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黨節(jié)材料

字號:


    七月一日是建黨節(jié),下面是出國留學網(wǎng)的小編為你整理的建黨節(jié)材料,希望你喜歡!更多建黨節(jié)材料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節(jié)假日欄目!
    【建黨節(jié)相關材料】
    中國共產黨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是適應中國近代革命發(fā)展的需要而產生的。
    1920年初,李大釗和陳獨秀等人開始醞釀建黨的問題。在法國留學的蔡和森則明確提出應該建立“中國共產黨”。在共產國際代表的幫助下,上海、北京、武漢、廣州、長沙、濟南等地的先進知識分子,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在法國和日本留學的青年學生,也成立了黨的早期組織。
    1921年7月23日,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參加會議的各地代表有:李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王盡美、鄧恩銘、陳潭秋、董必武、周佛海、陳公博,包惠僧受陳獨秀派遣參加了會議。他們代表著全國50多名黨員。共產國際代表馬林和尼科爾斯基列席了會議。在會議進行過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闖進了會場,會議被迫中斷。于是,最后一天的會議,便轉到了浙江嘉興南湖的一艘游艇上舉行。經(jīng)過討論,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并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
    【七月一日建黨節(jié)材料】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召開,而黨的誕生紀念日是7月1日。為什么兩者的時間不一致呢?為什么7月1日成了黨的誕生紀念日呢?
    把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當時,毛澤東在《論持久戰(zhàn)》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國共產黨建立十七周年紀念日。”這是中央領導同志第一次明確提出“七一”是黨的誕生紀念日。
    當時在延安的曾經(jīng)參加過一大的黨的創(chuàng)始人只有毛澤東、董必武兩人。他們回憶一大是7月份召開的,但記不清楚確切的開會日期。因為缺乏檔案材料,一時無法查證,所以就把7月1日確定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最早見于中央文件是1941年6月。當時,中共中央發(fā)出《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日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七七是中國抗日戰(zhàn)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jù)地應分別召集會議,采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并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這是以中共中央名義作出的把“七一”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進行紀念的第一個文件。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雖然黨的誕生紀念日并不是黨的一大召開的具體日期,“七一”這個光輝的節(jié)日已經(jīng)深深地銘刻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它成為人們每年進行紀念的一個重要節(jié)日,也成為中國節(jié)日文化的一部分。共產主義小組的建立
    中國共產黨的最早組織是在上海首先建立的。1920年8月,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正式成立。參加者有陳獨秀、李漢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等,陳獨秀任書記。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后,實際上成為各地建黨活動的聯(lián)絡中心,起著中國共產黨發(fā)起組的重要作用。
    1920年10月,由李大釗、張申府、張國燾3人發(fā)起成立北京共產黨早期組織,李大釗為負責人。羅章龍、劉仁靜、鄧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繆伯英、范鴻劼、張?zhí)椎认群蠹尤?,成員大多為北京大學馬克思學說研究會的骨干。
    1920年秋,董必武、陳潭秋、包惠僧等在武昌秘密召開會議,正式成立武漢共產黨早期組織,推選包惠僧為書記。
    1920年秋,施存統(tǒng)、周佛海等在日本東京建立旅日共產黨早期組織,施存統(tǒng)為負責人。
    1920年秋冬之際,毛澤東、何叔衡等在長沙,以新民學會骨干為核心秘密組建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0年底至1921年初,王盡美、鄧恩銘等在濟南建立共產黨早期組織。
    1921年春,在與無政府主義者組織的“共產黨”分道揚鑣后,陳獨秀等重新組建廣州共產黨早期組織,成員有譚平山、陳公博、譚植棠等,陳獨秀、譚平山先后任書記。
    1921年,張申府、周恩來、趙世炎、劉清揚等在法國巴黎也建立了由留學生中先進分子組成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張申府為負責人。
    這些共產黨早期組織的名稱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叫“共產黨支部”或“共產黨小組”,它們的性質相同,都是組成統(tǒng)一的中國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后來被通稱為“共產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成立后,有組織、有計劃地擴大馬克思主義的研究和宣傳,批判各種反馬克思主義思潮,發(fā)起建立社會主義青年團,創(chuàng)辦工人刊物,開辦工人學校,領導工人成立工會,開展工人運動,進一步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工人運動的結合。這樣,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的條件就基本具備了。
    【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是中國革命發(fā)展的客觀需要,是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相結合的產物。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后,國際資本主義、帝國主義的勢力侵入中國,中國的社會結構由封建社會逐步演變?yōu)榘胫趁竦匕敕饨ㄉ鐣镍f片戰(zhàn)爭到五四運動,中國人民為了反對帝國主義和封建統(tǒng)治進行了英勇不屈的斗爭,其中主要的是太平天國農民戰(zhàn)爭和資產階級領導的辛亥革命,但都相繼失敗了。歷史證明,中國的農民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由于他們的歷史局限性和階級局限性,都不能領導民主革命取得勝利。
    隨著帝國主義的入侵和現(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中國產生了無產階級,而且在不斷發(fā)展壯大,到1919年產業(yè)工人已經(jīng)發(fā)展到200萬人左右。無產階級的產生和發(fā)展,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階級基礎。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的勝利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使中國的先進分子找到了救國救民的真理。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廣泛傳播,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奠定了思想基礎。1919年爆發(fā)的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準備。
    1920年初,李大釗、陳獨秀等開始了建黨的探索和醞釀。4月,俄共(布)西伯利亞局派維經(jīng)斯基等一行來華,了解中國情況,考察能否在上海建立共產國際東亞書記處。他們先在北京會見了李大釗,后由李大釗介紹到上海會見陳獨秀,共同商談討論了建黨問題,促進了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立。從5月開始,陳獨秀邀約李漢俊、李達、俞秀松等人多次商談建黨的問題。8月,陳獨秀在上海成立了中國共產黨的發(fā)起組。10月,李大釗在北京建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接著,在湖南、湖北、山東、廣東等地相繼建立了黨的早期組織,同時在法國和日本也由留學生中的先進分子組成了黨的早期組織。這些組織當時叫法不一,有的叫共產黨,有的則稱共產黨小組或支部,由于它們性質相同,因此,后來統(tǒng)稱它們?yōu)楦鞯毓伯a主義小組。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建立以后,開展了多方面的革命活動。為了廣泛傳播馬克思列寧主義,統(tǒng)一建黨思想,1920年9月,上海發(fā)起組把《新青年》雜志(從八卷一號開始)改為黨的公開刊物;同年11月,又創(chuàng)辦了《共產黨》月刊,在全國主要城市秘密發(fā)行,這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個黨刊。新青年出版社還翻譯出版了《共產黨宣言》、《國家與革命》等馬克思列寧主義經(jīng)典著作,以及多種宣傳馬克思主義的通俗小冊子。
    各地共產主義小組又創(chuàng)辦了一批面向工人的通俗刊物,在上海有《勞動界》,北京有《勞動音》和《工人月刊》,濟南有《濟南勞動月刊》,廣州有《勞動者》等,對工人進行階級意識的啟蒙教育。在此基礎上,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積極深入工人群眾,舉辦工人夜校,建立工會組織。各地還建立了社會主義青年團,發(fā)展了一批團員,青年團成為黨的有力助手和后備軍。
    1921年3月,在俄共遠東局和共產國際的建議和支持下,召開了各共產主義小組的代表會議,發(fā)表了關于黨的宗旨和原則的宣言,并制定了臨時性的綱領,確立了黨的工作機構和工作計劃,表明了黨組織對社會主義青年團、工會、行會、文化教育團體和軍隊的態(tài)度。這次會議為黨的成立作了必要的準備。維經(jīng)斯基回國不久,1921年6月,共產國際派馬林等到上海。他們建議召開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成立中國共產黨。上海黨的發(fā)起組在李達的主持下進行了全國代表大會的籌備工作,并向各地黨的組織寫信發(fā)出通知,要求各地選派兩名代表出席大會。來自北京、漢口、廣州、長沙、濟南和日本的各地代表7月23日全部到達上海。
    1921年7月23日—31日,在上海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的第一個綱領和決議。綱領規(guī)定:黨的名稱是“中國共產黨”;黨的性質是無產階級政黨;黨的奮斗目標是推翻資產階級,廢除資本所有制,建立無產階級專政,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黨的基本任務是從事工人運動的各項活動,加強對工會和工人運動的研究與領導。大會選舉產生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張國燾負責組織,李達負責宣傳。
    黨的一大宣告了中國共產黨的正式成立。從此,中國誕生了完全新式的、以共產主義為目的、以馬列主義為行動指南的、統(tǒng)一的工人階級政黨。中國共產黨的成立,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正如毛澤東所說的那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一個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共產黨成立后,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為之一新了。
    由于黨的“一大”召開于7月,而在戰(zhàn)爭年代檔案資料難尋,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因此,1941年6月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fā)文正式規(guī)定,7月1日為黨的誕生紀念日。
    黨的一大開幕日期到20世紀70年代末才由黨史工作者考證清楚,根據(jù)新發(fā)現(xiàn)的史料和考證成果,確定一大的召開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
    【“七一”建黨節(jié)總結匯報材料】
    我街道按照區(qū)委安排,結合地區(qū)實際,以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94周年為契機,早謀劃、抓創(chuàng)新、重實效,開展了一系列隆重簡潔、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增強了黨員的黨性意識、黨的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現(xiàn)將活動情況匯報如下:
    一、開展走訪慰問老黨員、老干部活動
    6月25日—30日,街道各領導分別帶隊、包村(社區(qū))科室負責人、各村(社區(qū))書記或副書記陪同,對**名老黨員、老干部進行了走訪看望,為他們送去價值近***元的慰問品,對部分生活比較困難的老黨員、老干部,使他們切實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和溫暖。
    二、召開XX慶“七一”地區(qū)黨建工作座談會
    6月30日召開了**慶“七一”地區(qū)黨建工作座談會,邀請區(qū)有關領導、駐地企事業(yè)單位黨組織負責人和街道各基層黨組織書記懇談交流,共商黨建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事宜,增進友誼,加強了解,共建聯(lián)建,共享共榮。會中各駐地企事業(yè)單位及各基層黨組織負責人在倡議書上簽字,支持地區(qū)黨建聯(lián)建工作。
    三、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集中宣傳活動
    街道考宣辦利用機關辦公樓前的宣傳欄,宣傳教育實踐活動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方法步驟等,宣傳中央和省、市、區(qū)委有關精神。各基層黨組織也紛紛以不同的形式大力開展群眾路線宣傳活動,為第三茬次活動的啟動營造了良好的氛圍。
    四、開展書記講黨課活動
    6月27日,街道黨工委書記***以《踐行擔當精神,做合格共產黨員!》為主題,結合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總體要求,為機關干部及基層黨支部書記上了一次生動的黨課。街道各級黨組織也圍繞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切實改進工作作風等方面內容,在支部范圍內開展了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活動。
    五、舉辦組織生活會
    結合正在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安排,各基層黨組織舉辦了專題組織生活會,黨員領導干部都以普通黨員身份,參加一次所在支部的組織生活會。回憶黨的先鋒歷程,珍惜今日幸福生活,謀劃好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六、舉辦企業(yè)“黨員先鋒示范崗 三帶兩比一亮相”活動
    **有限公司黨支部6月21日召開了“黨員先鋒示范崗 三帶兩比一亮相”活動教育動員大會,會中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結合群眾路線要求對全體黨員進行一次學習教育活動。此活動自7月開始,至年底結束,并將形成常態(tài)化。在7月1日**公司組織企業(yè)黨員持黨旗和企業(yè)旗幟去銅川照金革命根據(jù)地參觀學習。
    通過開展“七一”系列紀念活動,街道廣大黨員受到了教育和鼓舞,大局意識、服務意識、機遇意識和責任意識不斷增強,能夠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使命感,帶領地區(qū)群眾進一步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團結拼搏,扎實工作,為街道建設**中心區(qū)的示范街區(qū)而努力奮斗。
    推薦閱讀
    七一是什么節(jié)日
    七一建黨節(jié)對聯(lián)
    關于建黨節(jié)的演講稿
    小編特別推薦
    建黨節(jié)由來 | 建黨節(jié)是哪一天 | 建黨節(jié)圖片
    
    小編特別推薦
    建黨節(jié)由來 | 建黨節(jié)是哪一天 | 建黨節(jié)圖片