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和我》讀后感

字號:


    以下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為您整理提供的關于《祖父和我》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與借鑒。
    《祖父和我》讀后感【一】
    “我生的時候,祖父已經(jīng)六十多歲了,我長到四五歲,祖父就快七十了。”作者蕭紅對日漸老去的祖父感到淡淡的傷感。這時,我不由得想起了我的奶奶。
    在我還小的時候,奶奶什么活都能干??墒?,現(xiàn)在我長大了,奶奶的腿痛毛病不停的在復發(fā),走路都不太方便。
    一次禮拜六的下午,我要去黃渡文廣中心古箏練習。由于我一人在家,奶奶就來陪我并帶我去彈古箏。但是出門的時候太晚,我心里十分著急,而奶奶那時腿腳不方便,我卻沒有顧及到,為了能不遲到,一手拿著書,一手拉著奶奶大步快走,沒一會兒的功夫就到了。誰知,奶奶的腿痛得都不能走了,臉上、背上直冒冷汗,但是她還是強忍著,陪我走這段路,而我卻毫不知情。
    后來過了幾天,奶奶又過來看我。我躺在床上半睡半醒的狀態(tài)。聽到外面,奶奶對爸爸說:“上個禮拜,在家東摸摸西摸摸,帶小家伙去彈古箏晚了一些。小家伙看時間晚了,拉著我就要走,力氣太大,走得好快,我的腿呀,真是那個酸疼酸疼的!身上直冒汗。在家里躺了幾天,都不能下床,這兩天剛剛好點兒,......”。
    我聽了這段話,眼睛一下子睜開了。唉,當時著急而不顧奶奶的身體狀況。雖然我問過奶奶腿痛不痛,她說不痛,我竟然相信了。那只是奶奶給我的慰藉罷了。
    這時我才知道,奶奶在安慰我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她自己,那是因為她愛我。我躺在床上,心潮不能平靜,奶奶平時對我那么好,而我一直沒有感覺到,但她仍然對我那么好,我是“生在福中,不知福”,還一直向奶奶耍性子......。
    《祖父和我》讀后感【二】
    星期五老師布置作業(yè),叫我們寫一篇隨筆,我想一想寫什么,考慮了很久,最后終于想到了,我想寫一篇《祖父和我》的讀后感,對于我來說,這篇課文的讀后感不易寫,因為道理不深刻。再說了,要是別人對這篇文章沒有感觸,指不定來個什么亂七八糟東拼西湊的呢!我對這篇文章的感觸不深,所以這篇作文我是懷著試試看的心情寫的。
    這篇課文來自蕭紅的《呼蘭河傳》,本文敘述了作者兒時的家有一個菜園子,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里,祖父栽花,作者也栽花;祖父拔草,作者也拔草;祖父鏟地,作者也鏟地。因為作者不會鏟,就趴在地上用鋤頭亂搗一通。作者拿著水瓢,拼盡了力氣,把水往天空一揚,裝做下雨……還有許多事,字里行間無不透露著作者童年時代的調皮,天真,可愛和活潑。
    我也有我的快樂,那是我童年記憶中在外公的家一段回憶。我外公的家在山東,也有一個大菜地,里面有各種各樣的食物,外公的家靠近公園,每天早晨我都和外公帶一些魚食去公園里,公園里有一個很大的喂魚池,每次外公喂魚時,魚都很靠近外公,而我呢,我把魚食一拋,那些魚像見了貓的老鼠,一轉眼的功夫,它們就不見了。那里老婆婆也很歡迎我,還記得去年十月一日那老婆婆見到我還是問寒問暖的,而且關心程度決不比以前少一點點。現(xiàn)在回想起來那個時候真的非常美……
    p>  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