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一些寬容》教案

字號:


    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整理提供的蘇教版《多一些寬容》教案,歡迎查看。
    《多一些寬容》教案(一)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寬容的重大意義,明確怎樣才能建立純潔的人際關系。
    2、學習文章以講道理為主的論證方法,并能圍繞論點舉出有關的事例。
    3、正確地看待寬容,學會用寬容的心態(tài)對待別人。
    二、教學過程:
    1、導入:同學們,在你們所見過的事物中,世界上什么最大呢?(學生自由發(fā)言)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比大海更廣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廣闊的是人的心胸。”為什么這么說?
    用來形容人的心胸寬廣的名言有:
    宰相肚里能撐船。
    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吳錦文的自我介紹)
    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心胸寬廣的人,如何才能擁有一顆寬容的心,來看這篇課文,《多一些寬容》它將教給我們一些方法。
    2、打開書52頁,
    默讀課文,找出不認識或不明確的生字詞寫黑板上,同學老師共同解答。
    和諧xie
    豁達huo
    胸襟jin
    擯棄bin
    和睦m(xù)u
    迥異yi
    芥蒂jie
    di
    嫉妒jidu
    憎恨zeng
    3、朗讀課文(個人、接力、分組、齊讀)
    4、劃生字詞:補充解詞姑息
    5、自讀課文,解決以下問題:
    ①為什么要多一些寬容,怎樣才能做到寬容,寬容和放縱有什么區(qū)別?
    ②對課文還存在哪些疑問?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這是禁煙英雄林則徐的一句名言。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深感責任重大。那時,帝國主義用鴉片毒害中國人民,清政府腐敗無能,不敢抵抗,只好讓大量白銀不斷外流。林則徐目睹這種情況,極為氣憤,于是,他于1840年挺身而出,堅決查禁鴉片,并給自己的府衙寫了一幅對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上聯(lián)告戒自己,要要像大海一樣廣泛聽取各種不同意見,才能把事情辦好,立于不敗之地。下聯(lián)說當官必須堅決杜絕私欲,才能像大山那樣剛正不阿,挺立世間。
    ③黨性:是無產(chǎn)階級的階級性的最高最集中的體現(xiàn)。liuxue86.com是衡量黨員階級覺悟高低的標準。
    6、第二小節(jié)論述怎樣才能做到寬容,請給文章分層,分別從哪幾個方面進行論述?
    ①什么叫互諒、互讓、互敬、互愛
    你能結合課文舉一個例子作事實論據(jù)嗎?
    互諒:唐太宗還是秦王時,魏征曾全太子李建除去他,后來他當上皇帝,不計前嫌,能原諒他各為其主,重用了魏征,至于他貞觀盛世,是與他的胸襟廣闊分不開的
    互讓:負荊請罪,藺相如為了顧全大局,甘愿忍受廉頗的嘲諷,當廉頗得知后,非常慚愧,于是負荊請罪,后來兩人同心協(xié)力為趙國出力。這說明人只有不計較私利,互相謙讓,才能處理好相互之間的矛盾。(反面例子:周榆氣死了)
    互敬:周總理,作為一國總理,日理萬機,非常辛苦。有一次,周總理工作了一整夜,清晨剛要回家,在路上碰見一個清潔工人,周總理主動上前去,緊緊握住工人的手說“同志您辛苦了!”周總理十分尊重別人,所以他也得到了全國人民對他的尊重。
    互愛:《還珠格格》紫薇對所有的人都是那么仁愛,面對迫害她的皇后,她毅然請求皇上寬恕她。
    ②那么在這四個方面,哪一個是包容所有的,能否找出原文說明,你能解釋一下嗎?
    互愛:只有互愛才能做到前三點,互愛是最根本的一點。
    7在論述互愛上,作者用了什么表達方式?
    抒情,說明愛的作用大,少量的抒情可以增強文章的說服力。
    原則問題:不能包容
    舉例:有一船長出航,要求船員在各自的崗位上檢查了三遍,有一個船員第三次沒做,結果出了問題,漏水,他奮不顧身,搶救成功,最后怎么處置這個船員?學生討論:船長先給他發(fā)獎章,然后槍斃了他。這就是原則。
    四、拓展提高:
    1、小紅的媽媽個性倔,鄰居王阿姨脾氣倔,兩人經(jīng)常因為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吵架,鬧得鄰居不合,而且最近越鬧越兇,甚至不讓小紅與鄰居王阿姨家的小鵑來往,小紅十分苦惱,怎么辦?
    2、如果別人偷看了你的日記,你該怎么辦?
    3除了寬容以外,你覺得與人相處還應該有什么美德?
    五、布置作業(yè):生字詞、練習冊
    《多一些寬容》教案(二)
    教學目的
    1、學習文章嚴謹?shù)乃悸?,緊湊的結構。
    2、理解文章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寬容的重要,提倡在黨性原則和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教學重點、難點
    1、對寬容和批評統(tǒng)一關系的理解。
    2、理解文章以講道理為主的論證方法。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出示林則徐自題聯(lián)的上聯(lián):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生說下聯(lián):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幅對聯(lián)16個字,氣勢磅礴,表現(xiàn)了林則徐磊落的胸襟與剛正不阿、無私無畏的品格。
    二、朗讀課文,整體感知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課文3段,按照為什么——怎么樣的思路展開
    第一段:論述提倡寬容的意義。
    第二段:論述怎么樣才能做到寬容。
    第三段:對觀點作補充論述。
    三、學習第二段
    思考:作者按照什么層次來論述怎么樣才能做到寬容?
    學生討論、交流
    明確:這一段有5個層次,先總說后分說,分說的內(nèi)容由輕到重,安排十分講究。第一層(開頭2句)是總述。三個“一種”:對寬容的性質(zhì)進行定位。“要……就必須……”說明“互諒、互讓、互敬、互愛”,是寬容的基本要求。這一層不僅概述了這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而且在結構上也是全段的總領,以下四層依照“互諒、互讓、互敬、互愛”的順序分別進行論述。第二層談互諒。第一句話先說什么是互諒。第二句從人的心理需要的角度說明為什么要互諒。第三句說明具有寬容這樣的品德的意義。第三層談互讓。在說明什么是互讓之后,著重闡述互讓的意義。運用了對比說理的方法。第四層談互敬。先說什么是互敬,再運用對比說明為什么要互敬。第五層談互愛。在說明什么是互愛之后,著重說互愛的意義。運用一個排比句從正面加以論述。
    這一段四個并列的層次之間,寫法大體一致又有一定的變化,使文章思路嚴謹而不呆板。四個層次的順序,也安排得十分恰當。“互諒、互讓”是寬容的最基本的要求,“互敬、互愛”則是進一步的高要求,尤其是互愛,則是最根本的一點。只有互愛才能真正做到“互諒、互讓、互敬”。
    四、探究活動
    1、讀了課文后,你認為寬容在人的社會生活中具有怎樣重要的意義?如果你覺得你周圍的有的人心胸狹窄,請引用課文中關鍵性語句,對這些人進行勸說。勸說時要注意用語委婉,以理服人。
    學生討論、交流
    通過對生活中具體現(xiàn)象的分析和思考,認識文章的現(xiàn)實意義,加深對主旨的理解。要有獨特的見解,不求統(tǒng)一。
    2、搜集有關寬容的名言、故事等
    小組合作、交流
    有關寬容的名言,如下:
    ①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犊鬃蛹艺Z》
    ②意志堅如鐵,度量大似海。毛澤東
    ③尊敬別人,才能讓人尊敬。(法國)笛卡兒
    ④不會寬容別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別人寬容的。(俄羅斯)屠格涅夫
    ⑤一個偉大的人有兩顆心,一顆心流血,一顆心寬容。(黎巴嫩)紀伯倫
    ⑥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離婁下
    ⑦惟寬可以容人,惟厚可以載物。薛渲
    ⑧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愛和寬容征服。(俄羅斯)斯賓諾莎
    五、小結
    本文通過有力的透徹分析,闡述了人與人之間寬容的重要,并逐層說明了人們怎么樣才能寬容相處,提倡在黨性原則和社會主義道德規(guī)范的基礎上互相理解和支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探究練習
    點擊查看更多蘇教版初二語文下冊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