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去來兮辭》說課稿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教師資格考試網(wǎng)為您整理“《歸去來兮辭》說課稿”,希望朋友們能從中學到有用的知識,寫出更好的說課稿!
    一、單元教學指要:
    漢魏晉是我國散文迅速發(fā)展的時期,其主要標志是:《史記》、《漢書》等紀傳體史書的出現(xiàn)。西漢散文中最先發(fā)展起來的是政論文,而已賈誼的《過秦論》最為著名,文章總結(jié)了秦王朝覆滅的歷史教訓,意在借古諷今,勸諷漢文帝對人民實行仁政。兩漢時期,是我國史學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出現(xiàn)了《史記》這樣的鴻篇巨著?!而欓T宴》是《項羽本紀》中的精彩片斷。這一時期,除了歷史散文取得空前偉大的成績之外,政論和抒情言志的作品也大量涌現(xiàn),這也是散文發(fā)展的一個原因。《歸去來兮辭》在內(nèi)容上一掃魏晉玄學佛理的玄渺空幻,代之以田園生活人情物態(tài)的清新淳樸,表現(xiàn)了率真超脫的精神面貌。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掌握有關(guān)陶淵明的文學、文化知識以及“辭”這種文體的特點。
    (2)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實詞、虛詞的意義和用法。
    (3)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名詞作狀語、名詞動用、意動用法、使動用法。
    (4)掌握本課出現(xiàn)的賓語前置和介賓短語后置句。
    2、價值觀
    陶淵明在《歸去來兮辭》一文中寫出了他脫離黑暗污濁的官場,欣然歸隱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他不愿意同流合污的精神。
    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1.虛詞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歸去來兮辭:襯字,不表示任何意義
    乃瞻衡宇:句首發(fā)語詞
    復駕言兮焉求:助詞
    (之:在文言文中做動詞有兩個標志,一是它后面有一個表示處所的詞,二是他前面有一個“所”字或疑問代詞)
    2.實詞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問征夫人以前路:行人
    三徑就荒:家園
    帝鄉(xiāng)不可期:大帝居住的地方,仙境
    聊乘化以歸盡:順應(yīng)自然的變化
    四、教學過程
    1.導入:以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一)進入課堂
    《歸園田居》(其一)
    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
    誤落塵網(wǎng)中,一去三十年。
    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
    1600多年前,他給我們描述了一個理想的烏托邦社會,那里沒有剝削,沒有壓迫,這個人就是陶淵明。
    陶淵明既是一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又是一個理想主義者??涩F(xiàn)實的黑暗卻把他那“大濟蒼生”的壯志擊得粉碎。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陶淵明選擇了歸隱的道路?!稓w去來兮辭》就是作者訣別官場、同上層社會分道揚鑣的宣言書。
    2.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他一生幾仕幾出,41歲時辭官歸家,躬耕田園,不再出仕,陶淵明是中國士大夫精神上的一個歸宿,許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之后,或厭倦官場的時候,往往回歸到陶淵明,從他身上尋找新的人生價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蘇軾、陸游、辛棄疾莫不如此。于是,不為五斗米折腰就成了中國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壘,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們心中高尚的藝術(shù)境地。
    3.“辭”這種文體的介紹:
    戰(zhàn)國后期楚國的詩人開創(chuàng)的,在楚地民歌的基礎(chǔ)上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種新詩體。用的是楚地方言,內(nèi)容跟楚地的生活、山川風物有關(guān),形式自由,句式散文化。辭仍然是詩,則重于抒情。
    4.朗讀:
    四句一節(jié),每節(jié)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
    本文以六字句為主,按三拍讀: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少數(shù)四字句按二拍讀:乃瞻衡宇,載欣載奔。
    感嘆句讀降調(diào),疑問句讀聲調(diào)。
    5.串講課文(按照幻燈圖片邊講邊背)
    問征夫以前路——歸家途中的情景
    臨清流而賦詩
    云無心以出岫——回鄉(xiāng)定居的生活狀況
    或命巾車,或棹孤舟
    6.總結(jié)詞類活用和特殊句式以及課后習題的一詞多用。
    (1)名詞作狀語: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shè)而長關(guān)。
    (2)名詞作動詞:或命巾車,或槕孤舟。
    (3)意動用法: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4)賓語前置: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
    (5)狀語后置:農(nóng)人告于以春及,將有事于西疇。
    (6)一詞多義:行、引、乘、策
    五、課后延習
    本文結(jié)尾一句“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試結(jié)合全文內(nèi)容,談?wù)剬Ρ揪涞睦斫狻?BR>    (1)有同學認為陶淵明既然有“大濟蒼生”的抱負,那為什么不正視現(xiàn)實,去扭轉(zhuǎn)乾坤,去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哪!
    (2)有人認為文中流露出作者的悲觀思想,一味的寫田園生活的優(yōu)美,反而給人一種做作的感覺。
    (3)有人認為陶淵明歸隱田園并不意味著痛苦的消失,而是苦難的加劇,詩人始終在惆悵悲苦中飽受著生活的折磨。
    總結(jié):師生共識
    先進的社會發(fā)展越來越快,人面臨的誘惑越來越多,因此現(xiàn)代人變得愈加浮躁。事實上文中的田園處處可尋,而難尋的是人那種快樂而又容易滿足的心境。結(jié)合陶淵明的一生、思想以及給予我們后人的人生感悟,送給學生四句話:
    孤獨的時候就走向自然,(斯人獨憔悴)
    寂寞的時候就走向音樂,(時運不濟)
    挫折的時候就走向憧憬,(遙望見十里長亭)
    委屈的時候就走向創(chuàng)造和友情。(有容乃大)
    古人云:“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币虼颂諟Y明的追求是屬一廂情愿而已,惟漢賦之唯美:珠璣之語句,澤被后世,以饗讀者。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欄目為您推薦:
    怎樣報考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題庫
    教師資格證面試試講指導匯總
    2016年教師資格證考試題型及答題技巧匯總
    2016教師資格證考試報名審核常見問題解答
    2016年中小學教師資格證報名入口及時間匯總
    
教師資格證說課稿 教師考試備考輔導 教育學資料 教育心理學資料 綜合素質(zhì)資料 教育知識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