡水1小時,用牙簽挑除縫內(nèi)粗膜,洗凈后裝在大碗內(nèi),用水沒過栗子,放入電鍋,外鍋加水2杯,蒸至開關跳起時取出。
2、雞腿切小塊,放入冷水中煮開,水倒掉,雞腿撈出沖凈泡沫。
3、淀粉放碗內(nèi)加水調成濕淀粉。
4、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后,放入雞塊及調料蠔油3大匙、酒1大匙、糖1大匙、胡椒粉少許、清水3杯燒開,再放入栗子,改用小火燒20分鐘。
5、待湯汁煮至稍干時,揀出蔥、姜,淋水淀粉勾芡后,盛出即可。
五、年年有余。
主料:鯉魚900克。
輔料:豬肉(肥瘦)150克、白蘿卜150克。
調料:大蔥15克、姜10克、料酒15克、鹽5克、胡椒粉3克、淀粉(玉米)5克。
做法:
1、豬肉洗凈剁細,拌入調味料(酒1大匙、姜末1/2茶匙、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水淀粉1/2大匙)調勻。
2、鯉魚洗凈擦干水分,加調料(酒1大匙、醬油1大匙)腌10分鐘。
3、將肉餡塞入魚腹內(nèi),以3大匙油將魚兩面煎黃盛出。
4、另用2大匙油爆香蔥、姜后撈出,放入切塊的白蘿卜及調味料(醬油2大匙、酒1大匙、醋1大匙、3.糖1/2大匙,鹽1/2茶匙,胡椒粉少許,水淀粉1/2大匙,清水3杯)。
5、燒開后放入鯉魚,改小火熬1小時,待湯汁稍干時勾芡盛出,撒上蔥花即可。
六、歡聚一堂。
主料:冬瓜500克、冬筍100克、香菇(鮮)100克、蘑菇(鮮蘑)100克。
調料:料酒10克、醬油5克、白砂糖3克、味精2克、淀粉(玉米)5克、香油5克,各適量。
做法:
1、香菇、蘑菇洗凈切末。
2、冬筍煮熟去皮,切碎末。
3、將冬菇末、蘑菇末、冬筍末下入六成熱油中煸炒,再加料酒、醬油、白糖、味精、冬菇湯,燒開后勾厚芡,冷后成餡。
4、將冬瓜選肉厚處用圓槽刀捅出14個圓柱形,皮不去掉,刻上花紋及文字后片下瓜皮,焯水后抹香油待用。
5、冬瓜柱掏空填上餡,放盤中,上籠蒸10分鐘取出裝盤,并飾以刻好的瓜皮,盤中湯汁燒開調好味后勾芡,澆在冬瓜盅上即可。
七、五福臨門。
主料:大白菜(白梗)600克、豬肚200克、草蝦250克、魷魚(鮮)100克、海參50克。
調料:鹽5克、胡椒粉4克。
做法:
1、大白菜洗凈,切大片,用2大匙油炒軟后,先放入燉盅內(nèi)。
2、豬肚切條。
3、魷魚切花后氽燙過撈出。
4、海參洗凈,先去腥再切厚片。
5、火腿先煮過再取出切片。
6、香菇泡軟,去蒂,分別放置在大白菜上。
7、大草蝦剪掉須足,氽燙過撈出,備用。
8、將調味料放入燉盅內(nèi),移入電鍋或蒸籠蒸40分鐘,然后放入草蝦再蒸5分鐘即可移出食用。
八、壽長百年。
主料:面條(標準粉)500克、蝦仁225克、海參50克、叉燒肉100克、豌豆苗150克。
輔料:香菇(鮮)150克。
調料:大蔥10克、姜5克、淀粉(玉米)5克、鹽4克、胡椒粉4克,各適量。
做法:
1、先將蝦仁洗凈,拭干,在背部劃開一刀口,再拌少許淀粉。
2、叉燒肉切片。
3、碗豆莢撕除老筋。
4、海參洗凈內(nèi)臟后,先用3碗水加1大匙酒及少許蔥、姜煮5分鐘撈出,然后剖開兩半,斜切片。
5、用3大匙油炒蔥段,再放入香菇及海參同炒,然后加入所有調味料煮開,最后放入蝦仁及叉燒肉。
6、另備一鍋水燒開,放入面條煮熟后撈出,放碗內(nèi),再淋入燒好的三鮮料即可。
九、除夕全家福。
主料:螃蟹250克、草蝦200克、魷魚(鮮)200克、香菇(鮮)100克、蛤蜊100克、大白菜(白梗)100克、凍豆腐200克、粉絲100克、牛蒡根200克。
調料:鹽5克、料酒15克、胡椒粉5克、胡椒3克、辣椒(紅、尖、干)10克、八角5克、大蔥15克、姜5克,各適量。
做法:
1、大白菜洗凈、切成大片。
2、凍豆腐切塊。
3、牛蒡去皮、切片。
4、螃蟹剝開洗凈。
5、魷魚、香菇切花備用。
6、大白菜、凍豆腐先入鍋略煮做墊底,再將其它材料放入煮熟,最后調味即可食用。
十、金玉滿堂。
主料:蝦仁150克、雞蛋100克。
輔料:雞蛋清50克、青豆50克。
調料:鹽3克、淀粉(玉米)4克、胡椒粉3克、香油5克,各適量。
做法:
1、蝦仁洗凈,拭干,拌入雞蛋清2大匙,鹽1/4茶匙,淀粉半茶匙。腌10分鐘。
2、青豆仁先氽燙過,去除生味,撈出立刻沖冷水至涼,再瀝干。
3、將高湯5碗,鹽半茶匙,水淀粉3大匙,胡椒粉、麻油燒開,先放入青豆仁,煮滾后改小火,再放入蝦仁煮熟。
4、雞蛋直接打入湯內(nèi),用筷子在蛋黃上戳一個洞讓蛋黃流出,一煮滾即關火盛入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