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絳作品推薦

字號:


    楊絳(jiàng),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中國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楊絳作品推薦,如果大家喜歡可以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楊絳作品推薦欄目。
    【楊絳作品推薦一】
    《我們仨》是楊絳在92歲時所著,該書以簡潔而沉重的語言,回憶了先后離她而去的女兒錢瑗、丈夫錢鍾書,回憶一家三口那些快樂而艱難、愛與痛的日子。館藏索書號:K825.6/261。
    內(nèi)容簡介:《我們仨》講述的是一個單純溫馨的學者家庭,幾十年平淡無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經(jīng)歷。全書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中,楊絳以其一貫的慧心、獨特 的筆法,用夢境的形式講述了最后幾年中一家三口相依為命的情感體驗。第二部分,女兒與丈夫先后病重去世,作者在書中以夢幻的形式表現(xiàn)了這段深重的情感經(jīng) 歷。第三部分,以平實感人的文字記錄了自1935年伉儷二人赴英國留學,并在牛津喜得愛女,直至1998年女兒與錢先生相繼逝世,這個家庭鮮為人知的坎坷歷程。
    精彩書摘
    1、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2、他發(fā)愿說:“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再無生離。”
    3、人間不會有單純的快樂,快樂總夾雜著煩惱和憂慮,人間也沒有永遠。
    【楊絳作品推薦二】
    《走到人生邊上》是楊絳女士在96歲高齡之時著作,其首次坦陳自己對于命運、人生、生死、靈與肉、鬼與神等根本問題的思考。館藏索書號:I267.1/204。
    內(nèi)容簡介:此書共分為兩部分,在書中楊絳女士關注了神和鬼的問題,人的靈魂、個性、本性,靈與肉的斗爭和統(tǒng)一,命與天命以及人類的文明等問題。融會了文學、 哲學、倫理學精神分析等學科的知識,并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后一部分則由注釋《寫在人生邊上》多篇散文構成。在《論語趣》一文中,楊絳女士提到,錢鐘書先生 和她都認為,孔子最喜歡的弟子是子路而不是顏回,最不喜歡的是不懂裝懂、大膽胡說的宰予。
    精彩書摘
    1、照鏡子可以照見自己的相貌。如果這人的臉是歪的,天天照鏡子,看慣了,就不覺得歪了。丑人照鏡子,總看不到自己多么丑,只看到別人所看不到的美。自命瀟灑的“帥哥”,照不見他本相的浮滑或鄙俗。因為我們鏡子里的“鏡中人”,總是自己心目中的“意中人”,并不是自己的真面目。面貌尚且如此,何況人的品性呢!每個人自負為怎樣的人,就以為自己是這樣的人。每個人都不同程度地自欺欺人,這就是所謂“妥協(xié)”。 孔子常常說:“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在這物欲橫流的人世間,人生一世實在是夠苦。你存心做一個與世無爭的老實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擠你。你大度退讓,人家就侵犯你損害你。你要不與人爭,就得與世無求,同時還要維持實力準備斗爭。你要和別人和平共處,就先得和他們周旋,還得準備隨時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