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留學網教師資格考試網為您整理“教師資格證初中數學說課:同底數冪的乘法”,希望朋友們能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寫出更好的說課稿!
同底數冪的乘法說課稿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同底數冪的乘法》是在學習了有理數的乘方和代數式之后編排的,是對冪的意義的理解、運用和深化。同時又是后面學習整式乘法的基礎,整式的乘法最終都是轉化為同底數冪的乘法進行的,因此本節(jié)內容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同底數冪的乘法與現實世界中的數量關系聯(lián)系也很緊密,如課本節(jié)前語的實際問題和問題的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問題,通過學習可以把所學知識和實際聯(lián)系起來,更好地為實現科技興國服務。
為此,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編寫教材的意圖,結合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素質教育的要求,確定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如下:
2. 教學目標:
(1) 教學知識點(雙基目標):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能熟練地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2) 能力目標:再進一步體會冪的意義時,發(fā)展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通過“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的推導和應用,使學生初步理解特殊----一般------特殊的認知規(guī)律。
(3) 情感與價值觀(非智力目標):體味科學的思想方法,接受數學文化的熏陶,激發(fā)學生探索創(chuàng)新的精神。
3. 教學重點:正確理解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4. 教學難點:正確理解和運用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
二、教學方法:
1.教法: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啟發(fā)學生自主性學習,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有效地滲透數學思想方法,提高學生素質。根據這樣的原則和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并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采用如下的教學方法:
(1)引導發(fā)現法。通過節(jié)前語中創(chuàng)設的情景,讓學生觀察并發(fā)現同底冪如何相乘這個問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合作探究法。教師通過設疑,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逐步啟發(fā)學生探究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增強學生探索的信心,體驗成功。
(3)練習鞏固法。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使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2.學法:
本節(jié)課注重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索,盡可能地增加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時間和空間,可以進行了以下學法指導:
(1)觀察分析:讓學生要學會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2)探究歸納:讓學生通過探究歸納同底數冪的乘法法則,學會發(fā)現問題的規(guī)律。
(3)練習鞏固:讓學生知道數學重在運用,從而檢驗知識的應用情況,找出未掌握的內容及其差距。
三、教學過程:
(一)提出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從計算機的運算次數問題引入同底數冪的乘法運算,學生在探索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將自然地體會到學習同底數冪運算的必要性,體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lián)系。)
情景:一種電子計算機每秒可進行1012次運算,它工作103秒可進行多少次運算?
師生共同列式為:1012×103
那:1012×103等于多少呢?進而引出本節(jié)課題。
(二)導入新課(在乘方意義的基礎上,學生開展合作探究,采用觀察分析、探究歸納、合作學習方法,易使學生體會知識的形成過程,突破難點。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觀察、概括與抽象的能力。)
1、要求學生自主探究
(1)25×22
(2)a3·a2
(3)5m·5n(m、n都是正整數)
2、展示探究的成果,加深對冪的意義的理解,形成法則:
啟發(fā)學生探求規(guī)律,設疑歸納am·an等于什么? 進而形成法則am·an=am+n(m,n都是正整數)即同底數冪相乘,底數不變,指數相加。
3、例題講解(突出重點,掌握知識點。并通過課本例1、例2 ,使學生體會到運用同底數冪的運算性質可以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進一步讓學生感受大數目,發(fā)展數感,又可滲透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例1]計算:
(1)x2·x5 (2)a·a6
(3)2×24×23 (4)xm·x3m+1
[例2]計算am·an·ap后,能找到什么規(guī)律?
(三)隨堂練習,激發(fā)情智
課本142頁練習
(通過鼓勵學生合作交流,及時反思自己的解題過程,達到掌握的目的。)
評價教材的課內練習,要求學生說明每一步計算的理由。
(四)歸納小結,充實結構(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自主進行歸納、能夠使所學的知識進一步內化為學生的知識和能力。這里,教師適時的修正、補充、強調也必不可少。)
由學生講今天這堂課學到了什么東西。
同底數冪相乘的運算法則,能用式子表示,也能用語言敘述。
明確了幾個須注意的地方:
(1)在計算時不能直接寫出結果
(2)不能把同底數冪相乘的運算法則和其它法則混淆。
(3)進一步了解從特殊到一般和從一般到特殊的重要思想。
(五) 布置作業(yè)(根據《課標》要求,分層要求學生完成,確保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實現“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見課本后的作業(yè)題。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欄目為您推薦:
2016年教師資格證面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試講技巧
2016年教師資格證結構化面試試題大全
你必須要知道教師資格證面試考試禮儀匯總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需要避免哪些誤區(qū)及錯誤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報名入口及時間匯總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 教育學資料 | 教育心理學資料 | 綜合素質資料 | 教育知識與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