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司考憲法講義:國家結構形式

字號:


    多熟讀司考憲法考點,對你的司法考試復習有幫助,能讓你更加熟悉知識點。出國留學網司法考試網為您整理“2016司考憲法講義:國家結構形式”,歡迎您下載!
    一、國家結構形式概述
    (一)國家結構形式的概念和種類。
    現代國家的國家結構形式主要有兩大類:單一制和復合制。
    1、單一制和聯邦制的特征比較:
    ① 從法律體系看:國家只有一部憲法,由統(tǒng)一的立法機關根據憲法制定法律;
    聯邦有聯邦的憲法,各成員國有各成員國的憲法;
    ② 從國家機構組成看:國家只有一套中央機關體系;
    聯邦和各州各有各的一套中央機關體系;
    ③ 從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劃分看
    地方政府權力由中央授予,地方行政區(qū)域單位和自治單位沒有脫離中央而獨立的權力;
    其職權劃分由聯邦憲法作出具體規(guī)定,既要保證聯邦行使國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財政、軍事等主要國家權力,又規(guī)定各成員國享有一定的外交權;
    ④ 從對外關系看:國家是一個獨立的主體,公民具有統(tǒng)一的國籍。
    聯邦國家的公民既有聯邦德國國籍,又有成員國的國籍。
    (二)決定國家結構形式的因素。
    國家結構形式與國家性質主要由以下決定因素:
    ① 民族因素:一般而言,單一民族國家往往實行單一制,多民族國家往往實行聯邦制,
    ② 經濟因素:如果一國不同區(qū)域之間,經濟發(fā)展水平存在較大的不平衡,或經濟產業(yè)之間存在較大差異,相互之間缺乏互補性和緊密聯系性,在這樣的國家里,通常建立聯邦制。
    ③ 地理因素:一國若被自然地分割為若干部分,或一國之內不同地區(qū)的地理條件存在較大差異的,都有可能使不同地區(qū)、部分之間之形成較為松散的聯系。
    ④ 歷史因素:包括歷史傳統(tǒng)、特定的歷史實施及其它的歷史遺留問題等,也可能影響該國的國家結構形式。
    二、我國是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一)我國采取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原因。
    1、我國有采取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歷史傳統(tǒng)。
    2、我國民族成分和民族分布狀況決定了只能實行單一制的國家結構形式。
    3、我國各民族關系也有利于實行單一制國家。
    4、采取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
    (二)我國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主要特點
    ①我國沒有實行一般意義上的地方自治制度,中央和地方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地方在法律上不具有與中央平等的地位與資格。
    ②為處理多民族的關系,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不是民族自治)制度,賦予民族區(qū)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機關以自治權。
    ③為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在香港、澳門實行“一國兩制”,建立了特別行政區(qū),允許特別行政區(qū)保留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并享有高度的自治權。
    三、我國的行政區(qū)域劃分
    (一)全國分為省、自治區(qū)、直轄市;
    (二)省、自治區(qū)分為自治州、縣、自治縣、市;
    (三)縣、自治縣分為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
    直轄市和較大的市分為區(qū)、縣。自治州分為縣、自治縣、市。
    自治區(qū)、自治州、自治縣都是民族自治地方。
    行政區(qū)域變更的法律程序
    ① 全國人大審議決定: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設立、撤銷、更名,特別行政區(qū)的成立;
    ② 國務院審批: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的行政區(qū)劃界限的變更;
    自治州、縣、自治縣、市、市轄區(qū)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者改變隸屬關系;
    縣、市的行政區(qū)域界線的重要變更;
    ③ 國務院授權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縣、市、市轄區(qū)的部分行政區(qū)域界線的變更
    ④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審批:鄉(xiāng)、民族鄉(xiāng)、鎮(zhèn)的設立、撤銷、更名或變更行政區(qū)域界線。
    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的處理
    1981年5月30日國務院發(fā)布的《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處理辦法》是我國第一個專門國定行政區(qū)域邊界爭議處理的法規(guī)。
    邊界爭議處理事項及程序步驟主要包括:
    ① 爭議雙方政府必須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態(tài)擴大;
    ② 爭議雙方人民政府首先應進行協商解決;
    ③ 經協商為達成協議,雙方應將各自的解決方案并附邊界地形圖,報上級人民政府處理;
    ④ 上級人民政府受理后,先應有同級民政主管部門組織調解,經調解未成的,再由受理的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⑤ 處理邊界爭議的協議經雙方簽字生效,上級政府的處理決定,自下達之日生效;
    ⑥ 協議和決定生效后,應按規(guī)定實地勘測邊界線,并標繪大比例尺的邊界線地形圖;
    ⑦ 地方人民政府處理的邊界爭議,必須按規(guī)定履行備案手續(xù);
    ⑧ 向有關群眾公布正式劃定的行政區(qū)域界限。
    司法考試一卷欄目為您推薦:
    2016年司法考試備考技巧
    2016年司法考試命題規(guī)律
    2016司法考試改革亮點解讀
    2016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條件
    2016司法考試論述題萬能模板
    2016年司法考試學科的分值分布
    2016年國家司法考試報名時間及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