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由出國留學整理的《想北平》教案,歡迎閱讀。更多相關(guān)高一語文教案文章,請關(guān)注實用資料欄目。
【《想北平》教案(一)】
《想北平》是一篇短小的散文作品,要想用有限的篇幅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城市的面貌,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別是對北平這樣的大城市,就更為不易了。老舍寫“我的北平”,采用對比手法,集中地表現(xiàn)了北平最主要特點,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時,老舍在文中表現(xiàn)出了對故土的無限眷戀之情,其情繾綣,足以深深打動讀者,因此,把分析北平主要特點及作者感情設(shè)計為教學重點之一。
另外,本文前半部分寫自己對北平難以言傳的熱愛與思念,以抒發(fā)感情為主,學生不易深入體會;后半部分通過對比的方法寫出北平的特點,以此表達對北平的熱愛,學生易于領(lǐng)會,因此,授課時決定由后半部分入手,調(diào)整授課順序,讓學生更好的把握文本。
《想北平》屬于“月是故鄉(xiāng)明”專題中“恒久的烙印”板塊,在此篇之前學過了“古典的鄉(xiāng)愁”“漂泊的旅人”等板塊,本文要著眼于讓學生領(lǐng)會故鄉(xiāng)施予每個人的深刻的烙印。教法上著重文本研習,沿用“評點”之路,編者設(shè)計了對話欄,留給學生去寫些他們閱讀的感受、理解、評價,不妨充分利用對話欄,讓學生課前預習中進行評點,教師選擇合適的問題,全班研習。
教學目標
1.反復研讀,與文本、編者對話,深刻體會作者對北平刻骨銘心的眷戀之情.
2.掌握本文采用“對比”的寫作手法,學習作者從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寫自己的主觀感受和感情的寫法。
3、繼續(xù)采用點評法,提高閱讀與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對作者字里行間的表達中透出對故土的依戀之情的理解與遠離故鄉(xiāng)的游子的鄉(xiāng)愁的體會。
2、評點方法的采用以及在研習本文過程中實際效果的檢查。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xiāng)明。帶著“古典的鄉(xiāng)愁”的“漂泊的旅人”,一路走來,總也忘不了故鄉(xiāng)給人生留下的“恒久的烙印”。故鄉(xiāng),那是人和環(huán)境的統(tǒng)一,故鄉(xiāng)融在一個人的身體、骨肉、血液之中,使人總也忍不住回頭眺望,作家老舍先生的故鄉(xiāng)情結(jié)是怎樣的呢?一篇《想北平》足以讓我們體味良多。
【多媒體投影出《想北平》?!?BR> 二、〔背景介紹〕
關(guān)于作者和寫作背景
北京是老舍的故鄉(xiāng),對于北京的一草一木、一景一地都有極深刻的印象。作為地道的北京人,在去國離家之后,他對北京的思念無疑是深沉而強烈的,而熟悉的北京的事物也就會伴著最強烈的思念不斷地浮現(xiàn)于腦際,縈回不去遂成文章。
《想北平》寫于1936年6月16日。當時的老舍在山東大學任教授。從1924年出國赴英國至1930年回國,其間于故鄉(xiāng)的親近只是在夢中,思念北平思念親人的情懷,隨著時間的推移漸次增強。正是在這種情形之下,作者以平實、動人的語言寄托了對北平的思念。
三、朗誦并感知課文
1、 全班集體朗讀《想北平》
2、 初步整體感知全文,理清思路
師:請同學們用簡潔的語言,概述文章思路——文章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
生:我知道的是“我的北平”,我愛北平,這個愛說不出(1—3小節(jié))——北平城與眾不同的特點(4—7小節(jié))——我真想念北平(第8小節(jié))。
四、合作探究
師:老舍對北平懷有極深的感情,身在異地他鄉(xiāng),魂牽夢繞生身故土。我們一起來看,作者心中的北平是什么樣子?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寫北平的段落。
生快速瀏覽,找到4-7節(jié)。
(默讀4-7節(jié))
師:預習時,有位同學在對話欄中這樣評點:“在北平二十七年的生活讓他對這座城市產(chǎn)生了依戀,也使他看到了北平城具有的特點”。那么,北平城具有哪些與別的大都市截然不同的城市特點?北平有著怎樣獨特的“城市符號”?
師:研讀這三節(jié),考慮一下,這幾小節(jié)主要寫了北平的哪些特點?可找出反映這些特點的句子,也可在段中提取出“關(guān)鍵詞”。
生1:第四小節(jié)中“北平那樣既復雜而又有個邊際,使我能摸得著——那長著紅酸棗的老城墻”,講的是北平與巴黎相比,有空寂處,但又是空而不曠;“北平也有熱鬧的地方,但它和太極拳相似,動中有靜”,講的是北平與巴黎比,熱鬧中有寂靜??傊?,“動中有靜”是北平的特點。“老城墻”可算是其獨特的“城市符號”吧?
生2:第五小節(jié)中“北平在人為之中顯出自然”;“北平的好處在它處處有空兒,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氣”,“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閑的地方”,這是在繼續(xù)把北平與巴黎比較,這三句中“關(guān)鍵”是“自然”,它突出了北平布局勻調(diào)的特征。這就揭示了北平的另一個特點“人為之中顯自然”。
生3:第六小節(jié)中“我卻喜歡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那么“花多菜多果子多”也是北平城的特點,也算是其獨特的“城市符號”吧?
生4:第七小節(jié)中“它里面,無工廠;外面,緊連園林等”“在這里,確是可以悠然見南山的”。“接近自然”也是北平城的特點。
師:作者從整體結(jié)構(gòu)、建筑格局、環(huán)境氣氛、生活情趣等方面,歷數(shù)了北平的好處。
(板書:①動中有靜②人為之中顯自然③花多菜多果子多④親近自然)
師:(總結(jié))北平每一個特點都顯出了“中庸”意味:既熱鬧又清凈,既人為又自然;既有大都市的闊大又能有農(nóng)村的花菜果子,既是大都城又能優(yōu)游閑適,總之,北京是大都市,卻保住了鄉(xiāng)野的幽靜,讓人和大自然保持著親近。其實,北平的眾多特點有著共性——接近自然,北平是理想的適合人居的城市。
師:人們對城市的印象與記憶是建立在城市特點的基礎(chǔ)上的。只是要把印象與記憶化為準確的文字,往往存在選擇與概括的難度。在對話欄中,有位學生評點:“寫北平特點,手法多樣。”我們一起看看,藝術(shù)家老舍采用了哪些手法來凸現(xiàn)城市的特色的?也就是說,在4—7小節(jié),老舍是怎樣贊頌北平的?
(集體有感情地朗讀4-7節(jié))
生:作者運用比較的手法:把北平和“歐洲的四大‘歷史的都城’”相比較,覺得“巴黎更近似北平”。再者,“巴黎太熱鬧”而“北平動中有靜”對比,突出北平寧靜的特征。布置上,巴黎比倫敦羅馬勻調(diào)得多,可是“比上北平還差點兒”,突出北平布置勻調(diào)的特征。水果中,“美國包紙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帶霜兒玉李”,要愧殺,突出北平貼近自然的特征。
師:寫出一個地方的特點,包括一個人對某個地方的喜愛,往往要通過比較才能看得出來,老舍聯(lián)系自己豐富的親身經(jīng)歷和感受,采用對比,突出北平城的特點,顯示了他對北平的愛不是盲目的,這愛中有理性,有認知。顯然,比較則是一種凸現(xiàn)特色常用的手法,《想北平》給我們提供了范例。
生:作者營造氛圍,來表現(xiàn)北平生活的安然、閑適之感。比如文章寫到積水潭:“面向著積水灘,背后是城墻,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拼料或葦葉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樂的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適,無所求也無可怕,像小兒安睡在搖籃里。”短短幾句,文字不多,但寫景、狀物,營造氣氛,表現(xiàn)人物情感,都筆筆到位,如同天成。
生:作者選取了最具有日常生活的特點的畫面和事物:如“墻上的牽牛,墻根的靠山竹與草茉莉”; “韭菜葉上還往往帶著雨時濺起的泥點”;“青菜攤子上的紅紅綠綠幾乎有詩似的美麗”,這些描寫展現(xiàn)了老舍作為“人民藝術(shù)家”的近似平民的審美情趣,這種情趣是最能引起廣大讀者共鳴的,是整日坐在書齋里的作家寫不出的,同時也滲透著他極為自然、極為深刻的對北平的喜愛與思念。
生:營造詩意。作者信手拈來陶潛的“采菊東籬下”的詩句,點明陶詩中的意境在北平是可以尋到的,使作品增加了文學色彩,又突出了北平的自然美,使北平具備了詩情畫意。
師:老舍用四個小節(jié)滿懷深情地贊頌了北平的特點,主要采用了多種手法,“化抽象為具體”、“與其他城市比較”,這就充滿感情地展示了北平城的特點,他要讓讀者分享他對北平的熱愛,這種愛體現(xiàn)在字里行間,流淌在作者的心間筆端。
(板書:頌北平)
師:北平如此的可愛,那么老舍在文章中有沒有用熱烈的文字,動人的句子大段大段地來抒發(fā)對北平的熱愛之情呢?
生:沒有。
師:為什么?
生1:因為他對北平的愛“說不出”。這一點在2-3節(jié)中反復強調(diào)。
生2:他抒發(fā)了對北平的感情,只不過將他融入了愛的深沉。
師:作著反復說自己對北京的愛“說不出來”你能感受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感情嗎?
(教師示范朗讀2-3節(jié))
師:我們都體會到了作者介紹北平特點時字里行間洋溢的感情,而在文中第2,3兩小節(jié),作者直接表達出對北京特殊的愛。請大家研讀這兩節(jié),這兩小節(jié)圍繞哪一句來寫的?
生:圍繞“我真愛北平,這個愛幾乎是想說而說不出的”這句來寫的。
師:“說不出”三個字,在兩段文字中四次重復出現(xiàn),哪位同學能說說這樣寫的作用?
生:老舍將自己對北京的愛與對母親的愛相比,那種愛言語無法表達。因為母親生育了我們,母愛親切、溫暖、舒適、自然,體現(xiàn)在點點滴滴之中,時刻包圍著你,無形無聲卻讓人沐浴沉浸其中。母愛無聲,同樣,人對母親的愛也難以用語言表達。把對北平的愛比做對母親的愛,說明我愛孕育了我的北平的所有一切。這種類比,通俗質(zhì)樸,最能引人共鳴。
生:這不僅恰當?shù)氐莱隽俗髡邔Ρ本鄣谜媲泻蜕畛粒埠苋菀状騽幼x者的心。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是文壇佳話。他將北京喻自己的母親,這其中的分量,要超出常人幾分,因此,他對北京表達的愛心,也頗有自己的獨特個性。
生:“我不能愛上海與天津,因為我心中有個不平”,不是上海與天津不可愛,是因為上海與天津是別人的“母親”,我只愛“自己的母親”,對北平的眷念表現(xiàn)了出來。
師:作者說“真愿成為詩人”,這個“真”字怎樣理解?
生:詩人之說是作者宕開一筆,實際是說自己對北平愛的深沉。
生:老舍說,“我的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踢給的”。他所表現(xiàn)的,是“我”和北京,“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物我融為一體,密不可分.這就超出了一般的客觀描寫,其中蘊涵了他對北平超出一般的愛。
師:“說不出的愛”早已成為恒久的烙印深深地烙在了人的身上,故鄉(xiāng)對于老舍的影響——“我所愛的北平不是枝枝節(jié)節(jié)的一些什么,而是整個兒與我心靈粘合的歷史”、“每一個細小的事件中有個我,我的每一個思念中有個北平”、“我最初的知識與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與脾氣里有許多地方是這古城所踢給的”是深入骨髓,融于血液,伴隨一生的。
師:這種“說不出”的愛源自內(nèi)心,表明作者愛的是整個北平,不光是地域,還包括它的歷史內(nèi)涵。愛北平猶如愛母親,愛北平與我相關(guān)的一切,北平它塑造了我的性格脾氣。老舍生在北平,長在北平,北平的“中和”塑造了老舍的溫厚而非激情。所以老舍稱北平為“我的北平”。
(板書:愛北平)
(請學生作表演性朗讀第1節(jié))
師:現(xiàn)在請大家看第一節(jié),作者說“如果讓我寫一本小說,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為我可以撿著我知道的寫,而躲著我不知道的”,顯然,把北平作為小說背景和直接寫北平的有著不同,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我的北平”打上了非常個人化的印記。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的獨特情感。同學們課外閱讀了老舍的不少作品,請你談談老舍有哪些作品是以北平為背景的?
生:《老張的哲學》以德勝門外、護國寺兩地為主要地點?!峨x婚》以西四的磚塔胡同為主要地點。
生:《駱駝祥子》以西安門大街、南北長街、毛家灣、西山為主要地點?!端氖劳谩芬宰o國寺小羊圈胡同、土城、西直門外護城河為主要地點。
生:《正紅旗下》以護國寺小羊圈胡同、新街口、積水潭為主要地點。
師:老舍的代表作,一般公認的有以下幾種:長篇小說《離婚》《駱駝祥子》《四世同堂》《正紅旗下》;中、短篇小說《微神》《月牙兒》《我這一輩子》,話劇《龍須溝》《茶館》。這九部代表作,巧得很,全部是寫北平的??梢哉f,老舍作品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寫北平的。
師:老舍寫作本篇散文時是1936年,當時作家老舍已離開北平,在青島教書。在北京生活了27年的他時常涌起對北平的思念,于是就寫了《想北平》一文,表達出深深的眷戀之情。不論是在倫敦,在濟南,在青島,在紐約,他都在寫北京。他想北京,他的心始終在北京。而且,不論是從作品數(shù)目,還是從字數(shù)上看,可以說,老舍作品的大部分是寫北京的,這構(gòu)成了老舍著作的一大特點。
師:請看文章最后一段。
(生自讀第8節(jié))
師:文章最后一段呼喚:“真想念北平呀!”深切地表達了對北平的思念,同時也含有深意,哪位同學知道?
生:這篇散文寫于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平,在青島教書。那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jīng)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喪權(quán)辱國的“何梅協(xié)定”的簽訂,華北危急,北京危急。作者作為一個熱愛北平的愛國知識分子憂心如焚,思念家鄉(xiāng)之情,較平日更為強烈,這一聲呼喚,充滿了民族憂患意識,震人心弦。
師:請同學們思考一下:如果把標題的“想北平”換成“寫北平”,好不好?
生:“想北平”作為標題更好。“寫”可能只是客觀的描寫,“想”帶有濃烈的主觀情感,尤其遠離故土的游子,思念家鄉(xiāng),是永恒的主題,它特別能讓人理解這種情感,而且還要人們分享他對故土的愛。
生:結(jié)構(gòu)上看,也便于結(jié)尾點題,抒情。
(板書:想北平)
五、[朗讀并體會]
(全體學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讀《想北平》)
六、[知識拓展]
同在三十年代,中國的另一位作家林語堂也寫了一篇關(guān)于北平的文章,與老舍的《想北平》異曲同工,請同學們閱讀這篇文章,體會一下文章中寄予的感情。
說北平
林語堂
1北平好像是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一個城市與人相似,各有不同的品格,有的卑污狹隘,好奇多疑;有的寬懷大量,豪爽達觀。北平是豪爽的,北平是寬大的。他包容著新舊兩派,但他本身并不稍為之動搖。
2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與著木屐的東北老嫗并肩而行,北平卻不理這回事。胡須蒼白的畫家,住在大學生公寓的對面,北平也不理這回事。新式汽車與洋車、驢車媲美,北平也不理這回事。
3在高聳的北京飯店后面,一條小路上的人過著一千年來未變的生活,誰去理那回事?離協(xié)和醫(yī)院一箭之地,有些舊式的古玩鋪,古玩商人抽著水煙袋,仍然沿用舊法去營業(yè),誰去理那回事?穿衣盡可隨便,吃飯任擇餐館,隨意樂其所好,暢情欣賞美善——誰來理你?
4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樹,根脈深人地中,藉之得暢茂。在他的樹陰下與枝軀上寄生的,有數(shù)百萬的昆蟲。這些昆蟲如何能知道樹的大小,如何生長根,在地下有多少深,還有在別枝上寄生的是什么昆蟲?一個北平居民如何能形容老大的北平呢?
5一個人總覺得他不了解北平。在那里已經(jīng)住了十年以后,你偶然會在小路上發(fā)現(xiàn)一個駝背的老人,后悔沒有早日遇見他;或是一個可愛的老畫家,露著大肚子坐在槐樹下的竹椅上用芭蕉扇搖風乘涼夢想他過去的日子;或是一個踢毽子的老人,他能把毽子放在頭頂上一點一點的移動著,然后由背后掉下來時,平落在他的鞋底;或是一個刀手;或是一個兒童戲劇學校的太太;或是一個人力車夫變成滿洲國的高貴人;或是一個前朝的縣太爺。一個人怎敢說他了解北平呢?
6北平是一個“珠玉之城”;一個人眼從未見過的珠玉之城。它是具有紫金的御色屋頂,以及宮殿亭園樓榭的珠玉之城。它為珠玉結(jié)成的古城;它有紫色的“西山”,青帶似的“玉泉”,“中央公園”垂老的杉樹,以及“天壇”、“先農(nóng)壇”。城內(nèi)有九個公園,三個御湖,名為中南北“三海”,現(xiàn)在任人游覽。并且北平有藍天潔月,雨夏涼秋,與高爽的冬日氣候。
7北平像是一個國王的夢境,它有宮殿、御園、百尺寬的大道、藝術(shù)博物院、專校、大學、醫(yī)院、廟塔、藝商、與舊書攤林立的街道。北平像是一個飲食專家的樂園。它有數(shù)百年的飯館,招牌被煙熏得破舊不堪,還有肩上搭著手巾的光頭堂館,他們的招待是十足和藹的,因為他們在滿清政府服侍過高官大吏,曾受了傳統(tǒng)的特別訓練。北平是貧富共居的地方,每個鄰近的鋪號都許一個貧老的人記賬取貨,街上販賣的東西很便宜。你可以流連在那里的一個茶館里,一整個下午不走。北平是采購者的天堂,廣有中國古代的手藝品、書籍、圖畫、古玩、玉石、琺瑯鑲嵌、燈籠之類。那是一個到處能買貨的地方,商販也會帶著貨物走上門來。在清晨,門外路上貨販眾多,叫賣聲形成極美妙的調(diào)門兒。
8北平是清靜的,它是一個住家的城市,每家都有一個院落,每院都有一個金魚缸和一株梧桐或石榴樹。那里的果蔬新鮮,桃就是桃,柿就是柿。他是一個理想的城市,每個人都有呼吸之地,農(nóng)村幽靜與城市舒適媲美。那里的街道排列恰當,清晨在花園中拔白菜的時候,抬頭可以看到西山的雄姿——然而距離一家大百貨商店,只有一箭之地。
9北平有多樣性——多樣的人。他有法律與觸犯法律的人,守法的警察與作奸犯科的警察,盜賊與保護盜賊的人,乞丐與乞丐之王。他有圣賢、罪人、回教徒、除妖的藏人、算命、拳手、和尚、妓女、中國與俄國的職業(yè)舞女、日本和朝鮮的走私者、畫家、哲學家、詩人、收藏家、青年大學生、影迷。他有卑鄙的政客、年老息影的縣官、新生活運動者、現(xiàn)充女傭的前清官吏的太太。
10北平有五顏六色舊的與新的色彩。他有皇朝的色彩,古代歷史的色彩,蒙古草原的色彩。駝商自張家口與南口來到北平,走進古代的城門。他有高大的城墻,城門頂上寬至四五十公尺。他有城樓與旗樓,他有廟宇、古老花園、寺塔。每一塊石頭,每一棵樹木,以及每一座橋梁,都具有歷史典故。
11使北平成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可列舉下列三點來加以說明:
12北京城雖始建于十二世紀,但它現(xiàn)在的式樣是明朝永樂皇帝在十五世紀初建造的(永樂皇帝也重建過長城)。因之富有皇室的華貴。有一個南城,稍小于北城,自南城最南的門向內(nèi),有一條綿延五英里的中軸,它穿經(jīng)依次相連的每一道城門,直抵皇宮正殿。
13紫禁城位于北城的中心,周圍繞有城壕與金色瓦頂?shù)膲υ?,背后是煤山,山上共有五座亭臺,頂上蓋有燦爛彩色的瓦。由煤山可以看到那條中軸,附近還有鼓樓。“三海”位于紫禁城的西面與西南面,那里是皇室的畫舫遨游之地。
14與中軸平行的是兩條寬莊的大道、在東城是哈德門大街,在西城是宣武門大街,每條大街寬約六十英尺。在紫禁城前接連兩街東西直通的大道,是寬逾百尺的天安門大街。在外城南門附近,位于中軸東西兩端的,是天壇與先農(nóng)壇。那里是皇帝祈年風調(diào)雨順之處。
15因為中國人對建筑美的觀念,須兼顧雅適而不僅在高偉,.宮殿屋頂所以都屬于平闊一類的,也因為皇帝之外,無人許住樓房,所以到處都顯得極其寬闊。
16因是使北平顯得如此舒適可愛的,成為居民的生活方式。居住在繁華街衢附近的人,也都能安詳生活。那里的生活程度很低,生活也頗富意味。政府官員與闊人可以聚餐于大飯館,而洋車夫用個銅板,也可以買到油鹽醬醋,不論在什么地方,附近總會有一個雜貨店與茶館的。
17那兒很自由去追求你的學問、娛樂、嗜好,或者去賭博和搞政治。沒有人理會你穿什么衣服,做什么事。這就是北平的兼容并包之處,你可以和賢人與惡人往來,和學者與賭徒往來,或者和畫家往來。如果你景仰皇帝,可以到禁宮周圍散步,幻想你自己也是一個皇帝。
18如果你要是有閑,你可以在城內(nèi)的九個公園中,任意游逛,坐在竹椅上或是杉樹下的藤椅上,整一下午喝你的茶,所費不過是兩角五分。那些茶役常是和藹客氣?;蛘咴谙奶斓南挛?,你可以去游什剎海(湖),或者你可以出西直門去游覽頤和園。
19北平城外大都是村莊麥田,到處可見裸體的兒童,他們在路邊嬉戲時,常向行人討錢。你可以和他們交談,或者閉目裝睡,不理他們。你或者可以去圓明園找意大利宮殿的古跡,它是被八國聯(lián)軍強劫燒毀的。
20在路過頤和園的途中,你可以在那里流連一整天的時光。沿途經(jīng)過許多美麗的景象,玉泉山的大理石塔便在望了,在那里你可以流連一個下午,再前就是西山,景色迷人,可以數(shù)月忘返。
21但是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們不是圣人和教授,而是人力車夫。從西城到頤和園車費一元左右,你或者以為這是很便宜的。這的確是便宜,而車夫卻欣然收之??吹杰嚪騻冄赝净ハ嗳?,笑著別人的不幸遭遇,你會有莫名其妙之感。
22在晚上返家的途中,你也許會遇到一個檻褸的老年人力車夫。他向你講述他的遭遇時,口吻詼諧清雅。如果你以為他年紀過老,想要下車步行時,他一定要強拉你回家。但是如果你忽然跳了下來,然后把車錢照付,他向你表示的那種竭誠感激,是你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
(學生閱讀,集體討論)
師:讀完全文,請思考:《說北平》中前10個小節(jié)介紹了北平的什么特點?
生:作者認為北平具有“包容”與“宜居”兩大特點。
生:“北平好像是一個魁梧的老人,具有一種老成的品格。”“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樹,根脈深入地中”。是指它有多樣性、兼容并包:“穿高跟鞋的摩登女郎與著木屐的東北老嫗并肩而行”,“新式汽車與洋車、驢車媲美”,具有先進設(shè)備的協(xié)和醫(yī)院后面就是抽著水煙袋的古玩商人經(jīng)營的古玩鋪……
師:作者把握了這個特點,也就等于把握住了北平這個故都躍動的脈搏,那許多新舊雜陳、互相矛盾的現(xiàn)象紛紛從作者筆下涌出,也就不奇怪了。
生:至于適宜居住,是因衣食住行的方便。
師:請思考:第11至22小節(jié)說“使北平成為理想的居住城市的原由”,是哪三點?
生:北平為什么會成為“理想的居住城市”?一布局合理,居住寬闊方便:北平貨販眾多,購物方便,居住的多半是寬闊舒暢的四合院;二北平人那種悠然度日的心態(tài)和模樣:坐在槐樹下?lián)u著芭蕉扇乘涼,在杉樹下喝上一下午的茶;三北平最迷人的,是住在那里的常人,他們不是圣人和教授,而是人力車夫:坐人力車格外便宜,“從西城到頤和園車費一元左右”這些都使北平成為“理想的居住城市”。
師:討論一下:林語堂《說北平》與老舍的《想北平》中蘊含的情感是一樣的嗎?
生:同中有異。兩篇文章都體現(xiàn)出對北平的愛。林語堂的《說北平》側(cè)重于對北平的欣賞;老舍的《想北平》側(cè)重于對北平的思念。
[課堂小結(jié)]
師:作者對故鄉(xiāng)北平有著濃濃的情意,開筆就以輕松的調(diào)子點出自己對北平的熱愛和想念,然后把北平和其他城市做了對比,在對比中突出了北平的優(yōu)點,從而表達了熱切的思念之情。老舍曾被政府授予過“人民藝術(shù)家”的稱號,他的長篇小說《駱駝樣子》暢銷美國,話劇《茶館》震動歐洲,在世界文學中享有較高的地位.如果同學們期望更多地了解他的經(jīng)歷、性情、思想、人格,那么請課后更廣泛地接觸他的作品,走進老舍的文學世界。
七、[布置作業(yè)]
課后閱讀《北京城雜憶》(蕭乾著,1999年,三聯(lián)書店)了解北京這個千年文化古都的特定的歷史文化品格。
板書設(shè)計
【《想北平》教案(二)】
一、引入
有一首詩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就是:床前明月光……是的,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始終在召喚著一個地方,無論你是浪跡天涯的孤獨的游子,還是功成名就的天之驕子,這個地方的名字就叫做故鄉(xiāng),她是我們生命的根,是我們情感的歸宿,是我們永恒的精神家園。
有一位作家,巴金稱他為“中國知識分子最好的典型”,他的長篇小說«駱駝祥子»暢銷美國,話劇«茶館»震動歐洲,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shù)家”的稱號,他是誰呢?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老舍先生的散文——《想北平》(師板書課題)
我們對于文學作品的思考探究可分為三個層次:與作品對話、與作家對話和與自己對話。欣賞,就是讀者的心靈與作家的心靈進行交流。要能與作家的心靈交流,首先要與作品對話,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走進作品。
二、探究•欣賞•交流
(一)與作品對話,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
首先請大家推薦一位同學和我一起來朗讀這篇文章。在欣賞完文章之后,請大家談談你們的初讀感受和文章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
播放《小夜曲》,師生有感情地配樂朗誦。師讀1、2、3段 ,學生讀4—8段。
(讀完)師評:這位同學朗讀的很好,她特別注意到北京的兒化音,如:“空兒”、“差點事兒”、“白霜兒”等,還有“哼”這一字讀的也很到位,她把老舍的“京味兒”給讀出來了。
好了,下面該由同學們暢所欲言談談你們的初讀感受和文章的大致結(jié)構(gòu)了。
(總結(jié))經(jīng)過幾位同學的發(fā)言,我們可以清楚的了解文章的思路
1---3段:我愛北平但說不出來。
4—7段:愛北平的理由(北平的特點、北平的美)
從北平的建設(shè)、布置、生活環(huán)境寫出北平的與眾不同
8段:表達感受——想念北平(想得落淚)。
板書: 愛到說不出(第1—3段) 愛的理由(第4—7段)
想得落淚 (第8段)
愛到說不出——愛得深沉 北平的美——愛的表達 想得落淚——愛的極致
教師小結(jié):欣賞文章首先要從整體上把握內(nèi)容,看看文章寫了什么。我們可結(jié)合文章的標題、段落的總起句與總結(jié)句、過渡句、主旨句等標志性語句來整體感知文章內(nèi)容。
(二)與作家對話,體悟作家的情感
1、文章是寫出來的,標題為什么不寫成“寫北平”?
提示:“寫”只是客觀的介紹、描寫,情味淡了。“想”帶有濃烈的主觀情感,一個“想”字,不僅點明了作者與北京的距離,而且還表達了作者對北京的無盡的愛、深沉的愛。(寫北平重點在寫,想北平重點在想)那下面就讓我們與作家對話,體悟作家的情感。
2、作者想北平想到什么程度?哪一段講到?齊讀文章最后一句:好,不再說了。要落淚了,真想念北平呀。
3、討論、交流:那么文中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真想念” 北平呢?那個令作者如此想念的北平又有哪些特點呢?在描述北平特點時,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下面請大家再讀文章,并且以四人一個小組進行討論,前四排(左邊)的同學討論liuxue86.com: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真想念” 北平?為什么?后四排的同學討論:令作者如此想念的北平有哪些特點?在描述北平特點時,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當然你們感到值得思考的問題也可提出來與大家一起討論?,F(xiàn)在請大家先自由大聲地朗讀,然后再討論。
(1)哪些句子體現(xiàn)了作者“真想念” 北平?為什么?
A、第一自然段:我所知道的那點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只是牛的一毛。“我的”兩個字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作者的感情,因為老舍老舍生在北京,長在北京,他的血液中流淌著北平的細微東西,北平,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作者心中的北平。“我的”兩字看似平常,實則深情。
謝謝這一組同學的分享。
B、第二段中:將自己對北平的愛比喻為兒子對母親的愛??此破匠W钇驷龋@不僅恰當?shù)氐莱隽俗髡邔Ρ逼綈鄣谜媲信c深沉,也很容易打動讀者的心。(師補充:老舍特別愛自己的母親,他曾說過:“我一生起碼有二十位教師吧,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母親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
C :真愿成為詩人,把一切好聽的浸在自己的血液中,像杜鵑似的啼出北平的俊偉。作者不是詩人,他是小說家,而詩歌是最能表現(xiàn)人的情感的,為了傳達自己的思念,他愿意成為詩人。 古代有個叫杜宇的國王被人放逐到山中后,很想念他的故國,就化做杜鵑鳥,日夜的啼叫,并啼出了鮮血,用在這里寫出了對家鄉(xiāng)極度的思念。
D、“可是,我真愛北平”,為什么后面多次說到這種愛“說不出”?
要點:老舍先生“說不出”——這不是沒有愛,而是這種愛太為濃厚,太為強烈。愛到極致卻往往難以表達。猶如舒婷在《思念》一詩中所說:縱使我心中有一個汪洋,但流出來的卻只有兩滴眼淚。
在人類情感世界的錦囊里,有的可以說,可以唱,甚至可以畫。但有的情感卻無法訴說。即便是柳永,盡管他才華橫溢,詞賦甲天下,在友人分別之際,也只是“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2)令作者如此想念的北平有哪些特點?在描述北平特點時,作者運用了什么寫作手法?
A、特點概括: 動中有靜
(我的) 北平 → 布局勻調(diào)
貼近自然
B、在描述北平特點時,作者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手法,文中的句子有哪些?作者將北平和倫敦、巴黎、羅馬等歷史都城相比較的作用是什么?是不是真的它們都比不上北平?
這是作者以他特別的方式強化他對北平的愛。這種對比顯然是有失公允的,老舍向我們袒露的是一種毫不掩飾的偏愛。用這種毫不掩飾的執(zhí)拗的偏愛來表達他對北平的深情。因為它是“我的北平”、“它在我的血里”。所以,我真想念它,想得都要落淚了。
C、你們覺得都已38歲的老舍是不是太矯情了?是不是老舍寫作的時候有什么特殊的事情發(fā)生了?
提示:這篇散文寫于1936年,作者當時不在北平,在青島教書。當時日本帝國主義已經(jīng)加緊了對中國的侵略,華北危急,北平危急。北平北平,可北方不太平呀!我們文化的古都可能就要成為侵略者的肥肉,我的北平可能不再屬于我了!亦正如詩人艾青所言: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郁達夫的《北平的四季》、老舍的《想北平》、以及吳伯簫的《話故都》,都寫于1936年前后。
D、像北京這樣歷史悠久的大都市,可寫的地方很多,比如人人都知道的故宮、圓明園、地壇等,老舍為什么只寫“我的北平”? 而多寫的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畫面(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墻根,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呢?是不是顯得小氣了一點?
要點:大處著眼,小處落筆 ——只有那些融入到他血液里的細小的事物和景物才能承載他的情感,這樣的情感才是最真切和深刻的。
(三)與自己對話,情感深層熏陶
是啊,一枝一葉總關(guān)情,作者雖然(寫的多是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和畫面)是選擇普通北京人的院子、墻根,描述日常生活中的果果菜菜,卻寫出了如此純凈、親切、深入人心的文字。讓我們也學習這種寫法,與自己對話,用心品味我們的情感,表達我們的情感。
仿照《想北平》的寫法,以《想______ 》為題,寫一個片斷(200字左右),把你對家或母校的獨特感受表達出來。
三、小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