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申論熱點:徹底解決“掛號難”問題

字號:


    出國留學網公務員考試頻道為大家整理“2016申論熱點:徹底解決“掛號難”問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背景鏈接】
    全面預約掛號,現場不用等待;取消門診輸液,避免抗生素濫用……隨著醫(yī)改進入深水區(qū),各地不斷落地的醫(yī)改措施在逐漸改變百姓以往的看病模式。
    記者近日在北京、廣東、湖南、四川等地調研發(fā)現,一些醫(yī)改舉措初衷甚好,卻在落實過程中出現“形式化”“一刀切”的傾向。例如,預約掛號使得線下有形的長隊“變相”轉為線上“隱形的長隊”,取消門診輸液也給病人造成了新的不便等。
    【原因分析】
    專家認為,“隱形的長隊”背后的癥結不僅在于醫(yī)療資源的稀缺,還在于有關部門有懶政思維。要從根本上解決看病貴看病難問題,還需切實考慮患者的感受,系統(tǒng)推進配套改革。如果對醫(yī)改落地過程中出現的苗頭性問題重視不夠,容易讓群眾在改革中的“獲得感”打折扣。
    ——好措施落實中沒有跟上百姓需求。
    湖南省兒童醫(yī)院副院長李愛勤認為,預約掛號改革沒有錯,初衷是讓病人不來醫(yī)院窗口排隊就能掛到號,但落實中沒有考慮到一部分中老年人對互聯網等新興工具不熟悉,需要一個過程來讓病人適應、社會適應。
    “例如臨到病人就診時才通知專家停診了,這完全是技術上可以解決的問題,如果及時更新醫(yī)生出診信息,就不會讓患者無謂地浪費時間等待。”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門診部主任謝婉花說。
    此外,改革過程中院方與患者信息溝通不暢也是影響百姓“滿意度”的重要原因。例如“沒有與醫(yī)??P聯導致預約失敗”,院方向記者解釋,這并非意味著前期的排隊全部白費,而是只要去醫(yī)院關聯后即可優(yōu)先就診。但在給患者的通知中,并未將來龍去脈解釋清楚,也沒有留下院方的咨詢電話。大多數患者看到“預約失敗”的信息,往往會在失望和憤懣中作罷。
    ——懶政思維作怪。
    由于過度輸液可能導致堵塞毛細血管、產生嚴重耐藥性、損傷肝腎等危害,目前,全國多地出臺了門診“限輸令”,全面停止門診患者靜脈輸注抗菌藥物,甚至全面取消門診輸液。
    李愛勤說,“一刀切取消門診輸液的做法我一直反對。防止抗生素濫用,不能單靠取消門診輸液解決,制定規(guī)則、強化管理才是治本之策。”李愛勤建議,需要兼顧特殊性,避免依賴行政命令搞“一刀切”,可以建立“輸液清單”,規(guī)范輸液行為,逐步引導公眾合理用藥。
    有患者認為,微信掛號是另一種形式的排隊。盡管無需親自去醫(yī)院的掛號窗口熬夜排隊,但醫(yī)療資源并沒有增多,醫(yī)生也還是那幾個醫(yī)生。如果用微信預約名醫(yī),卻總是顯示“無號”,所謂的預約掛號就是換湯不換藥。
    湖南心內科專家余國龍告訴記者,醫(yī)院每個專家的號都是有限的,號源池里的號源總數不變,增加微信預約掛號、網絡掛號其實只是渠道增加了,每個渠道的號源量會相對減少,一旦所有人都圖方便微信掛號,一擁而上打開手機搶號,那么直觀感受就是專家號一號難求。
    ——預約掛號只治標,“排長隊”的核心癥結在于醫(yī)療資源仍然稀缺。
    專家指出,預約掛號渠道多元化,為患者提供了多種選擇方式,但并不能根治群眾看病難的問題。要解決好掛號難的問題,不僅要拓展掛號渠道,優(yōu)化掛號模式,還應提升基層醫(yī)院醫(yī)療服務水平與診療水平,落實好分級診療制度,減輕大醫(yī)院的就診壓力。
    對于大醫(yī)院“一號難求”,李愛勤認為,有的地方醫(yī)改政策落實時出現了一些偏差,比如沒有很好地控制大醫(yī)院建設規(guī)模,放縱一些大醫(yī)院的無序擴張,這與分級診療政策背道而馳。應加強基層醫(yī)院人才隊伍建設,避免大醫(yī)院對基層醫(yī)院產生“虹吸效應”,讓基層醫(yī)院人才能夠引得進、留得住,群眾才能信任基層醫(yī)院,看病才愿意留在基層醫(yī)院,分級診療才能真正落實。
    【對策措施】
    完善改革配套措施 避免“有形長隊”變“隱形長隊”
    ——預約掛號、取消門診輸液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須更人性化,完善配套措施,做好系統(tǒng)配套設計。
    多位醫(yī)護人員、患者及家屬都認為,真正解決“掛號難”,預約掛號還需更“人性化”。四川省人民醫(yī)院門診部主任牟雁東建議,完善預約掛號方案,分類考慮,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人群專門設計服務措施、服務流程,讓預約掛號更加人性化,不讓任何一名患者卡在掛號環(huán)節(jié)。
    預約掛號需要重視患者反饋,后續(xù)配套管理跟蹤要跟上。“預約掛號只是最開始的步驟,患者檢查、復查、住院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管理都需要跟上。”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信息管理部部長雷舜東說,該院已經實現在微信預約掛號平臺在線咨詢、查看醫(yī)囑和檢查報告等多項功能,改善就醫(yī)體驗,促進患者分流。此外,在四川不少科室,醫(yī)生會給初次開檢查單的病人手寫復診條,讓患者在指定時間段直接拿檢查單找醫(yī)生確診,不再重新預約掛號,節(jié)省了患者的時間。
    完善技術手段、加強信息化建設,也有助于消解“隱形的長隊”?;ヂ摼W公眾服務平臺“V大夫”創(chuàng)始人兼總裁汪銀輝認為,預約掛號的初衷是縮短看病流程,節(jié)約患者時間,是一項便民服務,但是在實際操作中,不少環(huán)節(jié)存在缺陷,導致患者甚至醫(yī)生的反感。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改善技術手段,更應關注用戶體驗,以精益思維模式改進服務,這樣才能螺旋式改善中國醫(yī)療。
    ——避免懶政思維,時刻繃緊百姓“獲得感”這根弦。
    專家認為,任何政策都不能“單兵突進”,或是“一刀切”劃線,讓醫(yī)改流于簡單、粗暴,應踏踏實實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對避免輸液問題“一刀切”,湖南省衛(wèi)計委副主任龍開超說,湖南省擬通過大數據建設監(jiān)控平臺,結合程序設定和藥師審核處方,使輸液真正做到科學、規(guī)范、嚴謹。
    預約掛號的推行,也需要積極換位思考,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謝婉花認為,“網絡預約”從技術上講,不能走過場,形式化。應更細致地為老百姓著想,多部門聯動,從百姓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出發(fā),不斷糾偏、改進,讓服務更到位。此外,“預約”還需要頂層設計。例如,號源全部交由電話預約單個渠道肯定不行,會造成另一種形式的擁堵。廣州有12580、12320預約,但是實際上綜合了支付功能的手機平臺更快,而且年輕人用微信、手機比較多,目前用支付寶、微信等平臺進行線上支付的占總預約量的60%,而網站預約、自助機預約、診間預約、電話預約只占30%。
    專家同時指出,要想徹底解決“掛號難”,根本還要健全分級診療體系,使改革系統(tǒng)、綜合地向前推進,而不是“單兵突進”。
    “真正搞好基層醫(yī)療,才能把一部分有小病的患者留在家門口,不去大醫(yī)院湊熱鬧。”廣東省衛(wèi)計委副主任、醫(yī)改辦主任黃飛認為。
    為避免大醫(yī)院一號難求問題,廣東省正推進分級診療,對縣域內的患者流向作精準分析,找出患者“流出”的科室,即基層的弱項,通過對口幫扶給基層補短板。在這樣的“精準幫扶”下,長年人滿為患的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東省人民醫(yī)院,2015年門診量從以往兩位數的增長變?yōu)樨撛鲩L4%至5%;第二梯隊醫(yī)院門診量也開始負增長或與上年持平,“隱形的長隊”正在逐步得到疏解。
    原標題:“隱形的長隊”怎么疏解
    公務員考試申論欄目推薦:
    2017年國家公務員申論寫作指導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入口及時間
    2017國家公務員申論公文寫作技巧之請示
    2017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申論寫作開頭怎樣寫
    申論熱點 | 申論范文 | 申論答題技巧 | 行測 | 公務員考試題庫
    
申論真題 申論答案 申論熱點 申論范文 申論答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