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教師資格中學《綜合素質》沖刺試卷及答案

字號:


    一、單項選擇題
    1.系統(tǒng)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答案】D
    【答案解析】系統(tǒng)分析是一種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的分析方法。
    2.同中求異或異中求同的思維方法是(  )。
    A.比較
    B.分析
    C.分類
    D.綜合
    【答案】A。3.來自公安機關的資料顯示,娛樂圈中有人吸毒,高級知識分子中也有人吸毒,吸毒者中有些人是女性,而搶劫犯中有相當比例是吸毒者。
    由此可見(  )。
    A.高級知識分子中也有搶劫犯
    B.搶劫犯中吸毒者占了大多數
    C.有些搶劫犯可能是女性
    D.有些搶劫犯不是女性
    【答案】C
    【答案解析】在題干中找不到吸毒者既是高級知識分子又是搶劫犯的依據,則A錯誤。相當比例不代表占了大多數,B錯。D屬于不能確定的推理,故選C。
    4.經計算,數學與計算機這兩門課程成績的相關系數是0.72,可見這兩門課程(  )。
    A.中度相關
    B.高度相關
    C.極高相關
    D.正常相關
    【答案】B
    【答案解析】相關系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取值范圍為[一1,1]。相關系數大于0為正相關,小于0為負相關,等于0表示不相關。相關系數的絕對值越大,相關程度越高。一般可按三級劃分:|r|<0.4為低度線性相關;0.4≤|r|<0.7為顯著性相關;0.7≤|r|<1為高度線性相關。5.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是(  )。
    A.事物是什么
    B.事物有多少
    C.事物為什么
    D.考察事物各要素之間的關系
    【答案】A
    【答案解析】定性分析主要分析的內容是事物是什么。
    6.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相關關系的統(tǒng)計量數是(  )。
    A.集中量數
    B.差異量數
    C.地位量數
    D.相關系數
    【答案】D
    【答案解析】相關系數是描述變量之間相關程度的指標?!?.群眾對領導的不滿,不僅僅產生于領導的作為和業(yè)績不佳,而且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對領導的期望與實際表現之間的差距,因此,如果競選一個大企業(yè)的領導,競選者競選演說中一味許愿,是一種不聰明的做法。
    從上述論述中可以推出以下結論(  )。
    Ⅰ.群眾的期望值足夠低,領導即使胡作非為,群眾也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Ⅱ.只要領導的作為和業(yè)績出色,群眾就不會產生不滿情緒。
    Ⅲ.由于群眾的期望值高,盡管領導的工作成績優(yōu)秀,群眾的不滿情緒仍可能存在。
    A.只有Ⅰ
    B.只有Ⅲ
    C.只有Ⅰ和Ⅲ
    D.只有Ⅱ和Ⅲ
    【答案】B
    【答案解析】群眾對領導不滿的情緒產生,有兩點:一是領導的作用和業(yè)績,二是對領導的期望與領導的實際表現,因此,只要有一種情況存在,就會在群眾對領導的不滿情緒,所以,結論Ⅰ和Ⅱ都不正確。
    8.以反映事物的內在特性或特征為內容的概念屬于(  )。
    A.關系概念
    B.屬性概念
    C.操作性概念
    D.集合概念
    【答案】B
    【答案解析】屬性概念是以反映事物的內在特性或特征為內容的概念?!?.某中學生數學成績的標準分為0.5,則這名中學生的成績(  )。
    A.高于平均分
    B.低于平均分
    C.等于平均分
    D.沒法確定
    【答案】A。
    10.下列哪種統(tǒng)計量數描述的是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  )。
    A.平均差
    B.標準差
    C.全距
    D.算術平均數
    【答案】D
    【答案解析】算術平均數是全部數據的算術平均,又稱均值,它是描述一組數據的集中趨勢的統(tǒng)計量?!《?、材料分析題
    1.突然,從窗外傳來一陣急促的“的嘟”——“的嘟”——聲,這聲音猶如一塊巨石落入平靜的水面,教室里頓時喧鬧起來。緊接著,像有誰下了一道命令:“向左看齊”,所有的學生都向左邊看去。這是怎么回事,還沒等老師喊出話來,坐在靠窗邊的同學已經站起來,叭在窗臺上向外張望,其他的同學更是著急,他們有的站在椅子上,有的一蹦一跳,脖子伸得老長,平時上課就坐不住的索性沖出座位,涌到窗前。他們你扒我,我推他,爭先恐后地向外張望——原來是兩輛紅色的消防車由南向北從窗前駛過……教室里恢復平靜后,請看以上2位教師的做法:
    A老師靈機一動,便放棄了原來的教學內容,而讓同學把剛才的所見、所聞、所想說出來,寫下來。結果,同學們個個情緒高漲說得頭頭是道,寫得也很精彩,樂得老師滿臉堆笑。
    B老師面對以上情境板起面孔,維持紀律,讓學生回到座位上.繼續(xù)原來的教學。而學生卻余興未止,沉浸在剛才的氛圍中……B老師不愿意放棄原來的教學內容,否則他認為自己沒有完成教學任務。
    問題:A、B兩位老師的做法有何不同?你贊同哪位老師的做法? 【答案要點】我個人認為,我更同意A教師的做法。其中A教師的教學思路正是現代教學觀下所倡導的新課程、新課改的相關理念的實踐,而B教師則是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代表了。新課程改革的價值取向之一就是“變課程的預定性和封閉性為課程的生成性和開放性”。A老師突破預定計劃而“創(chuàng)造性地教學”,凸現了課程的多元創(chuàng)新的價值取向,尊重學生的興趣、情感,培養(yǎng)和愛護學生的求知欲。依據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個性化選擇來拓深、拓寬課程的內涵和外延。捕捉了這一偶發(fā)事件,把它轉變成培養(yǎng)學生觀察能力的活教材,引導學生看、聽、說、寫;指導他們學會了正確、全面、有條理地觀察事物,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而B老師的教學是一種“插秧式”的教學,這種教學其實就是試圖維護嚴格的甚至苛記刻的課堂秩序,即極端的課堂紀律,通過這種方式來確立所謂的老師權威。B老師“以知識、學科為本位”,把學生當做“學科人”,而不是真正的“生命、成長中的完整的人”。他力圖完成教學內容和任務,剝奪了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地位和權利,忽略了學生的興趣、需求、情感,不重視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是一種傳統(tǒng)的教學活動。
    2.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怎樣評價學生的優(yōu)、良、中、差呢?為此,我制訂了這樣的標準:
    一是在大綱規(guī)定的基礎科60分以上,并能發(fā)現自己的特長且有所發(fā)展的,視為及格;二是基礎科及格或良好,特長科明顯超過同年級學生的,視為良好;三是基礎科良好,特長科大大超過同年級學生或有所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視為優(yōu)秀;四是僅基礎科及格或僅特長科有所發(fā)展的,均視為不及格;五是僅基礎科良好,或特長科單方獨進的,視為畸形發(fā)展,作降格評價。這一評價標準的實施,使絕大部分差生都抬起頭來走路,找到了自己成才的優(yōu)勢與途徑,也使文化課考試分數好的學生不再自我感覺良好,從而找到了良性互補、和諧發(fā)展的新路子。通過一個學期的實踐,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明顯高漲,各科學習成績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各科總分由原來年級的倒數第二,上升到年級的第二名。
    問題:請你針對案例中制訂的評價標準,談談自己的看法。
    【答案要點】素質教育要求我們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且具有個人特長的有用人才,其實質就是通過合格加特長的標準和策略培養(yǎng)人才。因此,我們應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注意在學生的身心特性確立發(fā)展方向時,特長的發(fā)展最好與相關方面的發(fā)展和諧并進。但和諧發(fā)展與全面發(fā)展又有所區(qū)別。和諧發(fā)展是學生對全面發(fā)展的具體選擇。作為學生整體來說,應把全人類的知識、技能和優(yōu)良品質都繼承下來;但作為學生個體來說,只能以特長為龍頭帶動相關方面和諧發(fā)展,成為基礎相對寬厚而特色鮮明的人才。
    三、寫作題
    請以《如何培養(yǎng)中學生自學能力》為題,寫一篇論述文。要求:(1)觀點明確,論述具體;(2)條理清楚,語言流暢;(3)不少于800字?! 敬鸢浮刻崾荆核^自主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明確學習任務的基礎上,自覺、自主地進行學習,并努力使自己完成學習任務的一種學習方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當學生樂于學習,對學習建立自信心時,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培養(yǎng)興趣,自主學習。
    (2)轉變陳舊的教學觀念,樹立“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3)激發(fā)學習內部動機,保持自主學習的持久動力。
    (4)發(fā)展元認知,使學生學會自主學習。
    (5)教師多進行思維方面的訓練,提高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6)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教師資格證題庫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